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谈ESG进程:政府、企业与人,多方共绘国民经济资产负债表

创业·投资赵娜 2023-05-25 11:40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基协母基金专委会主席王忠民以《ESG在行动》为题发表演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5月25日,主题为“共建ESG投资生态 激发价值创造”的第五届中国创投责任投资峰会在上海举办。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基协母基金专委会主席王忠民以《ESG在行动》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在当前波澜壮阔的ESG主题叙事中,不仅政府、企业、居民在行动,包括PE/VC机构在内的市场主体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把这个行动的逻辑通过投资变成每一个投资人、每一个被投人、每一个管理人、每一个托管人,成全社会的任何一个主体的负债表。”王忠民表示,包括投资机构在内的市场主体,正在与政府、企业、居民共同绘制一张国民经济的资产负债表。

在这张资产负债表中,绿色的价值在不断地上升,非绿的碳排放市场在不断地被替代、被更新、被全面地挤出市场。

ESG进程中的政府、企业与人

王忠民回顾分析说,ESG在发展时间早期主要是“绿色ESG”概念,这主要是基于环境因素,即“整个人类的生存的成本和收益的逻辑发生了紊乱”。

故而,绿色ESG在认知认同和价值取向上成为被广泛追逐的新目标、新标的、新投资类别和新的资产。

当这样一种认知模式和认知高度得到全球认同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同,“绿色ESG”成为前期ESG发展当中的主题叙事。

如今,时代的主题叙事则发展为“ESG在行动”,并由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共同推进。

在政府方面,随着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在碳达峰碳中和当中拿出自己的路线图、时间表,ESG成为各国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主要时代追求之一。

在中国,绿色产业政策成为政府行动的产业逻辑、脱贫攻坚也在贡献于绿色SEC,这些正在共同带来强大的正向外部效应。

在企业方面,企业和产业端纷纷寻找过去高碳行业的替代路径,用新产品、新产业的逻辑替代高碳产业。

在这一过程中,各主体能够从绿色市场中获得的绿色回报,甚至远大于成本收益核算的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内在化逻辑。

在居民方面,以居民在垃圾收拾整理产业的定位为例,当把所有居民的出行、所有居民的燃料、所有居民等一切行为看成ESG主题下社会的最基础行为逻辑,正在带来CCER市场的形成。

当每一个主体自觉自愿地减排和把碳排放、绿色行动作为自己行动的第一价值标准,这形成了整个社会ESG行动的基础和底色。

市场力量在行动

市场同样在行动。王忠民观察到,以ESG标准、ESG参数、ESG评价、ESG审计、ESG回归分析和溯源分析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和第三方社会标准的市场正在形成。

“我们今天看到全球同此冷暖的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在他看来,如果所有的能源在所有的社会行为当中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当中有贡献的方都可以获得收益,而现在不得不排放的都可以在成本端口当中付出它应有的代价,“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市场构建、市场行为、市场交易才是社会内在行为的最主要的底层逻辑。”

投资端口也是“ESG在行动”的重要场景。比如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市场,不同类别、规模、诉求的基金出资人可以通过基金管理人的配置逻辑来践行ESG理念。

具体来说,如果一家基金管理人可以把ESG逻辑体现在自己的投资的基准,体现在投资尽职调查当中的基准逻辑。如果投资机构能够把被投企业的ESG参数标准作为基本投资链条中不可逾越的标准体系,这些将共同形成投资端的“ESG在行动”。

王忠民认为,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GP(基金管理人)作为投资端口的重要参与者,可以很好地组织和配置资本,并在被投企业的ESG的执行、落地以及在此后的证券化、股份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市场作用。”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把这样的投资逻辑放在资本市场实现到全场景的全栈的实现,再放在债权的绿色信贷的角度推进全栈的或流动性当中全栈实现,将能在投资端口形成全金融场景和全金融逻辑下的ESG循环,并在股权投资之外的更多端口完成深化和展现。

在他看到的ESG未来图景中,市场在与政府、企业、居民共同绘制着一张国民经济的资产负债表。这其中,投资端的各方将用绿色行动和绿色收益为双碳目标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赵娜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注私募股权、新兴产业、创新企业报道 zhaona@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