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落户泰国 深圳新能源汽车逐步辐射东盟市场

深圳观察欧雪 2023-07-06 16:5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

“作为中国和东盟开放合作的参与者,比亚迪一直高度重视东盟市场,已把公司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落户在泰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介绍。

据了解,比亚迪的泰国基地规划年产量15万台整车,辐射整个东盟市场。其中,今年已在3月份动工建设,用地近百万平方米,预计在明年可实现量产,提供5000个就业机会。

实际上,近年来,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快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发展,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目前,以比亚迪、长城、上汽通用五菱、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陆续开启在当地建厂、当地采购零部件、当地销售的因地制宜模式,为双方持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深圳来说,深圳作为外贸大市,出口规模已经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近期新能源汽车出口更是增长极为迅猛。

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63.5%、40.6%;今年前4个月,深圳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4倍,同时,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53.9%和69.9%。

中国-东盟有力的“深圳样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6万辆

近年来,深圳正逐步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实现国内国外双“丰收”。

今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45.1%和46.8%,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落到深圳来看,其增长势头更为迅猛。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63.5%、40.6%;今年前4个月,深圳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4倍,同时,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53.9%和69.9%。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祖平表示,深圳拥有优质的汽车出口资源条件,在港口码头、国际航线、流通渠道、配套服务上具有领先竞争优势,有能力、有资源、有基础成为中国-东盟双方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承载体。

不可置否,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极为强大。以行业龙头比亚迪为例,最新产销快报显示,2023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25.30万辆,同比增长88.79%,刷新了单月销量的最高纪录,销量大于产量。

至此,今年前6个月,比亚迪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125.56万辆,同比增长95.78%,完成全年目标的41.85%,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超460万辆。

此外,政府对产业链生态的打造也极为积极。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不说,深圳政府在金融扶持、指标放宽、充电设施建设上也不断完善。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6万辆,渗透率超60%,居世界前列。

肖祖平表示,深圳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始终坚定不移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全球竞争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囊括整车、核心零部件、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甚至依托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构建了‘三电三智’先发优势,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肖祖平称。

数据也表示,深圳的新能源“军队”逐步壮大。深圳有2.4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仅在充电桩产业链条上,就集结了20多家深圳上市公司,布局在充电模块制造、充电桩运营等领域。相关企业已在新能源整车、核心三电及电池材料等主要环节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据深圳代表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介绍,就和东盟的合作来说,配套的日产劲客混动车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等都获得很好的销售,今年销售超过2万多辆。

中国品牌话语权增强:占有率超过6%

在优惠政策红利之下,东盟也成为拉动深圳进出口的主要力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深圳市对东盟进出口达1639.6亿元,同比增长6.7%,经贸活力显著。

东盟是深圳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结缘”已久,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截至目前,深圳机场口岸已开通9条前往东盟地区的货运航线,每周进出货运航班达96架次。

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中国和东盟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作为汽车出口的企业代表,马来西亚宝腾汽车CFO汪淮兵总结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

其中“走上去”最为深入和艰难,从原来简单的货物贸易升级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全价值链的输出,这是中国企业出海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据汪淮兵介绍,东盟十个国家,5个左舵,5个右舵,市场规模340万,其中是以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占最大的市场,占接近80%,市场目前还是以10万以下经济型车型为主。

随着中国品牌不断加大在东盟的投资布局,过去五年在东盟的市场占有率从不到1%到超过6%。

不过,汪淮兵直言,“由于日系车深耕东南亚多年,从上游供应和下游保险金融进行完整布局,对当地的产业政策包括东盟市场具有垄断地位。”

如何抓住东盟国家新能源的“东风”,对中国品牌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以泰国市场为例,结合数据库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国际学院创院院长、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分析出了中泰新能源汽车合作商业模式和中国车企的建构方式。

在商业模式上,一是从中国进口整车、零部件以及电车,包括让中国企业成为泰国品牌的OEM;二是成为中国企业在泰国生产整车或零部件及电池,并以泰国为基地辐射东盟及其他区域的合作伙伴;三是成为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行业比如充电站建设、新技术示范推广与转移、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和合作伙伴。

而在进入方式上,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经销协议设立在泰办事处或子公司,与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或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泰国。

此外,目前东盟市场主要是日韩车为主导,油车的标准体系里也以日韩为主导。尽快抓住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的主导权,将有利中国品牌更好进入东盟市场。

越南FPT software广西分部总经理潘强寅从软件方面建议,很多公司有不同的软件应用,我们可以把这些软件整合起来,让汽车的应用会更加顺畅。同时,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定期更新,在每一个国家可以共享这些数据,这样就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作者:欧雪 编辑:孙超逸)

欧雪

记者

立足深圳,关注企业与资本故事,研究外贸、交通、高新技术等产业生态,欢迎交流。微信:ouxue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