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解决全球性挑战离不开中国

21对话郑青亭 2023-06-20 17: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夏季达沃斯论坛时隔四年后重归线下举办。

本届年会召开之际,全球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长久以来的企业和行业发展模式不仅遭遇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也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经受考验。

“当前,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和技术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系统化、结构性变革,不断挑战着传统的发展模式,”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为了驾驭这一转型进程,打造更可持续、更有韧性和更加团结的世界,我们必须发扬企业家精神,增进各方合作,而新领军者年会为促进全球创新、加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个独特平台。”

据悉,本届年会共设有六大核心主题:重启增长、全球背景下的中国、能源转型和材料供应、保护自然和气候、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趋势和部署创新。1500多位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以及创新者和专家学者预计参加本届年会。

时隔四年,重归线下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发挥怎样的影响力?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下,企业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机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夏季达沃斯论坛如何继续为中国同世界对话搭建平台?针对这些问题,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书面专访。

全球化进程的大势不可逆转

《21世纪》:6月27至29日,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将在天津举办。这是三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首次在亚洲举行线下会议,也是你就任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后的首个夏季达沃斯论坛。你怎么看夏季达沃斯论坛重返中国的意义?

陈黎明:过去几年的地缘政治,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给双边的企业带来许多困难。三年疫情,更是让经济雪上加霜。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的能源价格高企,粮食供应受到挑战。总体来看,全球经济恢复乏力,一些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一些国家有出现衰退的可能。与此同时,我们还面对着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长期的重大的全球性挑战。要应对这些短期和长期的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应对之道。本届“夏季达沃斯”年会将继续秉承中立、公正的立场,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

《21世纪》:当前,国际政经格局深刻调整,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在你看来,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什么?在世界经济深刻转型之际,夏季达沃斯论坛可以为促进国际合作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黎明:在过去一些年,贸易保护主义和政府的强干预大行其道,去全球化、脱钩的论调不绝于耳,在一些领域、一些国家已经在实施。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脱钩断链、去全球化是不现实的,不利于世界各国的长远利益。

经济发展需要合作,这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各国在资源禀赋、熟练技术工人、教育水平、科技发展阶段、竞争力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国际贸易是必需的。只要有国际贸易,就会有资金的往来、人员的往来,就会带来文化上的交流。发达国家需要更大的市场去变现科技创新的巨大投入,而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发达国家的科学与技术。

政府可能加速或减缓全球化的进程,但不可能阻止。近期,中美关系现缓和迹象,屡有对话与合作的信号发出,正说明了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

秉持着这样的信仰,世界经济论坛在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前提下,为全球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在重要议题上对话与互动的平台,以建立共识、改善合作。本届年会设有“直面挑战:在脆弱的环境中重启增长”分论坛,探讨政府和私营部门如何利用当前变革和转型带来的机遇,重启全球增长模式。我们期待参会的各届领袖能够在年会上,通过对话与交流,加深相互了解,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谋得解决之道。

激发企业家精神,探寻经济复苏之道

《21世纪》: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请你具体阐述一下设定这个主题的深意?围绕这一主题,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将重点设置哪些议题?根据你的了解,今年与会嘉宾对论坛的主要期待是什么?

陈黎明:企业家精神就是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它是一种以敏锐的嗅觉不断寻求机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超越的态度。它是一种不畏困难、不惧挑战、不服输的品格。

本届年会的主题定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下设六个主题支柱:重启增长,全球背景下的中国,能源转型和材料供应,保护自然和气候,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趋势以及创新部署。贯穿着这些主题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重新激发企业家精神,目的是探寻经济复苏之道。企业和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创新变革的主力军,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愈发需要企业家精神,愈发需要树立企业家的信心,在企业家精神的引领下,加强对话与合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外交部长秦刚曾在两会记者会上透露,“前来参会的各国企业家争先恐后”。本届年会将汇集来自商界、政界、学术界、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位全球领袖和创新人士。其中,中国参会者约占50%,国际参会者约占50%,与历届基本持平。截至目前,已注册参会的有:133位政府首脑和政要;857位商界领袖,涵盖制造业、消费业、金融业等行业;100多位创新行业领袖和技术先锋;60多位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人员和110位全球青年领袖 。

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是时隔四年后重归线下举办。基于过去13届夏季达沃斯的巨大影响力,我们预计,这四年积压的对话与合作需求都将借这个机会重新在本届年会上释放出来。

中国市场复苏为全球企业提供新机遇

《21世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上升至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70%左右,其中,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达34.9%。你怎么看亚洲在当前全球经济中的分量,以及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

陈黎明:在很多方面,亚洲在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都在凸显。从GDP数据看,亚洲地区是过去二十年间唯一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域,而且这个增长趋势预计还会持续。在其他社会指标方面,亚洲也在缩小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在过去的20年间,亚洲企业在世界五百强榜单中的比例从19%上升到了40%左右;在科技创新方面,亚洲也发展迅速,一半左右的独角兽企业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也塑造出数量巨大、影响力惊人的亚洲消费者。

随着亚洲重新成为推动世界增长的重要引擎,本届年会将为各界领袖提供面对面的对话机会,帮助与会者及时了解中国和整个亚洲的经济前景。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与市场规模,在很多领域,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同时也是全球140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可见中国的经济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将使周边国家获得溢出效应。

中国在疫情后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恢复。中国市场的复苏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并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解决全球性挑战离不开中国

《21世纪》:2007年,达沃斯为中国“量身定造”的“新领军者年会”在中国大连举行首次年会,并决定以后将长期在中国举行这一年会。施瓦布教授提出在中国举办“夏季达沃斯”设想的初衷是什么?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定位是什么?在过去10多年中,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中国和世界的交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陈黎明:1978年,施瓦布教授向刚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的中国发出邀请。1979年,中国代表团就首次踏进了冬季达沃斯论坛的会场。自改革开放起,中国经历了巨大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变革。1978年,中国GDP总量只占全球GDP总量的1.74%,中国GDP目前已占全球GDP的将近20%,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论坛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希望洞察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机遇和风险。同时,与中国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的对话对于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在内的全球性问题至关重要。因此,2005年,施瓦布教授提出了“中国夏季达沃斯”的设想,希望把夏季年会发展成与冬季达沃斯年会规模、影响相当的大型国际会议。

在1979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达沃斯论坛之后的44年里,以及从第一届“夏季达沃斯”举办至今的十几年里,不计其数的中国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学术界代表等,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平台上自由、平等地与来自全世界的政界、商界、学界同侪,就当下世界上最重要的议题进行交流,而这些参会的中国官员直接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商界领袖们则管理着中国最重要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坛为中国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时也为世界搭建了一个了解中国的舞台。

如今国际社会面临新的复杂形势,也变得更加分裂,愈是这样,就愈需要论坛这样的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公共与私营部门、东方与西方交流与对话。我们愿意在保持中立且公正的立场前提下,与世界各界展开合作。

(作者:郑青亭 编辑:和佳)

郑青亭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