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CVC丨海尔资本:兼具产业资源与市场化能力,探路CVC发展最佳形态

创业·投资申俊涵,实习生肖宁 2023-04-19 22:1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申俊涵 实习生肖宁 北京报道

“时过境迁,只要市场在这,真正稳扎稳打专注前沿技术的赛道,终将脱颖而出。作为产业投资,我们要做的就是催化和等待。”近日,海尔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嘉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分享了海尔资本的CVC投资之道。

海尔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嘉诚

成立于2010年的海尔资本,为海尔金控旗下的产业全生态投资平台。过去十三年里,伴随市场周期的起伏与国内CVC力量的逐渐壮大,海尔资本不断探索着CVC发展的最佳路径。

在最初发展的五年,海尔资本倾向于服务海尔集团的产业生态。彼时,作为集团对外的触手,海尔资本挖掘市场上的先进技术和行业龙头企业,协助集团进行生态完善。2015年起,随着国内人民币基金的飞速发展,海尔资本也凭借自身优异投资业绩,获得外部LP认可,成为市场化的基金管理人。

“一方面,我们是相对独立和市场化的投资机构。集团是基石投资人,也是GP大股东,但我们的LP中也有政府引导基金以及市场化出资机构。另一方面,我们在投资阶段、投资方向、投后管理层面会更加聚焦,希望跟集团产业间形成更多的协同。”张嘉诚说。

这种既保证独立性,又有产业资源加持的模式,成果颇丰。据了解,目前海尔资本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300亿人民币,并聚焦医疗健康、智能科技等领域,投资了包括爱加密、飞驰镁物、友宝、云从科技等明星企业在内的130余个项目。

在本次专访中,张嘉诚还谈到海尔资本实现财务收益与产业协同平衡的经验,以及在智能科技、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布局思路。

不同基金承担不同使命,实现财务收益与产业协同平衡

《21世纪》:海尔资本将自身定位为产业全生态投资共创平台,具体如何理解这一定位?

张嘉诚:我们做产业全生态投资,能够做到既有【投资】,又有【产业】,还有【投后赋能】,在LP、集团产业、被投企业间形成有效的全生态投资链条。展开来讲,就是既能为被投企业带来财务支持,又能在医疗和硬科技领域为被投企业链接产业资源,还能为被投企业进行全方位投后赋能,帮助其提升价值。

《21世纪》:对很多CVC来说,平衡财务收益与产业协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海尔资本是如何做到“既能又能还能”的?

张嘉诚:在我看来,做CVC投资最大的挑战,就在于财务收益与产业协同之间寻求平衡。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一方面,为LP带来相应的财务回报,是基金管理人最基本的工作。另一方面,从经验来看,前些年与集团产业系统做协同和链接,对LP来说是“加分项”,那么近年来看,已经成为“必选项”,产业协同所产生的能量和聚变不可估量。

我们以不同基金承担不同使命的方式来实现平衡。早期基金更多的作为集团产业对外的触手,投资的财务回报并没有那么确切;成长期基金所投的项目,则要求既要有财务回报,又要有产业协同;后期基金会更偏向于追求财务回报。

相对于VC投资机构,我们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涵盖金融和实业在内的大量产业资源,能够为LP带来资金以外的多重赋能。

《21世纪》:您能否以海尔资本的具体投资项目为例,谈谈所投项目如何与海尔产业资源间形成协同?

张嘉诚:我举一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案例——爱动超越。前期调研时,我们发现爱动超越在工业车辆这一垂直领域拥有大量技术积累,发展前景巨大,且该公司在目标定位方面与集团战略、业务有很强的协同性。2019年,我们正式牵手爱动超越,以基金为中心,协同各生态资源方一同打造产业生态。

除去资金支持,我们根据爱动超越发展过程中产业上下游所需资源,并联集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车辆物流相关资源,助力爱动超越相关技术模块嵌入,获得更多设备连接和场景数据。通过这种与产业资源方协同共创的方式,进一步助力爱动超越拓展业务空间。

此外,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各区域广泛共识的达成,彼时,区域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也在日益明晰并持续深入。凭借对工业互联网赛道趋势及政策风向的洞察与把握,经过大量调研,海尔资本注意到,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发展主攻方向之一的青岛市城阳区,依托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其智能化轨道交通、物流等智慧产业正迎来爆发机遇,这与致力通过先进AI技术提升车辆、人员等资产管理效率的爱动超越在产业上具有很强的协同性。

基于此,我们积极促进爱动超越与城阳区交互对接。最终,经过数轮谈判,海尔资本驱动城阳区以高新技术增值税减免、人才引进支持等“政策红利”对爱动超越项目的落地予以推进,并最终成功。至此,城阳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集群轮廓初显,海尔资本以产业、政府、基金良性互动的产业全生态共创模式也得到进一步的验证,有效促进多方共创、共赢。

投资发力医疗健康、智能科技领域,既不“追高”也不“恐高”

《21世纪》:海尔资本现阶段聚焦在医疗健康和智能科技这两个领域,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具体关注哪些细分赛道?

张嘉诚: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医疗健康和智能科技都是备受关注的大赛道,我们作为市场化的投资管理人也会有所聚焦。

另一方面,海尔集团在智能科技、医疗健康领域的产业资源,让我们更具投资优势。集团产业在智能家电、工业互联网、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很深的布局。同时,海尔也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很深的布局,并拥有两家上市公司。

近年来,我们持续在这两大领域投资布局。具体来说,在医疗健康领域,我们主要关注中大型的医疗器械、高端体系化的医疗服务,以及医疗领域的新材料和新模式。在智能科技领域,我们主要关注智能制造、半导体、工业互联网,以及这些前沿技术在细分行业的应用。

《21世纪》:在智能科技领域,海尔资本具体的投资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筛选判断项目的标准?

张嘉诚:智能科技领域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赛道,我们对飞驰镁物、爱加密等比较前沿、成立较早的公司都进行了投资。

但随着投资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对行业理解的深入,我们发现智能科技赛道还是非常拥挤的。所以我们选择聚焦在两端,一是前沿技术,涉及算法、硬件等方面。二是后端行业应用,在细分行业能用到人工智能和智能科技的相应产品。

在筛选判断项目时,我们首先关注团队,从创始人到创业团队的筛选,这是创业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第二是赛道研究。我们并不急于出手,而是会对所投资的赛道进行深入调研,综合评判来筛选合适的项目。我们会对赛道从头部到第二梯队相应的项目进行沟通和访谈,最后才会决定是否投资。

第三是投资的时机。很多前沿技术离市场相对较远,但是一旦它出来后,估值又会比较贵。所以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筛选项目的标准之一。

《21世纪》:这几年,“投早投小投科技”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很多机构在硬科技领域加大布局,导致一些风口项目估值也水涨船高,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嘉诚:一方面,我们从来不追风口。因为风口项目都是有周期的,而且周期会越来越短。

另一方面,我们不惧怕高估值项目。从过去的一些经验可以看到,有些所谓的一级市场高估值项目,如果它在技术、团队、市场方面具有价值和潜力,那么真正在退出时还是可以获得高额回报。比如项目可能在一级市场拿到百亿的高估值,在二级市场仍然能够成长实现千亿市值。

所以我们既不追高也不恐高,主要还是看项目价值,以及未来发展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预期。

(作者:申俊涵,实习生肖宁 编辑:林坤)

申俊涵

创投版记者

关注VC/PE行业,以及热门投资赛道里的创新创业公司。新闻线索及观点交流可加微信:shenjunhan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