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风险,经济会逐步进入良性轨道

股市广播
2023-04-13 14:57
播放音频
00:00/00:00


日前,3月份信贷和物价数据“冰火两重天”引起市场困惑,有观点认为物价表现为通缩趋势,而信贷数据则显示出经济加速扩张。一些观点就此认为当前经济已陷入通缩状态,甚至可能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这种悲观论调主要基于片段式的解读,而非系统性判断。3月CPI主要受猪肉、国际石油价格、鲜菜季节性因素干扰较大,此外,日用品消费在三年疫情期间加速线上化,平台竞争较为激烈,抑制了物价上涨。传统上,线下蔬菜水果等价格会跟随店铺租金人工等成本每年刚性上涨。数据显示,与线下服务业有关的价格明显抬升。

 

此外,汽车以及电子等耐用消费品价格回落影响了CPI水平。汽车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退出补贴以及燃油车价格战影响,手机、PC等产品在疫情期间居家学习和办公透支了消费,导致年初以来全球需求疲弱,库存上升,抑制了价格,随着去库存和换机周期的来临会逐步恢复。

 

在工业领域,由于担心供应链受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原因,企业囤积了较多原材料,在半导体等领域,过去两年需求大涨刺激了产能投资扩张。今年初以来全球需求疲弱而导致库存、产能过多情况下,PPI出现下降的趋势。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受影响较大。今年外需主要受欧美企业库存高、需求不足影响,同时大量发展中国家美元短缺造成进口受阻。毫无疑问,制造业上下游都存在去库存的周期压力。

 

线下商业生态逐渐被线上替代,导致部分商户以及从业者失业,由年轻物流人员补充,再加上电子、汽车等领域因需求不振而出现的一些失业、降薪等问题,以及疫情期间对就业和收入等问题的冲击尚未恢复,所以,普通家庭购买力不足也影响了消费与物价水平,制造业部门就业不足也抑制了服务业工资上涨。

 

从金融数据看,3月份新增社融5.38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均超市场预期,月末M2增速高达12.7%。有观点认为,在如此力度的信用扩张下CPI仍然低迷,当前经济可能已经陷入通缩。但是,当前货币投放和大水漫灌不同,而是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大水漫灌容易引发通胀,结构性政策之下货币投放受到限制,投资增速较高的国企部门主要聚焦国家重大项目、新基建、产业链强链补链等。制造业部门主要投资高端设备、研发等。服务业部门则出现一定收缩,比如互联网部门裁员、金融行业降薪等,但在疫情期间退出市场的部分服务供给,正在慢慢恢复。

 

强调质量的有效投资,必然会引发结构性分化,创新和升级导向会让部分知识密集型产业受益,而普通生活性服务业受影响,劳动力市场则会呈现高端人才短缺、普通人才过剩的现象,在分配上亦是如此。扩大内需战略多多少少会受制于这种投资与收入的结构性格局,因为通过制造业部门升级后创造更多利润,改善工人收入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从而拉动国内消费,类似的涓滴效应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因此,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带来的分化会持续带来影响,有必要通过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等改善这种情况。

 

总体上,中国在商品供给与货币政策方面有必要稳定物价,因为在转型期产业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容易产生滞胀,而不仅仅是通胀。如果不控制货币走向,很容易重蹈大水漫灌带来资产泡沫和债务风险的覆辙。较低的通胀也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并稳住资产负债表,增加投资和消费。目前看,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风险,随着疫情带来的需求和库存影响逐渐消退,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经济会逐步进入良性的轨道,但必须重视高质量发展之下的结构分化对投资、消费、分配等影响,并要努力推动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