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在佛山①|以“‘数’度”赢“速度”,中小企业不掉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佛山报道
2023-06-26 20:08

佛山已通过“政府+服务商+企业”跨界共创的模式,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搭建起完整的企业转型生态圈,佛山制造业的数字化底色正日益深化。

者按

一流营商环境成就“制造业当家”底气。2021年6月,佛山宣布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当好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两年来,佛山从空间重构、土地供给、园区建设、政务服务、法治环境、招商机制六个方面推进改革,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底,广东发布的《2022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佛山位列全省第三,成为全省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样板之一。

6月20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作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佛山近期提出向3万亿级工业强市发起“最后冲刺”,以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制造业当家。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营’在佛山”系列报道,从数智化转型、两业融合、创新创业等多角度全方位解读佛山路径,洞察佛山如何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如何取得新突破。敬请垂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佛山报道

在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内,载有生产物料的AGV小车在黑灯厂房内自如穿梭,一尊尊机器人“经手”后,逐一完成组装、焊接、抽真空、装配检测等流程,并相继被送上总装产线,短短8秒钟之后,一台微波炉诞生。

经过三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注塑机总装产线产能提升33%,一台锁模力在60—320吨的重型机械装备,仅需17分钟就可以完成装配和检测,用时比之前省了一半。

从智能物流系统,到全自动生产线,再到数字化总控中心……以美的、伊之密为缩影,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加速蜕变。然而,在中小企业占规上企业总量比重高达95%的佛山,决定数智化转型升级后劲的压力从来不来自于美的这样的龙头企业,而是“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吕本富认为,数字革命遵循达维多法则,即“先吃螃蟹的人”可以占据半壁市场。这也意味着,对于在数智化上落后一步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其未来生存空间也将被进一步挤压。

如何进一步推动构成佛山制造业大基数的中小微企业克服资金技术“先天不足”等短板,是佛山在构建具有佛山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时需要思考的必答题。在此背景下,佛山尝试通过“政府+服务商+企业”跨界共创的模式,搭建起完整的企业转型生态圈,确保在以“‘数‘度”赢“速度”的升级路上,中小微企业亦不掉队。

产品全生命周期入轨数智化

从全市来看,佛山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0%以上,但工业结构、智能制造、数字应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短板;从全国来看,佛山虽然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块,但缺少战略性、引领性和“国之重器”这样的制造企业;着眼于全球,佛山也还造不出像“日本精工”“德国重工”那样的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

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佛山亟需探索出一条新路。制造业是佛山的家底、家当,广东省委聚焦制造业、大抓制造业,对佛山来说既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责任,必须乘势而上,把制造业家当做大做强。

2022年底,佛山提出了三个层次的目标和思路:要坚持数改智转、价值攀高、升级基本盘,强固优化支柱性地位;要坚持创新引领、技术为王、迈向高质量,发展壮大标志性地位;要坚持放眼世界、开放合作、布局新领域,奋力实现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样本性地位。

2022年,全市共计生产工业机器人3.2万台左右,占全国比重约7%。同年,国内首条生产重载机器人的全自动化产线在库卡(顺德)智能制造科技园建成投产,截至当年年底,园区累计生产机器人已超过5万台,累计产值在78亿元以上。

工业机器人需求爆发的背后,是佛山制造业主动而为掀起的数智化浪潮。截至今年3月底,佛山已有439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数字化转型,占比达44.46%。未来,佛山计划用不到五年时间将这一数字提升至80%。

截至今年一季度,佛山市共打造出了48家示范工厂、146个示范车间、百余个标杆项目,超过40%的规上工业企业已实施“数改智转”;佛山也成为全国8家、全省2家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城市之一。

数字化推动生产降本增效的同时,激发了商业模式的变革升级。以维尚家具为例,在应用数字化后,其生产效率提升为传统模式的8-10倍;材料利用率高达93%,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出错率在1%以下,远低于行业5%-8%的平均水平;年资金周转率超过10次,远高于传统同行2-3次。

这些变化推动维尚家具在短短十几年内跃升为行业内的领军者,并引领了从全屋家具,到全屋配套,再到全屋整装的行业革命。

营收数据更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前期重注的资本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例如,自2012年启动建设工业互联网以来,美的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已累计投入超过170亿元;作为回报,其营收与净利润也分别增长了150%和333%。

而沿着企业的业务脉络来看,数字化转型并非 仅仅停留在生产阶段,而是呈现全渠道、全链路式的变革。作为佛山内衣行业的龙头企业,美思内衣在销售端正全面拓展直播、内容电商等线上销售渠道;在研发端,智能化研发应用不断深化,拉动品牌快速升级;而在经营管理端,依托共享智能云仓打造的供应链平台已实现共享产品仓储、物流、销售信息,为经销商提供了一站式综合服务。

此外,制造企业的价值链条还在继续向后延伸,以售后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出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

辛格林电梯便是典型案例,其总裁刘辉介绍,过去几年,企业拉通了OTC、P2P、IPD三大“端到端”业务流程,实现从立项到售后的主动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售后的数字化转型,让我们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跨越,这又进一步增强了客户黏性,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集群生态圈以点带面数改智转

对链条冗长、配套繁多的制造业来说,龙头企业的转型仅是一个起步。

以电梯为例,一部电梯的零部件可能多达三千个,供应链上下游涉及近五百家企业。众多中小微配套企业既影响着行业龙头的生产效率,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主力,他们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产业链的升级同样重要。但他们往往也绕不开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痛点”。尤其是数字化转型可观的前期投入,使抗风险能力较差、资金技术不足的中小企业往往独木难支。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工信部工信智库联盟副理事长石勇估测,在每一次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约有20%-25%的企业以失败告终。

对此,政府率先入场。为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率,《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未来3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南海和顺德,支持资金分别在市级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65亿元和55亿元。据悉,企业软硬件升级改造全流程均可享受奖补,单个项目最高奖补比例达50%。

财政正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涌入数字化浪潮,佛山已设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全国首创的“数字贷”等新型融资产品也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又一动力。截至今年3月底,佛山“数字贷”已累计向企业授信约60亿元,放款金额超30亿元,受惠企业多达600家。

“扶持政策的出台,彰显了政府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也让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说道。2022年,蒙娜丽莎入选佛山市一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成为建陶行业乃至佛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效能,从集群角度规划转型,也不失为一条压缩转型成本、提升转型成效的良策。目前,佛山依托产业集聚度较高的纺织印染等特色园区搭建了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组团式”数字化转型,助力参与企业年产值平均提升15%,能耗平均下降近30%。

迎合产业需求,一批优质平台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佛山已搭建起工业互联网生态供给资源池,徐工汉云、工业富联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抢滩”进驻,同越来越多的本土服务商合力赋能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专业平台企业,搭建主体还不乏产业链“链主”企业。例如,维尚家具便于2018年提出了“S2b2C”产业赋能模式,建设了面向全国五万亿级家装市场的行业互联网平台——HOMKOO整装云平台,对供应链、业务链等进行了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实时交易和互动设计系统建立的“新居网”在线服务平台也能够更好赋能平台上的企业。

此外,由美的孵化的美云智数也将家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拉拢在一起,通过产销存信息共享带动近万家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联动,使订单交期缩短一半、库存降低约90%,整体制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通过平台,行业以集群规模迈向数字化。

“制造业当家,产业集群理当是‘家’的四梁八柱。”佛山市政协委员曾崧表示,佛山通过政策导向、配套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组建起上、下游企业可相互衔接,大中小企业可协同互补的集群生产生态圈,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丁莉 编辑:吴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