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馆“中国品牌日”,中国制造走向绿色创新“双轨道”

外滩科技眺望张梓桐 2023-05-11 19:10

近6万平方米的场馆,集聚了约1000家品牌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上海报道

5月11日,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近6万平方米的场馆集聚了约1000家品牌企业。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进行了探馆,并对话多位具有领先技术的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行业企业负责人。

自2017年起,每年5月10日被确定为中国品牌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本届中国品牌日活动的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

全球首个氢能列车参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央企展馆现场观察到,此次中国中车展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模型。列车采用四辆编组,最高时速160公里,采用氢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相结合的能源供应方式。

拥有142年历史的中国中车是轨道交通的制造商,同时在清洁能源装备的制造方面也有所布局,而这方面所贡献的产值目前能够占到总体收入的1/3左右。

(中国中车氢能列车,摄/张梓桐)

这次我们带来的几款产品中最新颖的一款就是全氢能的160公里市域动车组,这个车使用氢燃料,能够续航达到600公里。”中国中车企业文化部品牌处处长毕宇鹏在现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他看来,在应用端的车辆使用氢能将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能源节能减排的关键是消纳方式,而氢能作为一种绿色零碳能源,它的排放是水,所以中车正在向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除此之外,电网的构成包括传统的发电和绿电。中国中车的车辆一部分直接使用清洁能源,另一部分也会通过外观设计降低能耗的排放。

据毕宇鹏介绍,中国中车的营收基本上有三个板块,第一是清洁能源装备的生产,第二块则为新能源的乘用车,电动大巴。第三块是新材料,包括风电的叶片,汽车的橡胶件、减震件的新材料等。

除此之外,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也在展台亮相,其被称为“陆地飞行器”。它可实现GoA3级全自动运行、全方位预警、智能操控和调度。它还配备了覆盖全系统的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及灾害预警方案,可实现自动驾驶、实时监测、自动预警、远程决策的全寿命周期的一体化综合智能运维。

无人驾驶飞行器何时大规模走向c端?

在展馆现场,除了代表“国之重器”的央企外,许多民营企业带来的产品也吸引着观众的驻足。

其中,广东省展台上赫然陈列着一架八轴十六桨的载人飞行器。飞行器背后的品牌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款产品在全球如日本、韩国,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已经收到了预售的订单,客户的行业主要是以文旅为主,此外包括在应急救援,空中的通勤,交通接驳等场景内也有着大量落地。

此外,贺天星表示,在相关的应急救援的领域飞行器也可以做成一架空中的120飞机,转运相关的物资,伤病员。

     (无人驾驶飞行器,摄/张梓桐)

面向B端意味着载人飞行器相当于一个交通工具,而不是一个消费工具。而如果它走向大规模走向c端的话,是否还需要很长时间?

对此,贺天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走向大规模民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C端购买,第二是C端乘坐,其中让C端乘客乘坐很快就能实现。

但如果像汽车一样面向大规模的C端个人消费者还需要时间。“一方面需要政策的主导,另一方面也需要产品不断地更新迭代,以及地面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例如停机坪、机库等等。”

除此之外,贺天星表示,从政策上得有更多的飞行航道规划和开放以及常态化的空域项目管理,这都是未来一些需要突破的挑战。

事实上,低空交通飞行领域也得到了政策的加码。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强调要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以及有关活动,积极促进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技术融合创新,丰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生态。

在贺天星看来,新型的飞行器既是无人驾驶又是航空器,其未来将大面积的走向C端,同时它又要保证载人的安全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合理的法律框架约束。“我们先有管理才能有产品的运行,不然运行过程中就变成没规没距、无章可循的一个状态。”

而为了在技术上保证飞行器的安全性,亿航也提出在飞行器里面植入冗余备份、it全备份,让冗余的备份去替代损伤的备份,以此来保证飞行过程中做到实时的精准校对,保证飞行器的起降过程中的安全,有效。

对于载人无人机的基建需求,贺天星对记者做出了进一步解释,他表示,亿航无人机自重400多公斤,载客200多公斤,总共的重量600多公斤,可以在很多现有的建筑物楼顶降落,同时其展翼为5.83×5.83(m),即大概6平方米的的地域,这样意味着就是会在未来的城市空中交通的应用中会更少的占用地面空间。“双座版构型和体积大小也是全球最小的,它会更适用于未来的城市公共交通,它会减少更多的基建的需求。“

在电影《流浪地球2》里出镜过的傲鲨科技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也来到了品牌日的上海展馆。

傲鲨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称,BES-HV 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包含腰部控制系统、下肢控制系统和总控集成系统组成,为用户的大腿与腰部进行智能化电助力。

他表示,外骨骼机器人将为企业重体力岗位,减轻工人劳动负担50%以上,减少数工人流失,提升生产效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外骨骼逐步建立的数据收集和学习能力,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员工效率和健康数据分析建议。

(作者:张梓桐 编辑:卜羽勤)

张梓桐

21上海中心记者

关注大科技,欢迎交流。联系方式:189020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