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刘琛 张颖国 庞成 湛江报道
北纬20度,湛江湾碧波荡漾,潮水涌动。由于终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产资源丰富。
从湛江市流沙湾码头出发向西,一路上由近及远排布着传统木制渔排、深水重力式网箱以及桁架式网箱,围拢的水域面积不断增大,里面养殖的各类鱼种活蹦乱跳,白色的海鸟不时掠过水面抢吃鱼料。
当前,广东明确“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加快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其中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湛江无疑是一个重要实践样本。从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到2018年再次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渔业资源,并绽放着蔚蓝的底色。当前,湛江深海网箱数量超过3500个,占广东全省70%;湛江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水产产业链年产值700多亿元,涵盖水产养殖、水产种业、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饲料辅料、配套服务等水产全产业链七大体系基本形成。
湛江“向海图强”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湛江多家金融机构及涉海企业,深度调研湛江金融助力海洋牧场建设,以创新唱响“海洋牧歌”的故事。
打通金融惠企“最后一公里”
海洋牧场产业并非传统银行青睐的行业。
从银行信贷角度来看,海洋牧场企业大多是轻资产运营,缺乏抵押物一直是痛点所在,缺少银行一向注重的第二还款来源。尤其是部分农户及小微企业,他们规模小、可抵押资产较少、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在调研中,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戈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海威2号’主体投资建设需3000万元,运营成本更高,最大成本来自于鱼饲料。在融资时,往往无法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仅靠企业自身流动资金远远无法满足项目投入。”
从外部环境来看,海洋牧场有着自然灾害风险大、生产周期长、回报缺乏稳定性等鲜明特征,由于信贷奖补措施及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社会金融资本投入亦受到影响。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在为海洋牧场企业借款主体提供融资服务过程中,面临着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养殖风险等信贷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机构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走访中,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有关领导亦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坦言。
如何破题涉海企业“贷不到”和银行“不敢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湛江金融机构已在推动创新产品及服务的落地。
近期,海威集团就获得农业银行湛江分行提供的2290万元授信支持。刘东戈表示,“针对‘海威2号’的融资,银行放贷速度很快。而且以前是抵押贷款,现在以信用贷款为主。同时,考虑到行业特性,我们三年才能起鱼回收,银行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三至五年还款年限,这大大缓解了资金难题。”
在湛江的企业看来,最近几年,湛江金融业不仅加大涉海大企业的信贷投入,也推出了许多创新金融产品解决小微农户与企业的融资需求。
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行长江晓帆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联合地方政府部门举办了7场支持海洋牧场产业发展有关主题的融资对接会,并充分利用湛江市海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具有融资需求的海洋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对接。截至2023年5月末,湛江海洋经济贷款余额274.58亿元,同比增长26.59%。
这一增长数据,得益于监管、金融机构的不懈创新及努力。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副行长张国清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针对小微农户资产不足、抵押不足、征信不足,我们通过引入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及粤财普惠金融(湛江)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为涉海小微农户提供担保,创新推出‘粤兴贷’为代表的信贷产品,解决涉海小微农户融资难题。”。
湛江农商银行副行长王志东也在调研中表示,作为一家深耕湛江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为加大支农支小力度,湛江农商银行对信贷风险偏好进行调整,由原来注重抵质押物向注重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方向转变,逐步减少对抵质押物的依赖,引导分支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发展前景好、经营稳定的农户、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或保证贷款,逐步提高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占比。
供应链金融优化涉海融资渠道
一条鱼兴一方产业。
湛江是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而雷州金鲳鱼每年产量占了湛江的五分之三。由于气候宜人、海水优质,湛江不仅出现了以恒兴集团、海威农业为龙头的一大批海洋渔业企业,同时也成长着大量的海洋牧场小微农户、中小企业。
这些中小微企业及农户要如何更好地获得金融支持,通过供应链金融带动上下游涉海中小微企业发展?
