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立法会议员尚海龙:香港和内地优势互补 以市场需求驱动科技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尹琛
2023-04-24 12:26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驻港记者 尹琛 佛山报道

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亲自率领的考察团,在广东四城的访问已接近尾声。从深圳到东莞、佛山,再到广州,超百人的考察团在明星科技企业、传统文化古迹等地留下身影。

此次考察团的一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尚海龙(选举委员会界别),4月22日晚间结束当日行程后,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

“每一站的考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尚海龙表示,此次行程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科技引领、精选路线,以及文化寻根之旅。

他以在深圳参观的比亚迪举例道,“它(这家企业)从电池起家,现在发展出的智能硬件已经家喻户晓……这是非常有说服力、代表力的案例,即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先进制造业。”

事实上,广东向来以先进制造业、数据产业等闻名。

资料显示,2020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66万亿元,提升至3.01万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超过5万家,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已形成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家电等在内的7个产值超万亿元产业集群,5G产业和数字经济规模全国第一。

香港则在高等教育、基础科研等方面具有优势,包括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两所位列全球前四十名的顶尖医学院、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尚海龙看来,目前香港的确具有“短暂的”高等教育优势,但创科产业体系仍有待完善。

香港和广东同处大湾区,尚海龙认为两地“未来是一个竞合的关系,大家都要力争上游,合作大于竞争,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他表示,香港需要将一些科研产品服务尽快落地,最便捷的合作对象就是广东。另一方面,内地城市的创科品牌,也可以在香港上市,借助其在金融方面的优势。

与此同时,尚海龙也指出,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市场的需求、关注企业的主体地位。“我们看到过去香港关注科研,但主要的力量投在了大学、科研院所,现在看起来,它对产业化的助力还有一定滞后。”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人才流动、联通也是尚海龙此次访粤之旅关注的焦点。

以创科领域为例,特区政府资料显示,2020/21学年,香港本地与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有关的学士学位课程毕业人数达7688人,其中本地学生有超过6500人。在尚海龙看来,目前香港与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的就业容量有限。“我们希望能把握粤港澳湾区一体化的机遇,在广东省、澳门找到更多相应的职位;同时也吸引有创业能力的人才,能在香港找到自己(公司)的孵化方向。”

以下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尚海龙的对话实录:

南财:此次考察到目前为止,您印象比较深刻的行程是什么?

尚海龙:这一次特首李家超先生率领行政和立法(会)的考察团,来到广东省考察广深莞佛四个地方,也是我们说广东省经济发达前4名的四个城市,我想每一站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里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这次考察的特色。

首先它的特色就在于是科技引领的,其中还包括了硬核科技和数码科技;第二就是它的线路是精选的;当然在考察软硬科技企业之余,还有一点就是传统文化。比如今天在深圳的南头古城,包括我们现在在佛山的一个核心的岭南天地文化区。

为什么这次没有看大学?香港的优势就在于高等教育,它的几所大学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知名。而广东的优势在于先进制造业和数据产业。这对香港发挥互补性的优势,实际上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仅香港在创科发展的资源禀赋,现在不足以支撑起创科中心的建设,我们必须要看到湾区的优势,也要看到1+1>2的优势,将香港所长融入湾区所需,融入国家所需,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湾区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高地。

南财:您刚才提到,我们香港有非常好的高等教育,包括这个基础的科研能力也很强;但是大湾区的其他内地城市在创科中下游比较有优势,那这些城市怎么样来进行互补或者加深合作,这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或者想法?

尚海龙:香港与广东省在同一个湾区下的合作,我相信是一个竞合的关系。目前的情况下,香港的高等教育暂时领先。内地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完善的工业门类,这些方面是内地领先。

我相信未来它是一个竞合的关系,竞中有合,合中有竞,大家都要力争上游,同时希望合作大于竞争。比如说香港需要尽快将自身的原创科研的产品服务落地,那最简单的创新(产业)链的合作对象就是广东省。

南财:我们今天考察的“明星企业”,有的是硬科技的,有的是数码科技,那您觉得香港的企业可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

尚海龙:我相信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市场,因为市场的需求是真正驱动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要关注企业的主体地位。因为我们看到过去香港关注科研,但主要的力量投在了大学,投在了科研院所,现在看起来。它对产业化的助力还是有一定的滞后。

香港能够对接海外,但对内地的市场掌握还是略显不足,所以我们希望发挥好香港与广东省9个大湾区城市,特别是4个核心城市的合作,能够尽快推动香港由0到1的创新,并且向由1到n、由n到无穷发展。

南财:其实这也是恢复通关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官方访问,您觉得这几个访问的城市,和之前印象中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尚海龙:现在疫情过后,大家迫不及待地都想见一下面。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经济主体比如企业,都有一个急迫性,要抓紧时间达到疫情前的经济水平。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也是香港和广东省的最大公约数。

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多推动双方的互动,无论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包括民心的相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南财:比如说其中就有人才的流动,特区政府它是鼓励香港的青年去到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发展;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人才来香港发展,那您觉得两地可以怎样去促进人才的流动?

尚海龙:以创科为例,香港每一年培养的STEM的大学毕业生有约8000名,那在香港目前的状况下,可能就业的容量有限。

特别是一些像机械、制造相关的专业,很难在香港就业。我们希望把握粤港澳湾区一体化的机遇,能够在广东省、在澳门找到相应的职位。同时我们也看到香港锐意进取,发展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河套地带等等,也希望能够吸引有创业能力的人才,能够在香港找到自己(公司)的孵化方向。

我们观点是AB产业为主,就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Bio-tech(生物科技),再加上一些新能源以及微电子的产业,这是未来香港着力发展的高附加值(产业)。如果我们的人才有这方面的一些专长,也希望能够透过高才通、优才计划等来到香港,推动香港的科创建设与发展。

(实习生张伟泽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委:于晓娜

记者:尹琛

编辑:和佳

监制:朱丽娜

视频拍摄:甘俊

视频剪辑:袁思杰

(作者:尹琛 编辑:和佳,剪辑:袁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