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张永军2023-07-14 21:43

张永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近日,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了6月份和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延续恢复态势。与此同时,近两个月的进出口数据也反映出外部需求减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加大,需要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上半年,外贸出口月度增长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今年1-2月份我国外贸出口额按照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0.9%,但3月份回升到8.4%,4月份回升到16.8%。出口增长率的波动一度使得经济分析机构对外贸形势的看法出现分歧。从5、6月份的情况看,外贸出口又进入下降通道,5月份当月出口同比下降0.8%,6月份降幅扩大到8.3%,现在看5、6月份外贸出口数据更为充分地反映了国际环境对我国的影响。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家庭消费低迷特别是商品消费比较低迷,使得商品进口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数据,美国1月份进口同比增长3.0%,但进入2月份之后陷入持续下降的态势,3月份同比降幅曾经达到11.2%,4、5月份的降幅分别达到8.2%和7.4%。美国消费需求不振尤其是商品消费低迷,是导致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下降12%(我国海关数据)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脱钩断链”等因素,也对我国对美出口造成了影响。上半年,我国对欧盟主要国家的出口也出现下滑,其中对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大经济体的降幅分别为3.3%、2.8%和6.7%,也是受到了这些国家需求不旺的影响。

针对一季度的经济形势,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等,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恢复进程。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5、6月份的经济运行态势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有预见性的,对于下一步的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整体下行,而且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呈现下行态势。下半年面临的国际环境将会造成我国出口面临下行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就需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使内需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弥补外需下降的影响,形成更强的内生增长动力。

关于扩大内需,可以在以下领域着力,加大政策的引导作用和支持力度。

一是引导和支持居民扩大消费。从今年以来的情况来看,旅游、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需求增长很快,带动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领域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比如餐饮、零售等领域,有一些小型的商业设施还没有完全恢复,有一部分小微企业前期因为经营状况不好,没有再继续经营下去。现在需求增加比较快,应该继续加大对服务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前几年实行的一些支持政策可考虑延长,更好满足居民消费。

二是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这几年国家提倡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尤其是鼓励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完成“双碳”目标,很多产业需要提升技术水平,相应需要提升装备水平,这个方面也有较大的投资空间。另外,我们还有不少产业还存在短板,如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这些领域有较多的投资机会,需要加大对投资的支持力度。

三是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投资空间。现在农村很多地方供水系统的标准较低,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的排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的设施还有非常大的缺口。近些年,农村空调等大家电的普及率有明显提高,对于农村电网的要求提高了,有投资改造的必要。随着农村汽车普及率提高,农村路网可以适当拓宽改造、提高标准。这些方面也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关于支持扩大内需的政策,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首先需要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上半年财政支出的增长步伐慢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尽管其中有去年留抵退税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但今年下半年或需考虑加快财政支出的步伐。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政策传导不畅,需要重点考虑使用结构性的政策工具,尤其是增加一些直接面向特定领域的专项资金,实行较为优惠的政策,更好发挥其作用,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

(作者:张永军 编辑:陆跃玲)

张永军

专家学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