“发展海洋牧场供应链金融的重点是要选好核心企业或链主企业。”王志东表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对外公布的清单来挑选优质核心企业,优先与核心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再逐步扩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对于合作时间较长、交易金额排名靠前、产品质量较好的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由核心企业提供保证金或提供担保等方式,向湛江农商银行申请保证或信用贷款。单户最高贷款金额达800万元,这样可以破解小微企业及农户缺乏抵押物的难题,带动整个供应链发展。”王志东说。
在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的推动下,海洋牧场产业链核心企业广东粤海饲料集团也成功对接中征平台,协助上游企业盘活存量资金,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
据了解,中征平台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免费的、公益的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旨在服务于应收账款融资交易、促进动产融资业务发展。平台通过与财政部门、供应链核心企业、商业银行进行系统对接,实现全流程、高效率、可持续的线上应收账款融资,能解决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账款确认难、通知送达难等制约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关键问题,提高融资效率和融资成功率。
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也依托丰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围绕种养殖、预制菜等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定制特色金融服务,为供应链客群打造特色生态场景,通过供应链金融实现全线上支付上游企业账款,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
广东恒兴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作为一家集种苗繁育、饲料产销、微生态制剂、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鱼粉加工、水产品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大型民营企业,恒兴集团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地位,通过其对上下游企业现金流、进销存、合同订单等信息的掌控,依托合作金融机构对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共促海洋牧场产业链发展
针对海洋牧场产业,金融机构的创新不止于信贷领域,也拓展到保险领域,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助推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
保险是涉海企业最可靠的防浪大坝。对此,刘东戈深有体会,“有了保险这身‘盔甲’,即使遇到风暴潮,我也不担心了。”
据悉,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签署了广东省首单半潜桁架式深海网箱保险,为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海威1号”大型海上养殖平台及周边60个深水重力式网箱提供高达1亿元的保险风险保障,实现海水养殖保险从点状分散承保到区域规模承保的转变。
从行业特性来看,海水养殖渔业露天作业的特点,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每年因暴雨、台风等突发性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也常年成为海水养殖户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为解决海水养殖后顾之忧,早在2021年6月,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就承保了广东首单政策性海水网箱风灾指数保险,可按照风级快速定损,解决理赔难点。2023年已承保网箱90个,累计保险保障金额1.3亿元,风险保障同比上年大幅提升。
来自徐闻县和安镇冬松村的海水网箱养殖户张大叔尝到“头啖汤”。他养殖的金鲳鱼获得150万元的台风灾害风险保障。
“我们搞海水网箱养殖的,也终于有保险啦!”张大叔从事水产养殖十多年,网箱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更加绿色环保、更加有利于近海生态的保护,但风险也更大。张大叔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调研时表示,“容易受台风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每逢台风季节都担惊受怕,现在有了政策补贴的保险,就放心了。”
在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的推动引导下,湛江保险机构积极探索保险创新,成功落地政策性海水网箱水产养殖风险指数保险、商业性金鲳鱼水产价格保险、预制菜食品安全责任险等,为海洋牧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不过,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走访调研中也发现,还有不少的涉海小微农户没有购买相关保险。
“保费还是偏贵了,不想买”,“大的台风几年才来一次,没关系的”……走访过程中,不少农户发出类似的声音。
在记者前往湛江市坡头镇塘尾村调研时,当地村委会干部也对记者表示,“许多农户的风险意识不高,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对保险的了解也不多,更何况保费的成本还不低。”
据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总经理曾志成介绍,湛江市深海网箱政策性保险明确省级财政给予50%的保费补贴,市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5%,县(市、区)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5%,剩下的40%则要由农户自行承担。
“对农户来说,40%的比例还是比较重的负担,比如陆上传统农业的相关政策性保险,财政补贴最高可以达到80%。我认为,海洋牧场相关政策性保险在降保费方面还是有较大空间的。”曾志成说。
从鳞次栉比的传统木制渔排到“庞然大物”的桁架式网箱,水天一色,海天相接的场景,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湛江海洋牧场建设。刚刚过去的6月正是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活动月,海洋牧场建设如火如荼。
数据显示,湛江海洋经济总产值从2016年的1258.4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323.59亿元,海洋生产总值从586.85亿元增长到882.41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从22.91%增长为24.79%。
“祖辈临海而居,我从英国留学后选择回到家乡,也是觉得身边这片海域就是一座宝库,它有太多东西值得挖掘,而我们也更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刘东戈说。
当前,金融赋能湛江挺进“深蓝”,打造“海上新湛江”已由一幅幅“施工图”徐徐转为“实景图”。
(作者:刘琛,张颖国,庞成 编辑:梁小婵)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