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格局将如何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广州报道
“碳化硅赛道已经过于拥挤,一定会有人掉队,将来并购重组是不可避免的。”日前,在芯谋研究承办的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广东芯聚能半导体CEO周晓阳对碳化硅产业做出判断。
近年来,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作为新兴赛道受到热捧,尤其是比较成熟的碳化硅产业链发展迅速,竞争也更加焦灼。
“碳化硅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碳化硅产业创业的时间窗口几近关闭。”周晓阳认为,“在芯片制造、封测、外延等每个环节中,最多能好好活3-5家企业,我们也会争取,这是当前的产业现状。”
目前,碳化硅的市场还在超预期增长。根据Yole预测,2021-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有望从10.90亿美元增长到62.97亿美元,保持年均34%的复合增速。其中,车规级市场是碳化硅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有望从2021年6.8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49.86亿美元,CAGR为39.2%。
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的布局也在加速,碳化硅的大厂们在不断投资收购、扩张产能,初创者们还在蜂拥而至,新一轮优胜劣汰正在开启。
碳化硅的火和“虚火”
近年来碳化硅确实很火,在论坛上有专家谈道,这一方面体现在投资额上,根据第三方数据,目前已披露的扩产投资金额达到1272.63亿元(不含光电),较2021年增长了36.7%。
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估值上,“行业的估值非常高,比如碳化硅材料领域中,有的外延企业的估值已经超过200亿,衬底企业的估值也有接近200亿。”他举例道。
同时,从企业扩产的脚步中也能看到火热之势,比如意法半导体宣布和三安光电合资,总投资32亿美元建设8英寸的碳化硅生产线,计划2028年全面达产;英飞凌宣布到2027年碳化硅产能增加10倍,销售额达30亿美元;新粤能碳化硅晶圆生产线预计2023年上半年正式批量生产。
但是,多位业内人士也指出,随着资本和企业的涌入,行业也出现了虚火和泡沫,企业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流动非常明显。
前述专家就谈道:“碳化硅技术和材料的门槛非常高,非常卷,包括头部企业在内,大家疯狂上规模,都在配置几百台甚至上千台设备。人才也很卷,人才一跳槽,大概有四五倍的薪水。”
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泡沫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帮助产业链降低一定成本,也会引发人才争夺大战、重复建设等问题。而随着竞争愈发激烈,当前全球的碳化硅产业链的整合兼并趋势将更加明显。
在碳化硅的新一轮竞赛中,目前海外巨头仍处于领先地位,并且频频投资收购上下游产业链。根据集邦咨询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业务营收居于全球第一,2022年约占36.5%份额,其汽车市场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
随后是英飞凌、Wolfspeed、罗姆半导体、安森美半导体等,国内的企业也在加速量产和应用当中。以碳化硅模块为例,目前只有芯聚能等少数几家国产厂商,能进入到量产乘用车的主驱逆变器中。
比如,2022年,芯聚能的碳化硅模块产品已搭载主驱逆变器上车超过10000台。周晓阳介绍道,目前芯聚能累计交付了将近4万块,用于纯电动汽车主驱模块。
接下来,碳化硅市场还将在竞争中高歌猛进。在周晓阳看来,碳化硅应用的增长速度或高于机构预测,按照Yole的数据,2021年到2027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在30%左右,而近几年的实际增幅都高于预期。
新能源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碳化硅热潮背后有两大关键支柱,其一是电动汽车,其二是光伏储能,均围绕着新能源产业链。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碳化硅主要用于主驱逆变器、OBC(车载充电)、DC-DC和充电桩。
政策面亦利好不断,最新的政策就和充电桩领域相关。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
同时,国内核心城市群都积极支持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广东省一直在朝着中国半导体第三极前行,其中广州南沙已经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上有所建树。
据了解,通过实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长制”南沙建设约2平方公里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南沙引进了芯粤能、芯聚能、晶科电子、联晶智能、南砂晶圆、奕行智能、先导装备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覆盖半导体设计、材料、制造、设备等产业链环节,在国内率先实现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
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带动下,碳化硅的机遇不言而喻,但是多位从业者向记者指出,目前碳化硅存在两大瓶颈,一是成本高昂,二是供不应求。
芯谋研究总监李国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道:“当前碳化硅产业的现状是整体成本高昂,产能不足,良率也低于硅产品。碳化硅二极管的良率比较高,能达到90%多,但是碳化硅MOSFET的良率约50%,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他进一步分析道,面对产业痛点,碳化硅初创企业的挑战会更大,“现在国内碳化硅企业比较多,良率的提高需要依赖更多人才,而碳化硅本来就是一个小众的领域,人才非常紧缺。同时国内产能在慢慢增加,新的厂商要和成熟厂商竞争,成本、门槛很高,基本上会造成新厂没有利润可言,营业收入可能长期负增长。”
除了人才紧缺、技术不足之外,李国强还指出,新的碳化硅企业还将面临下游客户发展的问题,现有的国内碳化硅企业基本和头部汽车企业都已经有合作,而汽车整车厂也在投资,双方已共同建立了供应链关系。
比如,2022年底,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背后就有吉利资本、博原资本(博世旗下)、大众聚鼎等机构;意法半导体和三安光电在重庆建厂,也是瞄准了中国的汽车市场,重庆本身也是汽车重镇,拥有长安等车企。
(作者:倪雨晴 编辑:骆一帆)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