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生产力争议纷至沓来 苹果新MR“革命性”从何而来?

21Tech江月 2023-06-06 21:30

一款“生产力”稍显逊色的苹果新品横空出世,革命性从何而来?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上海报道 

“今天标志着计算新时代的开始!”6月6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在发布旗下第一款VR/MR设备Vision Pro时如是说,仿佛将人们带回2007年乔布斯宣布iPhone诞生的那个夏天。

但这款“七年磨一剑”的产品,果真如此划时代?它在召唤什么样的电子新生态、又会将谁送出历史舞台?

如果苹果想“再造一个iPhone”,还需要多在生产力上下功夫。深耕虚拟现实行业多年的中国同行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看好Vision Pro的革命性。有分析认为,这是一款“试水”产品,首发当年的销量可能只有20万台。

技术堆叠仍惹争议

“正如Mac向我们介绍了个人计算,iPhone向我们介绍了移动计算一样,苹果Vision Pro向我们介绍了空间计算。”库克这样介绍Vision Pro的发布意义。尽管如此,同业人士并不买账,围绕着是否真AR、有无软件创新,苹果这次恐怕难逃创新陷阱。

市面上头戴设备早已并非新事,人们对Vision Pro的关注只在于“它有什么特别?”一一数来,它大约有三大勉强可算“创新”之处。

一是采用专属感知芯片。借助Vision Pro,苹果也发布了自研专属感知计算芯片R1,用来处理来自镶嵌在设备上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和6个麦克风的信息,以确保内容在12毫秒内、无明显延迟感地以影像形式出现在用户眼前的显示屏上。

二是可进行MR、VR切换。MR强调的是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交互体验,用户需要“看外面”;VR强调“沉浸感”,用户不需要看外面。

三是采用一体机形式、提升眼动和手势交互功能。去除了竞品里常见的手柄,大有当年在iPhone上去除键盘和实体按钮的风格。

尽管如此,上述功能也均在行内有不同从业者分头研究。例如第三点中,上海易维视公司此前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裸眼3D技术已在医疗、教育、视觉健康和文旅传媒等多种领域中有了成熟的商业应用。

除此以外,深耕虚拟现实领域多年的从业人士感到不服,因为Vision Pro在AR模式下没有展示明显功能。“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MR(混合现实),其中的AR(增强现实)做得很弱。”某国产AR设备生产商产品研发负责人陈明(化名)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尽管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具有革命性”的评价,但在国产设备商眼中,Vision Pro可能是一款仅凭“粉丝效应”争夺市场利润端的搅局者。

“用户视觉实际依靠摄像头获取,这基本上是一个支持VST(视频透视)的VR设备。”陈明直言。

的确,虽然官网图片显示,模特在头戴设备的情况下双目仍清晰可见,但产品说明中写着“一排先进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令你可以看清世界、理解环境并察觉手势输入。”这显示这块屏幕并不透明,实际上外界看到的佩戴者眼睛,也是通过摄像头拍摄投影屏幕而成。

这和此前市场理解的AR概念大不相同。业界努力的方向是,AR在日常佩戴的情况下,能在透明镜片上显示更多环境信息,形状上更像一副轻盈的日常眼镜。

陈明直言他认为Vision Pro不具有革命性技术,而只是对业内前期产品的诸多提升,主要是因为“价格更贵”。

这款命名为Vision Pro的苹果新品,是本届苹果面向软件开发者的主要会议WWDC上的明星产品。在长达2小时的介绍会上,这款产品占据了最后的45分钟,具有“压轴”意义。产品起售价为3499美元,将在明年初在美国首发。

除了“真假AR”,陈明也质疑了这款设备的应用性。从新的操作系统visionOS来看,苹果将手机、iPad和Mac产品上的应用进行了搬迁,但尚未有为头戴设备“定制”的“杀手级应用”。

陈明指出,业界对王牌应用的共识仍然在游戏或者办公领域,但Vision Pro看起来更像是依赖iPhone和Mac的设备,只不过是后两者的“外接显示器”,其中稍微带一些有趣的交互体验。

