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应把立足点更多放在扩大居民消费上
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近期一些观点指出,发展不仅仅是供给,供给与需求共同进步才会有发展,要改变工业品的需求格局,把立足点更多放在扩大居民消费上。居民消费的恢复是今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居民消费的扩大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关键。
这一看法实际上正在形成共识。在3月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从1998年提出扩大内需战略以来,相关政策重点多以扩大投资需求为主,但随着扩大投资的空间收窄和边际效率的下降,扩大消费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创新扩大消费的政策工具,完善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之所以由“强预期”转为“弱现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消费动能不足。除了线下接触型、聚集性消费比较火爆之外,耐用品消费、房地产消费等都陷入低迷。由于终端需求不足,产品供过于求状况愈发显著,进而拖累物价。同样由于消费需求不足,部分企业扩大生产意愿减弱,就业形势严峻,进一步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表现。
消费动能之所以不及预期,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居民收入增长偏慢。一些数据显示,200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是46.7%,2022年降到43%,下降了3.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慢于经济增长,影响了消费能力。此外“伤痕效应”也不容忽视。去年居民部门新增储蓄接近18万亿,今年1-5月超过9万亿,显示居民消费意愿薄弱,超额储蓄无法向消费转化。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今年以来,政策更多集中在发放消费券、举办主题展会,以及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家居消费等方面。这些措施确实能够对相关消费产生提振,但很大程度上是将未来消费前置至当期。随着政策效应释放完毕,消费可能会重新趋弱。因此,持续性、系统性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正在被有关方面纳入考虑。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这种转变有两重含义,一是转变“只有形成固定资产才是有价值的”这种传统思维。过去政策主要是面向生产者和企业,现在需要考虑如何面向消费者。比如将投资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与人力资本相关的投资、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的投资等等。
二是转变“促消费要立竿见影”的观念。消费是慢变量,跟就业、收入、预期等密切相关,不可能像“稳投资”一样一抓就见效。如果只注重短期效果,就只能依赖对大额商品消费的补贴或者刺激,但这种措施通常是寅吃卯粮,而且会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节奏。
其次,形成以稳消费为目标的增长模式和政策体系。原有的稳增长模式更多侧重于基建投资,已经形成了从地方政府、审批部门、项目筛选、金融支持、建设央企、地方平台的一系列配套体系。稳消费政策体系可以参考借鉴:
资金来源方面,可将财政支出重点由建设转向公共服务,更多资金用于民生领域。执行部门方面,不能仅仅依赖主管流通的商务部门,而是将更多部门纳入进来,形成一体化的协调和考核机制。服务体系方面,不一定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服务,而是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公共服务等。
第三,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通过构建一、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来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夯实居民养老、医疗保障至关重要。可考虑放开相关服务业的准入,提升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供给水平。同时,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等,也将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编辑:陆跃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