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加快构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以及科技自立自强。美国科技创新经验表明,科创离不开资本体系的高效运作。在硅谷的崛起过程中,推动创新的力量来自于有限合伙私募股权(PE)基金和风险投资(VC)基金,前者主要投资于未公开上市或者交易的公司,后者投资于风险较高的初创企业。这些风险资金通过企业上市后在证券市场退出获得回报。最终,在于科技之间、资本之间以及科技与资本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我国目前已经设立旨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北交所、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上海科创板以及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深圳创业板,并以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逐步完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证监会表示将探索建立覆盖股票、债券和私募股权的全方位全周期产品体系。
在支持初创期科技企业方面,目前仍需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做好金融服务支撑体系。这是因为我国科创事业面临一些市场环境变化。目前,全球风险投资资金正在大规模缩减。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在第一季度筹集了近120亿美元的资金,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3%,中国也不例外。主要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以及互联网行业跌入周期性低谷叠加,形成了不利于科创的金融环境。2022年第三季度美国风险企业的年度内部回报率为负7%,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因此,初创企业融资困难日增。
此外,美国政府计划收紧美国企业对华技术投资。拜登政府计划签署一项总统行政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包括风险基金)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业投资,比如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等技术领域。这导致部分美国风险投资企业对华投资时存在不确定性,比如红杉为此让红杉中国独立运行。这一系列变化导致市场担忧中国科创企业的融资环境。
此前,外国基金在我国PE/VC基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主要投资互联网领域并具有商业模式的公司,中国目前科创主要发生在硬件(比如半导体、新材料等)和新兴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等领域,对于国内外PE/VC而言属于面对一个新市场。因此,我国科创领域并没有多少外来资本,即使全球风险资本大幅萎缩,或者美国禁止美国资本投资中国某些技术领域,也不会影响中国新技术和新产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PE/VC基金很多来自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或创业引导资金,通过定制化基金形态,“以投带引”助力地方产业更新升级。中国关键技术企业投资,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国内投资者和政府引导资金。此次国常会通过的两个文件,要求把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这些体制机制努力能够在政府基金之外,吸引更多国内资本进入科创融资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