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海外的风机系统营收达到12.54亿元,同比增长628.07%。“未来几年,风电走出去将成为行业主要看点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硕 北京报道 2022年风电行业不平静。
随着“抢装潮”结束,风电行业短时间内进入整体的调整周期。身处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行业龙头的明阳智能(601615.SH)仍旧交出了一份尚属不错的成绩单。4月28日,明阳智能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07.5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01%。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22年是明阳智能在战略层面各项“落子”成果初显的一年。这一年,公司通过发行GDR,成功募集资金7.06亿美元,充足现金流同时,资产负债率也从69.86%下降至58.86%。
业务层面上,公司通过“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光伏领域,明阳智能光伏异质结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线顺利投产,其中,异质结电池年末产能突破GW级别;储能领域,储能系统出货量里也来到1087MWh,在“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统计的国内储能系统集成(不含户储)行业排名第九。
另外,值得关注一点是,去年公司的出海战略取得了较大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海外的风机系统营收达到12.54亿元,同比增长628.07%。“未来几年,风电走出去将成为行业主要看点之一”,今年3月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风能专委会副主任李鹏在某次活动上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表示,凭借着成本优势,国内的风机产业有望在东南亚、中东等地立足。
不过其2023年一季度业绩承压,当季营收约27.2亿元,同比减少6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26亿元。日前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陆续明确关于海上风电的地方补贴政策,对于产业周期的影响或也将逐步显露。
“价格战”下,超大功率机组毛利增0.53%
随着抢装潮的结束,2022年,风电行业整体迎来暂时性的下行周期。
2022 年,在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到 37.63GW,同比下降21%。
装机“缩量”同时,风机招标价格的连续下滑也让风电行业迎来更多挑战。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统计,2021年以来,风电机组单瓦价格经历了连续两年大幅下滑,2021 年风电机组均价为2000元/kw,同比下降 50%;2022年风电机组均价为1500元/kw,同比继续下降25%。
如此逆境条件下, 明阳智能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双增长的成绩,可见殊为不易。这背后,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电站滚动开发业务起到了业绩稳定器的作用,其已然成为公司收入的另一增长极。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明阳智能业务具体分为三个板块: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简称:“风机”)、风电场发电以及电站产品销售,去年,三者合计实现收入284.8亿元,占合并报表营收的92.63%。
风机业务中,2022年,明阳智能的1.5MW-2.XMW的销售收入为2.08亿元,占风机销售收入比重进一步下滑至0.09%,毛利率12.93%;3.XMW-5.XMW机型的销售收入129.42亿元,占比56.75%,成为新的主力机型,毛利率25.44%,同比下降2.87%;6.XMW以上机型销售收入89.38亿元,占比39.19%,毛利率25.44%,增长了0.53%。
从产品产销量来看,3.XMW-5.XMW产品销售量1280台,比上年增长17%;6.XMW以上产品销售量301台,比上年增长5.24%。
由此看出,行业去年激烈的价格战情势下,占公司收入四成以上的6.XMW以上大功率机组销售量毛利率不降反升,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明阳减轻了价格战压力,稳定了整体利润率水平。
这种结果与明阳在机组大型化的趋势下提早布局有关。相比于部分同行,明阳智能较早预判到了机组大型化快速推进的趋势,通过在半直驱技术领域提早布局,较早推动了风机大型化和轻量化,在大型化使用场景尤其海上风电领域拥有较强竞争实力。
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业务目前已成为公司收入另一增长极。去年,公司共实现电站运营收入 13.36 亿元,业务毛利率为59.88%;电站销售收入56.74亿元,毛利率为22.14%。
根据年报,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已成为明阳智能的重要战略之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 1.50GW,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25.94%;在建装机容量 2.15GW,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9.75%。
一体化布局初显,海外收入增超6倍
传统主营业务以外,2022年是明阳智能此前各项布局成果初显的一年。公司风光储氢协同一体化效应初显。
年报显示,公司光伏异质结(HJT)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线顺利投产,钙钛矿电池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此外,公司储能系统业务逐步发展,报告期内出货达到 1087MWh,出货量位居“储能领跑者 联盟”(EESA)统计的国内储能系统集成(不含户储)行业第九名。
去年12月,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在参加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时曾透露,至去年年底,明阳智能的HJT电池片已形成GW级别产能规模。
更值得注意的是明阳智能的出海业务的出色增长。
年报显示,公司海外市场营收达到12.54亿元,同比增长628.07%;且毛利率从2021年的-2.88%增长至去年的12.11%。
海外业务正成为行业争夺焦点。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秦海岩此前向记者表示,随着国产风电竞争优势的增强,中国自主品牌的风电企业的产品出海在未来几年形成翻倍式增长。
秦海岩指出,风电设备出口不像光伏、家电产品,其运输、吊装过程非常复杂,前期整个产业链生态体系建设十分困难。但当产业链体系建完之后,后面的项目就不用再做重复性工作了,因此会迎来加速期。“我们现在已经在40多个国家实现了出口,未来增长量会非常大,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趋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风能专委会副主任李鹏同样认为,海外风电市场潜力巨大,值得国内企业深度开发耕耘。
“我一直觉得这个风电行业应该去占住市场是海外,尤其中国外交战略的这些战略重点的区域,像中东、东南亚这些布局地区,这些市场是很广阔的……海外企业很害怕我们的整机商走出去,因为成本差异实在太大了。”李鹏表示。
在海外资本市场方面,明阳智能同样战绩不错。2022年7月,明阳智能的公司全球存托凭证(GDR)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募资7.07亿美元,约合48.8亿元人民币,这使得公司现金流将更加充裕,也为后续发展补充“弹药”。
(作者:彭硕 编辑:巫燕玲)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