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普华永道中国税务部主管合伙人黄佳:新形势下企业商业逻辑改变,重视供应链韧性和安全

21对话何柳颖 2023-04-06 21:0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

近三年,伴随着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全球不确定性高企。

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企业最担忧的是什么?对于短期发展以及长远发展,企业有何考量?围绕这些问题,普华永道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发布了《第26期全球CEO调研中国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对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10名CEO展开调研,包括198名中国CEO,其中158名来自中国内地,40名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

报告显示,全球CEO对于未来12个月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持悲观态度者升至73%。不过,中国内地CEO远比全球同行乐观,有42%的受访中国内地CEO对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有信心。

普华永道中国税务部主管合伙人黄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强调:“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商业逻辑发生了变化。过往的商业逻辑追求股东和利润最大化,如今安全性已经变得与股东和利润最大化同等重要。”

黄佳表示,当前的极端气候、地缘政治、科技变革等因素带来的变化,都迫使企业必须重视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不过,压力之下,中国企业面临的积极因素也很多,“包括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以及我国供应链的完整度、消费市场的复苏等等”。 

(普华永道中国税务部主管合伙人黄佳)

安全成企业“头等大事”

《21世纪》: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与观察,过去三年的“黑天鹅”事件对大中小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黄佳: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在供应链上,货物流通难以保障,交付失败还会带来失去客户的风险。其次,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资金预算与流动性去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人员稳定也会受到影响。

企业如今面临的问题在于,在不确定性中,究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真正的供应安全?在现金流、人员储备等方面,企业又应该预备多大的缓冲空间才能保持经营稳健?同时,科技层面也带来了挑战,比如近日的ChapGpt热潮,于企业究竟是机遇还是威胁?这尚未有定论。

但积极因素依然存在。今年来看,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消费市场的复苏是一个很明显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特别严重的行业,比如酒店、旅游等消费行业,当然这些细分行业的复苏程度会有具体差异。总体而言,如今大多企业处于一种信心和不确定性(或者说生存危机感)相互交织的状态。

《21世纪》:不确定形势中,企业主动或被动地作出了哪些调整?

黄佳:我认为,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商业逻辑发生了变化。过往的商业逻辑追求股东和利润最大化,如今(供应、经营)安全已经变得与股东和利润最大化同等重要。

以前企业会侧重于极致地利用供应链,将成本降至最低,但在极端情况下,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成本是最高的。比如以前的一些“用电大户”会将工厂集中布局在西南地区,因为当地水电充沛、电价便宜。但2022年,西南地区遭遇干旱,企业经营成本反而大幅提高。

这是极端气候的一个例子,其实还包括地缘政治、科技变革等因素带来的变化,都迫使企业考虑安全的重要性。

《21世纪》:普华永道最新一期全球CEO调研报告显示,25%的全球企业表示已经实现了气候友好型新产品或流程的创新,其中有44%的受访中国企业已经完成此项创新。尚未打算开展此项创新的受访中国企业只有9%,而全球企业的总体比例则为19%。在你看来,中国企业缘何对于气候变化更加灵敏、更快速应对?

黄佳:中国企业的转型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刚刚提到的供应链安全问题。伴随着极端天气频发,企业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会深刻地影响生产与流通。一旦减产、停产,损失是巨大的,还有被“踢出”供应链的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改变。

第二,在过去40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产业非常强大,并深度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而在这一过程,客户通常对企业有合规要求,包括气候合规。如果不达标,同样有“出局”的可能。

第三,从整个生态上看,无论是政府方、投资方还是中间方,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有低碳要求,传导效应就会产生。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企业必须走气候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可以说,如今企业的经营表现要分两方面看,一个是损益表里的利润,另一个是企业在利益相关方中的品牌地位,如今气候友好已是品牌价值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认为中国市场不重要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你有何期待?

黄佳: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欧美银行业危机等因素都是挑战所在。不过,考虑到疫情管控措施的调整,叠加我国消费市场的活力,我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非常有信心。

《21世纪》:围绕我国的稳经济、促消费,你有何具体建议?

黄佳:近来,为了提振消费,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促消费措施。我认为这有积极作用,但最终还是要让市场回归到市场本身。

这里面涉及几个方面。一个是储蓄率,储蓄率下降有利于刺激消费,而这需要政府层面强化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树立中长期信心,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才能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的活力。

另一方面,供给端也需要努力。在我们的调研中,很多企业反映当前的挑战在于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其实这也是机会所在,企业若提供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有效满足用户体验的产品,自然会刺激消费。此外,企业也可以适度“扩表”,把蛋糕做大,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力量。

《21世纪》:从引资规模来看,我国2022年吸收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首次超过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在不确定形势中,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信心来自哪里?

黄佳:中国的产业发展有速度优势、质量优势以及成本优势。考虑到中国供应链的广度以及深度,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认为中国市场不重要。最近,多家跨国企业高管密集来华,就是想要缩小信息差,亲自感受中国市场。

《21世纪》:在吸引外资方面,我们还能作出哪些努力?

黄佳:目前外企在中国的布局很迅速,但如果各个地区的营商环境不一样,管理成本会大幅提高。因此,营商环境一体化很重要。

同时,大企业之外,我们也要关注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全球有大量的“小而美”的企业,在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他们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政府资源以及市场资源其实可以多向他们倾斜。

(作者:何柳颖 编辑:和佳)

何柳颖

21报系海外部记者

关注欧洲财经动态、时政热点。欢迎交流!邮箱:hel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