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科学论坛:呼唤全球科技多样性发展和协同创新

南沙声音江珊,刘黎霞,胡慧茵,陈梦璇,马嘉璐 2023-05-22 11:5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刘黎霞 胡慧茵 陈梦璇 见习记者马嘉璐 南沙报道

“经历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全世界的科学家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望相聚和交流。”

5月21日,在广州南沙,“智汇湾区,湾和世界”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密集举行了闭门战略咨询会、开幕式、主论坛和无人机晚间表演。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迈克尔·莱维特、丹尼尔·科曼,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文等百余名院士及各领域专家出席活动,共同探讨科学前沿热点、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互鉴、合作共赢。

全球顶尖科学家的聚会为何选址粤港澳大湾区?因为这里已经是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更将努力营造科技开放创新的土壤,呼唤全球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密集、创新创业活跃。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全省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26%,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多样性的大湾区,建设开放创新高地的未来更加可期。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时说:“期待大湾区积极倡导开放科学的理念,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尊重科学发展的多样性,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建设性的对话,共同构建开放型创新生态,增进科技开放合作融合创新。”

(“智汇湾区,湾和世界”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

多样性的大湾区:建设全球开放创新高地迎来新机遇

“也许是因为海湾地区丰富的地貌,让这些区域的城市之间存在更多差异,也会有更强的创新力。”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在接受南方财经等媒体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我在很多国家生活过,长期居住的地方有三个,短期停留的地方大概有十个。不能说我的观点就更好,但我确实认为这些经历给我一个非常广阔的视角,让我了解不同的科学研究方式。”

在主论坛主旨报告中,莱维特也从生物学研究角度介绍了多样性对于全球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发现生物界并不是最适者生存,而是最具多样性者生存。”在科学交流合作领域亦然,对于参加本次论坛,他表示,这是一次多学科、不同领域科研人员交流的机会,经常发现,真正有趣的科学是当两个不同领域接触的时候,比如物理学和经济学、医学和计算机。

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骨架,粤港澳三地串珠成链的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在加快构建。在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横琴合作区加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横琴智能超算平台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前海合作区部署粤港澳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高端平台;南沙合作区建成各类高端创新平台超过120个。

主论坛上,何享健科学基金正式宣布设立。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介绍,何享健决定个人出资30亿元人民币创立科学基金,为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力量。科学基金已着手推进科学奖与科学资助计划,科学奖规划为年度奖项,科学资助计划也将陆续推出。

差异化的地貌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但这里的多样性因素不仅于此。“一国两制”制度优势赋予了这里更多融合创新的机遇。

“大湾区各城市在科学和科技创新领域的融合,将释放巨大的、其他城市群合作无可比拟的潜力。”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致辞时说道。

在三地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领域,广东聚焦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物流通等环节,探索实现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向港澳地区开放,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落地,广州、深圳在开展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方面积极探索“正面清单”等模式。散裂中子源、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港澳地区开放,多家港澳高校在大湾区珠三角地区设立省新型研发机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达到20家,面向港澳的孵化载体超过130家,吸引港澳人才加速到大湾区内地创新创业。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视频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全力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把推动创科发展纳入施政重点。大湾区城市具备不同优势,可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广东省高端制造业发展蓬勃,为科技研发成果量产提供扎实的支撑。香港具备国际化和深厚的科研基础优势,可以汇聚大湾区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当前澳门特区政府正在积极把握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会。澳门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强化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着力建设“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

促融合的大湾区:打造全球协同合作平台谋划新未来

高能物理、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纳米科学……这些看似相隔重山的科学领域,正在粤港澳大湾区谋划着牵手与合作。

“国际合作很重要,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起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接受采访时说道。丁肇中在主旨报告中分享了自己的多次实验经历,“我的大多数实验,受到很多人反对,理由是:实验没有物理意义。实验极其困难,不可能成功。但每个实验,都是发展新的仪器,使实验最终成功,实验的结果改变了对宇宙的认知。”

丁肇中还谈到,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科学家。他们有想象力、有发展新技术及领导国际合作的经验和能力。在他牵头的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项目中,中山大学教授何振辉等中国科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着气候变化、粮食危机、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传染病等全球挑战,需要全世界各国齐心合力。

“很期望在大湾区建立健康老龄化研究中心。这里有5所全世界100强大学、159家三家医疗机构,还有众多医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为老龄化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广泛合作机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提出,大湾区能否实现跨领域、跨地域和跨界别三个“跨越式”合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贡献力量。“我们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就是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为国家训练跨学科的人才”,她提出训练更多的跨学科专才,搭建起涵盖生物学、统计学、脑影像、人工智能等更多学科的老年化研究合作机制。而跨界别合作包括了“官、学、产、研”合作和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合作,“很多老龄化相关疾病缺乏很多治疗方法,如果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在早期筛查、诊断、健康管理等领域,必须依靠大家一起合作。”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关注。在香港理工大学,全球26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自由组合学科学习,比如主修物理、眼科视光学、康复科学的学生,可以选择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作为副主修,既可以让计算机技术赋能主修的科学研究,也为人工智能学科提供了多个行业的数据积累。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在主论坛上透露,因疫情等多重原因暂停的香港理工大学佛山分校计划已经重启,未来将围绕培养跨学科教师人才开展机制创新。

大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走向大模型的支柱之一,在深圳,连续在Graph 500 SSSP性能榜单、世界人工智能算力性能500排行榜(AIPerf500)中位居榜首的“鹏城云脑”,正在赋能华为、大疆等大湾区企业探索前沿应用领域。“‘鹏城云脑’是一部‘百科全书’,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的机构和企业可以按需使用。” 鹏城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说。

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发展为共同行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丹尼尔·卡曼在主旨报告时提到了RAEL(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实验室)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深圳在一年时间内将3.1万台出租车改成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占比从0%提高到95%,但出现了排队充电的问题。我们改进了充电方案,减少了司机的等待时间。”丹尼尔·卡曼表示,当前深圳的可再生能源需求和电动车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形成双赢和正向循环,案例可以在其他城市被复制。

在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介绍了大亚湾石化园区为代表的大湾区石化产业低碳转型升级案例,并在最后宣读了大湾区科学论坛向全球各界发出的《碳中和国际联合倡议书》,“碳中和是一个大系统,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产能端、用能端、碳汇端三端共同发力。”

(作者:江珊,刘黎霞,胡慧茵,陈梦璇,马嘉璐 编辑:娜迪娅)

刘黎霞

记者

常驻广州,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科技、创投及区域产业,欢迎交流分享,微信:oldlobster。

胡慧茵

21世纪经济报道海外部记者

长期关注日韩和东南亚等区域的热点时事动态,掌握海外市场一手资讯。邮箱huhy@21jingji.com,欢迎交流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