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洪晓文 广州报道
“广州的城市历史就是一部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发展史”。在日前举行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海洋科学分论坛之“广州海洋强市创新发展专场”(以下简称“论坛”)上,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教授级高工邓毛颖在主旨报告环节做了探讨分享,他将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广州海洋强市建设的优势娓娓道来,并从学术讨论的视角提出广州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三大策略建议。
千年商都“重新回归海洋”
“广州自古就是海洋城市,广州人过去把珠江称之为海,横渡珠江叫过海。”
伴随着广州海上对外贸易日益昌盛,海岸线从如今繁华的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一带,逐步南移至成为外港的东部的扶胥港,再到如今番禺一带,“古代的广州城址不变,海岸、海港向东向南推移,海城逐渐远离,海上贸易的持续繁荣带给广州千年商都的美誉”,邓毛颖教授级高工如此谈到。
千年海上贸易的深厚积淀,成为现代广州向海发展的底气。邓毛颖认为,由于广州具有毗邻南海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经济基础,国家在广州的造船、港口、科研、海洋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大量的投入,使广州成为我国经略海洋的重地,也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重要的沿海城市。
世纪之初,2000年广州开国内大城市先河制定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昭示着广州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广州重新回归海洋。
2022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对南沙深化与港澳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发展、航运物流、海事服务、海洋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成为将海洋战略纳入广州城市战略的契机。2022年以来,广州印发《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全面建设海洋强市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推动建设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广州迎来海洋强市建设的新篇章。
海洋科技、产业优势凸显
《南沙方案》提出,推动海洋科技力量集聚,加快与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加快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大科学装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南海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研究院、新一代潜航器项目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邓毛颖指出,海洋科研实力是广州海洋城市发展的最突出实力,广州目前集聚国家海洋尖端科技力量,包括54个涉海科研机构,32个海洋科学实验室,以及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冷泉生态系统等一批国之重器,“科研实力世界先进、国内一流”。
在海洋产业发展方面,邓毛颖介绍,广州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比较完善,海洋生产总值常年位居全省第一。他提出,海洋第三产业对广州海洋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高,涉海企业数量超过2.9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0余家;广州传统海洋产业竞争力比较强,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新兴产业增速快,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等产业GDP贡献值比例不断增加。
对标全球领先的海洋城市,邓毛颖指出,广州港口物流等方面领先全球,海洋科技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在航运服务、海洋金融和法律,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广州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三大策略建议
对照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广州应该致力于维护海洋安全、推动海洋成果全民共享,打造生猛鲜活的海洋意识、人与海洋和谐共生、共建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城市规划中诠释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广州自身的发展,通过现代海洋城市的规划,为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新动能、新空间、新赛道、新抓手。
在论坛上,邓毛颖从学术讨论的视角提出,广州可通过高质量推进海洋科技产业融合、高品质打造绿美活力海岸带、高水平开展海洋合作治理三大策略,来实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广州特点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
策略一是高质量推进科技产业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集群发展。要发挥广州海洋科研的实力优势,保持科技领先水平,大力发展广州海洋实验室深海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海洋大科学装置等全球尖端海洋科技平台,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育海洋领域的国际高端人才,打造世界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在海洋科技引领基础上,推动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可重点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的海洋全产业链,例如,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应做大做强海洋旅游、航运服务、高端船舶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注重培育壮大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金融等新兴产业。
策略二是高品质打造绿美活力海岸带,实现生态文明与海洋文化交相辉映。广州市地处珠江水系四大口门的入海口,具有河海双重属性,为典型的咸淡水混合区。化龙、南沙湾、万顷沙河口等地,生态敏感性高,分布红树林等重要生物群落,是广州严格保护的滨海生态底线。
要充分挖掘、保护、活化滨海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滨海休闲旅游、生态资源相结合,实现生态文明和海洋文化交相辉映。要贯彻“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理念,陆海统筹,用绣花功夫精心设计现代海洋新城,作为现代海洋城市设计的示范。
策略三是高水平开展海洋合作治理,实现外联全球与内强治理统筹兼顾。要建立健全海洋治理的机制体制,统筹陆海空间管理,高水平管海护海,推进海洋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快海洋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共建蓝色伙伴关系、参与国际海洋技术标准和行业规则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策划各类全球性海洋活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海洋领域开放合作。
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海洋宣传,策划更多的海洋活动,让海洋走进校园、社区,引导市民直观感受广州海洋;提供更多的海洋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海洋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讲好广州海洋故事,营造亲海爱海的氛围,“让市民看得到海、摸得着海、记得住海”。
(作者:洪晓文 编辑:包芳鸣)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