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夏季达沃斯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复苏、绿色复苏注入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何柳颖 香港报道
2023-06-28 10:5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

6月27日,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分论坛在天津举行。

论坛上,奥地利前总理Sebastian Kurz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欧、中奥之间的经济交流开辟了许多机会,而且,“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中国,也为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带来了很多增长机会,这无疑是迄今为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倡议之一。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持续稳固。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同期,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十年间,中国基建团队深入亚非欧等地,借助中国方案、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力量,无数座桥梁从水平面升起,一段段公路延伸至远方,一列列高铁搭载着当地民众飞速前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开放司副司长梁林冲在论坛上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与沿线国家的基建项目、民生工程合作,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解决了就业,同时也改善了民生。

今年,我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梁林冲表示,“此前两届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促进了各方积极对话与合作,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重大平台,今年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总结经验,擘画蓝图,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为世界共同复苏注入动能

2023年,各大经济体如何在加息浪潮、地缘政治等逆风中实现共同复苏成为了一大命题。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为世界共同复苏与发展注入动能。

十年间,“一带一路”综合效益不断彰显。梁林冲举例称,中老铁路现在运营了一年半,时间不长,但客运货运都很旺盛,累计发送旅客达到1640万人次,货物2100万吨,“黄金大通道”的效应日益显现。

梁林冲强调,中老铁路不仅促进了中老两国的经贸合作,也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它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整个区域的互联互通、经济发展,带动了沿线的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

津巴布韦工商部部长Sekai Irene Nzenza也表示,“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不仅是在津巴布韦,而且是在南部非洲乃至整个非洲。

围绕共同复苏,Sekai Irene Nzenza还称,“我们正关注(两地)的技能发展、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这已经在津巴布韦和中国之间发生,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看看如何才能使中国和津巴布韦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便利。”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将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收入增长1.2%-3.4%,全球实际收入增长0.7%-2.9%,从而促进实现共同繁荣。

合作共赢、共同繁荣始终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词。万喆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帮助“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使其不仅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受益者,同时还要成为全球复苏的贡献者十分重要。

以此为目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多元发展、遍地开花。“比如借助基础设施建设,使他们的经济增长获得支撑;借助大型项目的合作,当地获得了更多的就业,还有在农业技术的合作也能夯实他们的粮食安全等等。”万喆称。

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关于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多位嘉宾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能源领域的合作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重点之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介绍,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包括在海外开展电网的投资运营、建设项目、跨国的输电业务以及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与全球伙伴分享技术和经验。

如今,伴随着各国迈向碳中和的步伐逐步加快,绿色合作的重要性更显突出。辛保安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间的能源转型合作机会无限。他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而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尤其是我们的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已经突破了8亿千瓦,在全球遥遥领先。”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同时具备技术、产能、市场等多重优势。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容量统计》,中国在2022年贡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总容量新增部分的约48%;当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新增水电产能、45%的新增太阳能产能、一半的新增风电产能和57%的新增生物能源产能部署在中国。

辛保安强调,“我们不仅有新能源技术,我们还有高质量产品,‘一带一路’能为各国提供大规模的新能源开发、并网、利用一体化解决方案。”

Sebastian Kurz特别提及了中欧的电动汽车合作,他称,世界上一些最成功的汽车制造商传统上都设在欧洲,而在电池生产领域,中国有很多技术和潜力,中欧需要进行良好合作。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看来,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同时也是全球绿色复苏的重要动力。她称,“我们贯彻绿色理念,和各个国家进行不断合作,包括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进行有效对接等。尤其我们新能源的输出,未来应该也会帮助全球绿色复苏更进一步。”

围绕绿色项目的展开,万喆强调要兼顾发展与安全,“也就是说绿色金融要实现多范围、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比如股权、期权、债务基金等都能够为绿色金融提供融资渠道。同时,我们要和国际监管规则尽可能多地进行对接,尽量让世界各国包括欧亚美等都要参与进来。”

(作者:何柳颖 编辑:和佳)

何柳颖

21报系海外部记者

关注欧洲财经动态、时政热点。欢迎交流!邮箱:hely@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