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6-08 05:00

6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7日下午在深圳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论坛发来贺信,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自2004年在深圳正式创办以来,文博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每届文博会都会组织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中国优秀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参展,成为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的检阅台;文博会通过不断创新举办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文博会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等促进交易的系列产业活动,也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博会是我国唯一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本届展会期间将举办国际性文化活动,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名海外专业观众参展,是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以及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而不间断,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以及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持续在创造灿烂的文明。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秉持开放包容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表现为历史上与各民族与各文明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出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这种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也是中华文明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为了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