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百场万企”对接会助力打造融通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广州报道
2023-06-26 22:5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6月26日,作为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平行论坛,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在广州召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成果、下一步工作部署,以及国际合作前景等进行了介绍。

在中国,中小企业呈现“56789”特征,这是指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梁志峰提出,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他解释,“专”就是专业化,即顺应产业分工,聚焦细分领域,锻造比较优势;“精”是指精细化,包括企业管理的精细、产品服务的精良、工艺技术的精益;“特”就是特色化,强调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新”就是创新性,要求企业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加强创新持续性投入与高质量产出。

他认为,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更加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探索新技术应用、重塑新场景业态等方面更具成本优势和发展潜力,但同时,其规模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投向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分市场。

数据显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在广大中小企业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2%的数量,贡献了5%的收入和近10%的利润;户均营业收入和户均利润总额分别是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倍和3倍。

此外,“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8.9%,创新投入远远高于同等规模企业。且截至今年5月底,已累计有142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今年1-5月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6%,成为上市主力军。

为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近年来,工信部已构建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多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梁志峰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力争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为实现这一目标,梁志峰从制度保障、创新引领、融通带动、融资支持、健全服务和国际合作六个方面提出了接下来的工作举措。

在创新引领方面,工信部已启动了科技成果赋值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与前期持续推进的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共同构成“三赋”“组合拳”,并将在全国开展“三赋”全国行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能力。

为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生态,有关部门将围绕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

加大融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是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另一项关键举措。近年来,中国设立了科创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成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货币政策。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提高信用贷、首贷和中长期贷款比例,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完善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帮助中小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中国还将继续发挥APEC、东盟与中日韩、中国-中东欧、金砖国家等政府部门间双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的作用,深化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

“亚太地区中小企业众多,各经济体有很强互补性,加强多边、双边中小企业合作前景广阔。”梁志峰表示,APEC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为各经济体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贸易便利化等领域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作者:丁莉 编辑: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