“苹果如果不能摆脱外接显示器的定位,那么谁会为3499美元的定价买单呢?除了超级粉丝和像我们一样的同行开发者。”陈明认为。

挖掘市场“生产力”真需求

在过去十年期间,VR、AR不止一次掀起市场追捧的浪潮,又轮番无奈沉寂。市场对VR、AR的需求究竟在哪里?生产力恐怕是最终的发展指向。

截至目前,还有不少性能缺陷导致Vision Pro的同类型产品无法发挥生产力。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赵思泉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称,由于此前全球市场对消费电子的消费欲望低迷,AR、VR厂商的新品发布、营销、新内容上线节奏等均有所放缓。在这种情况下,全行业仍有重大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和解决。

有不少熟悉虚拟设备市场的人士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行业环境眼下不容乐观,例如行业某些龙头公司或此前融资较激进的初创在2022年夏天、2023年上半年相继遭遇了裁员等事件,而有“行业带头人”角色的Meta去年更是因为元宇宙前景不受信任,股价大跌。

市场格局也还没有打开到理想程度。陈明介绍,VR、AR头戴设备在最近几年一直在解决便携、续航、眩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硬件需求往往是冲突的。便携要求尽量无线、电池体积小重量轻,续航却尽量需要有线环境,且很难在不过热的情况下运行两小时以上的长时间。

这说明,虚拟现实设备将不同于手机等现存电子设备,需要进行新技术的“集大成”。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市场对虚拟世界的兴趣最终还是指向“生产力”。

当在虚拟现实设备上重金投资的Meta曝光其“元宇宙”目标时,它在同一场记者会上介绍了在远程会议平台、社交功能、商业广告价值上的前景。

在微软AR头戴设备HoloLens的官网页面上,该公司强调了这款设备如何在制造业、工程与建筑、医疗健康和教育四大行业中提升生产力的能力。

在提出上述功能定位之后,Meta旗下的Quest设备定价介于349美元至999美元,微软HoloLens的售价介于3500美元至5199美元,前者面向了普通消费者和公司型客户,而后者则较清晰地专攻公司型客户。

不过也需要留意的是,上述公司还尚未因为挖掘生产力而获得商业成功。今年2月,微软启动了“万人裁员”计划,HoloLens部门成为“重灾区”,分析认为这与该业务投入产出比不高有关。而Meta方面,负责虚拟设备开发的Reality Labs在2022年继续亏损137亿美元,比2021年的102亿美元进一步扩大,显示当年的Quest销售量不足以填补研发等费用开支。

对于横空出世的“大玩具”Vision Pro,不少用户的声音都在抱怨起售价3499美元过于昂贵,但如果参照那些屡屡遭遇“滑铁卢”的同行境遇,此举不难理解。苹果将如何在市场定位和研发方向上进行平衡呢?

对于上述质疑,有市场分析认为,苹果还只是进行产品试水,并希望继续打造软件生态圈来提升这款产品的市场普及率。TrendForce集邦咨询也在6月6日最新报告中指出,Vision Pro的精巧设计与高性能代表着生产难度的提高、产能会有所限制,也因此2024上半年仅选择优先在美国发售。在产品定位上,则定义其“初期会是偏向开发者、企业用户采购的产品……并不适合一般消费用户。”

“考量产品售价,以及暂时还缺少必要性的应用功能等因素,预估2024年该机器出货量仅约20万台。”集邦咨询在报告中如是预估,相较而言,iPhone 14在首发当年大约出售了7800万台左右。

至于后续的市场定位,集邦咨询则指出,苹果后续能针对Vision Pro各种功能的应用情况,进行产品规格上的调整,以此推出与Pro版有所区隔的新品Apple Vision,除了符合一般消费者的预算,电池的续航力也能进一步优化。它还预估,在2024 WWDC中,会有更多的实际AR应用程序展示,并且锁定在日常生活应用为主,包括连接其他Apple产品获取信息、下达指令等。

(作者:江月 编辑:陶力)

江月

记者

简介:常驻上海,剑桥大学MBA、FRM、前投行发债人,关注国际金融与科技产业,欢迎联系:jiangyue@sf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