“双碳”目标呼唤统一碳排放标准 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亟待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实习生曾悦 上海报道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透露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碳交易体系市场化、标准化程度迎来进一步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碳数据正在成为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的基础,也是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进行碳交易、征收碳关税的焦点。
3月15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6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初步建立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排放因子数据集及核算模型、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初步实现碳足迹标识国内国际互认。
碳足迹是指产品或服务原料、生产、使用、废弃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既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和供应链所涉及的温室气体排放。
多位受访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碳足迹核算对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降碳和我国如期实现“双碳”具有重要意义。而碳计量则关系到我国在国际谈判中的主动权,也关系到我国企业公平发展权和国际竞争力。
“碳边境税(CBAM)马上要试行了,在CBAM试行以后,如果不想让我们国家的碳排放产品碳足迹排放多少由境外国家说了算,政府就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通过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制定建立全国统一市场,能够让市场能够有机和谐地发展起来,这样中国在碳计量层面也会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观碳智能创始人胡启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道。
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
事实上,自去年起多地已陆续开始规划碳足迹评价体系建设。
2022年10月,深圳市印发《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率先在全国建立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此后成都市、无锡市也接续推出支持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的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
此次山东《方案》是国内推出的首个省级碳足迹评价方案,也意味着国内碳足迹评价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碳足迹评价体系建设的提速与当前我国企业碳足迹核算认证标准混乱、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密切相关。
胡启凡告诉记者,所有组织乃至个人都需要管理自身的碳足迹,但第一步的碳计量是最基础也最混乱的,不同行业、产品、地域的碳排放截然不同。“如果使用的标准不适配、计量结果不客观,我们做的一切碳中和努力都是盲目的。”
据胡启凡透露,现阶段我国产品的碳足迹计算主要参考ISO14067,PAS2050和greenhouse gas pro等国际标准,缺乏本土化的全国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标准。
胡启凡指出,一方面,来自海外的计量工具其计量准则、标准、算法、数据等都与国内实际应用场景存在一定差异,适配度低,另一方面,不同的认证机构往往使用不同的计量标准,这都会致使最终碳足迹计算结果准确度和公信度的减弱。
“假设同一家工厂找到两家不同的认证机构做认证,理论上这两家认证机构出来的结果应该是差不多的,但当下由于工厂寻找的认证机构水平不同、用的数据、建模流程以及个人经验不同,会导致最终数据差距非常大,比如一家认证机构做下来100,另外一个机构做下来是200,在这个情况下大家会倾向于用100的,虽然100的可能并不准。”胡启凡说道。
因此,搭建统一的碳因子市场,建立统一权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十分重要。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个标准需要明确应该用什么样的数据进行计算,每个边界怎么确定等等问题,而在标准落地之后,行业也可以知道怎样按统一的标准执行,在执行过程当中也能最大程度地确保每家机构计算结果不出现较大差异。
此外,晏路辉指出,近年来欧美国家针对进口产品设立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壁垒,对我国光伏、电池以及钢铁、水泥、铝等碳密集型基础原材料产业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和安全挑战。而使用欧美标准不仅会弱化我国对碳排放数据的治理权、解释权,还将导致行业碳排放数据的泄露,甚至影响国家安全。
基于此,建立本土化的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具有国家战略性意义。
建立碳因子数据库
胡启凡告诉记者,作为能够提供碳排放数据和碳足迹计算方法,为碳足迹认证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计算基础的手段,碳因子数据库正在成为碳足迹评价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他表示,当前我国国内认证机构使用的碳计量碳因子库主要是国外的Ecolnvent因子库,这一场景库在出口场景下使用较多,但是在应对中国本土国内碳足迹市场、中国本土碳足迹监管、本土供应链等方面就显得不够准确。
因此,在他看来,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发布权威的碳因子库十分必要。
“比如如果要知道塑料制品的碳排放,那肯定要往前追溯到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排放数据,如果国家没有这些数据参考,企业很难完成计算。现在只能参考国际的数据,或者自己测算的数据,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在里边。”晏路辉表示。
但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因子库面临技术难点高、行业复杂的难题。胡启凡表示,中国本身是出口大国、“世界工厂”,中国生产的工业品SKU数量非常大,基本涵盖全球所有品类,“在高品类且数字化工业技术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次性找到足够多的专家把各个行业库的标准计算出来。”
碳计量的另一个痛点,在于信息流通和认证的困难。企业内各部门各产线、以及供应链上各个供应商的碳数据非常凌乱,而企业的整体数据交付认证机构后仍需再度梳理,这使得碳计量的流程变得冗长、滞后。但碳计量对碳管理提供指导的关键,就在于高效反映运营中的碳数据变化,方能支持组织灵活地制定碳管理方案、了解碳管理的成效并调整举措。
此外,晏路辉还指出,由于碳排放数据牵涉到一些部门的权属关系,目前我国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单位来统一推动建立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这也导致了这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
晏路辉向记者指出,消费者通过产品碳足迹的方式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或者半生命周期碳排放,选择更加低碳的产品,从而实现真正地引导低碳消费或者可持续消费。
与此同时,这也会倒逼生产型的企业提供更加低碳的产品,提供更加低碳的服务,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实现“双碳”的目标。
建立碳足迹核算统一标准具有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为中国消费场景更丰富,消费便利性更强,其实中国对这件事情的诉求也会更强烈,它的商业延展性、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也更大,所以中国是有机会在这方面做出一些领先的动作的。”晏路辉说。
(记者李德尚玉对此文亦有贡献)
(作者:张梓桐 编辑:卜羽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