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会做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打算在工业领域继续以产品思维突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很多3C生产线上,都有这样一群工人,他们身穿无尘质检服,通过显微镜,在强光下一个个比对电子元器件外观和内部结构是否合格,在短短几秒内准确判断出5mm的小零件是否出现轻微的划伤。
对于这些工人来说,通常一天要在强光下直射10个小时以上,不仅十分枯燥,而且非常损伤视力,这导致质检工人离职率常年居高不下,资深老师傅难寻,年轻工人也不愿学。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被改变,随着AI与数字化革新,人工正被渐渐解放。
在产品质检里分三个场景,性能检测、尺寸检测、外观检测。目前外观检测所涉及的平整度、是否有缺失物料等大多数公司都能完成。但像是电子行业中微小结构件检测则门槛更高,尤其是表面纹理复杂的材料和检测精度要求极高的零部件和半导体,则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做,目前仍是工业智能制造场景上的重要难题。而性能检测国内能做的公司更是寥寥无几。
目前百度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大厂纷纷瞄准了这个千亿级AI质检市场。其中,腾讯作为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赢家,力图将AI质检作为了一个“尖刀型”产品,切开下一个万亿级工业互联网市场。
产品驱动,让AI质检成为引流的“鸡蛋”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腾讯产品优势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闻名。在讲求“人机料法环”的工业界,腾讯的存在感并不强。但如今已成为腾讯布局产业互联网的重要领域之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与腾讯云工业AI产品总监黄强进行对话,深入了解腾讯云在AI质检上的布局和思考。
此前2022年底,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CEO汤道生表示,“腾讯将转变身份,从大包大揽的集成商变为被集成商,退居后台聚焦于自身的产品,将能力集成输出给合作方,由它们在前台直接面对客户。”
“被集成”在AI产品线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黄强表示,“我们在AI产品线上,倾向于走‘被集成’的路线,更纯粹地聚焦在算法能力上。”同时,腾讯还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联动硬件公司构建起一个服务行业的工业云智能生态。但这也意味着,腾讯要为项目最终结果负责。
换句话来说,腾讯把自己不擅长的硬件制造交由其他垂直行业公司来做,自己专心锻长板,力图把技术和品牌的优势最大化。
虽然在姿态上表现出“被集成”,但腾讯又何尝不是在借此下另一盘棋。
其中,AI质检被腾讯云作为工业场景一颗重要落子——入口,被黄强称之为“尖刀型”产品。
虽说作为引流,但在这块业务上,腾讯看到了一个千亿级刚需市场。
从产业趋势上看,黄强表示,单是3C这块的人工检测就有300万人,按照一个人8万/年的用人成本,将是一个2400亿规模的市场。
从需求上看,外观质量是自动化产线唯一还没大量自动化的环节,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很多制造企业的痛点。首先,从作业环境来讲,质检需要长时间在强光环境下作业,容易伤害工人的眼睛,这导致离职率高、用工成本高;其次,质量是一个品牌的灵魂,若是质检上出现差错,很容易损害品牌的信誉,像是锂电池等产品更是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AI质检在未来工业生产中将成为刚需。
据IDC统计,2021年工业质检解决方案(不包含硬件)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了近48.4%。可见,目前距离千亿规模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在市场规模大、成长空间足、行业迫切需求的多重因素作用下,AI质检就好比是社区团购里9毛钱一盒的鸡蛋,用这个产品当引流工具,使之成为工业级客户接触腾讯云的第一个工业APP,建立起连接以后,再探索其他数字工厂数智化场景升级。
“腾讯是一个产品驱动的公司,基于AI质检产品往上游延伸,还可以回溯生产的全链条,提升每一个环节的数字化工艺,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届时这将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数字工厂。”黄强说。
放到更大的维度看,AI质检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研、产、供、销、服”)里面的一个点。实际上,腾讯更为擅长的是后端“供、销、服”。
黄强表示,“腾讯的工业产品要往供应链、销售、售后服务上去做,这三个地方与腾讯在消费互联网时期擅长的‘连接’更为紧密,也更有优势。”
借平台之力,打行业通用牌降本
虽然是一个入口,但在去年ChatGPT没有大火以前,AI一度被资本视为一个很难赚钱的买卖。根据公开信息测算,2019年至2021年,AI四小龙3年累计亏损超500亿元。
黄强坦言,“腾讯在做头一两个case的时候是不盈利的。我们投入了8-10个算法工程师,跟一个项目半年以上。”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按照一个算法工程师市场价3万/月来测算,一个项目不算硬件、服务器等成本,打底144万。而黄强在采访中提到,对于AI质检行业,一整套设备方案市场价也就在几十万到小百万区间。
在这个时候,有钱可烧反倒成为了腾讯的优势。尤其是腾讯背后还有一个可当数字底座的云平台——WeMake双跨平台。
“云肯定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云的基础是算力,当别人用一张(算力)卡跑的时候,我们用100张卡跑,这里面所迭代出模型的效率肯定是不一样的。”黄强说。在云平台支撑下,目前腾讯已经可以做到,一个算法解决一个项目,同时时间也由半年缩短至3个月。
目前腾讯在3C、新能源等行业都已有所积累。后续若想要下沉到传统行业里,腾讯还需要打出“行业方案”这张牌。“尤其是纺织、钢铁、陶瓷、食品等传统行业,体量越大,对价格越敏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借由行业性机会,拉着伙伴一起做通用型解决方案。”黄强表示。
例如,对一个做玻璃盖的客户来说,一年要做1000多个品种,一天要生产数十万个产品,每种产品都需要一个模型来检测的话,需要研发上千个模型,并且每天在不同的模型中进行切换,其成本无疑非常巨大。而通过腾讯的工业质检训练平台(TI-AOI),可以快速构建行业模型,大幅度降低换型研发成本,使客户享受到技术升级带来的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腾讯还有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通用产品——AI质检一体机“腾慧飞瞳”。在这个通用产品里,腾讯只负责其中的软件算法部分,其余硬件部分交由其他厂商做。也就是说,腾讯提供的是一套云原生的标准化AI质检工具。“目前最便宜已经可以做到一年几万的服务。”黄强说,“再往下,当我们只需要0.1-0.2个算法工程师,就能解决一个项目时,企业客户升级AI质检的成本还能继续降。”
然而,在流程型工业制造场景适合打行业通用牌降本,但是在离散型场景下则存在局限性。例如,半导体前端生产环节的AI质检,对于行业know-how非常之高,要用到更精细的AI质检方案。
目前腾讯基于通用行业的AI质检案例,聚焦在产品外观检测阶段。对于更加细分的行业需求,腾讯需要依靠行业里的伙伴提供更丰富的视角。这也恰好印证了汤道生所言,聚焦产品,由集成商变为被集成商。
“我们希望这个科技红利最好是大家都能够享受到,大家一起做的价值会更高。”黄强说。
(作者:石恩泽 编辑:孙超逸)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