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海南昌江“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创建的“大年”。
作为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价,“全国文明城市”向来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为了摘下这块综合性强、含金量高、公信力大的“金字招牌”,昌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驰而不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为昌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爱与奉献,点亮纯美昌江
步入7月,海南迎来盛夏,而比热带的阳光更耀眼的是一群闪闪发光的人。5日晚8时,第三届“感动昌江”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昌江工人文化宫举行,10位“感动昌江”人物及1个特别致敬奖揭晓,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一座城。
他是放弃地级市三甲医院优厚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填补心血管领域多项空白的郑伟民;他是竭诚为民的“黑米书记”施扬成;她是为儿解痛,以身试针,誓与病魔争光阴的符桂英;她是将满腔的巾帼情怀,揉进昌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民营企业家年慧云;她们是为了偏远山区素未谋面的孩子们,七年来,坚持做着同一件事情的“爱心妈妈团”。
他们不是超级英雄,但在危急时刻,却成为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积极群体;他是一只手臂,同样能撑起梦想的天空的陈传政;他是渴望安定,但总是冲在危险最前方的消防员何翠源;他是为海南核电“开荒拓土”,不断探索科技珠峰的杨军华;他是半船垃圾半船鱼,书写“渔夫与海”的美丽故事的钟强彬;他们是在新冠来袭之际,星夜集结,驰援三亚,出色完成抗疫任务的昌江支援抗疫青年志愿服务队。
他们身处不同的行业,坚守不同的岗位,钻研不同的领域,拥有着不一样的面孔,他们在电厂,在医院,在危险的火海里,在郁郁山林之间,在茫茫大海之上,面对殊荣,他们不约而同表示自己仅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但当他们聚集起来,就是点亮昌江城市文明之光的星火。
他们的爱与奉献,鼓舞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成为支撑无数昌江人不断前进的动力。
他们的事迹,不仅“感动昌江”,还“感动海南”,截至目前,通过“感动昌江”成功挖掘出1个“感动海南”特别致敬群体——荒漠战飞沙的“植树娘子军”陶凤交团队,以及3个“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海南核电青年群体,捐资助学10余载的陈省来、杨惠珠夫妇,了不起的陶艺匠人刘梅珍,第三届“感动昌江”十大人物钟强彬、陈传政均入围“感动海南”2023十大年度人物候选名单,为昌江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为海南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你我参与,共建美丽家乡
而事实上,“感动昌江”十大人物只是昌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离开备受瞩目的颁奖台,回归平凡的日常生活,在无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同样有一群人在默默贡献力量,为创建美丽家乡尽心尽力。
在初代“海洋美容师”钟强彬的影响下,近年来,越来越多人主动加入“无塑海洋行动”,在海上打捞垃圾,逐渐形成一支有秩序的队伍,他们中有渔民,也有环保志愿者;在“最美志愿者”陶凤交的带领下,昌江植树娘子军志愿服务队成立,她们风雨兼程几十载,硬是把荒漠变为了绿洲。
在石碌镇河北社区,老干部志愿者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选择走上街头、深入巷道,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以志愿服务点亮城市文明微光,奏响美妙的创文音符。
在石碌镇东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昌江县卫健委和县红林医院联合开展“奋进新征程 共创文明城”义诊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现场,医护人员耐心为前来就诊的居民免费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服务,一对一提出治疗方案及暖心建议;志愿者为群众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折页,讲解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贴心的服务获得居民的一致称赞。
为提升社区居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营造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昌江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到县城石碌镇河北社区居委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昌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干警们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耐心细致地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同时,积极向过往群众发放96110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民法典宣传单、国家安全宣传手册和民事、行政诉讼操作指引。
近年来,昌江不断壮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队长,负责志愿服务队伍的政治引领、指挥调度、业务指导,各单位、各乡镇(社区)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统一归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成立昌江黎族自治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全县共有212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达到4.4万余人。
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围绕政策宣讲、文化活动、医疗健康、法律服务、移风易俗、特殊关爱等服务内容,昌江先后开展“非遗传承”“义剪义诊”“爱心送考”“植树造林”“笔化童心”等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
文明新风,吹进山海黎乡
以点带面,让文明新风深入城市肌理,美丽昌江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微小的单位。
为城市“美容”,昌江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近年来,昌江对县城存在灯不亮、沙土路、污水横流、卫生环境差等问题的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整改黄土裸露、排水沟无盖板、路面破损积水等民生问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创文宣传小礼品,全面提高群众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实施《2023年昌江黎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实地指导问题清单及整改标准方案》,细化具体措施,着力补齐城市建设与管理短板,紧盯社区小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市场周边等薄弱点位,推进创文项目工程,完善各项保障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提升美丽乡村“颜值”,昌江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印发《昌江黎族自治县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结合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快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及时部署落实农村容貌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机制,加大城乡融合力度,推进移风易俗、环境治理,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力推动实现“全民创建、全城创建、城乡统筹”的创文工作目标。
让文明单位成为职工的精神驿站,昌江深化文明单位创建。鼓励和引导恒基集团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拓宽创建覆盖面。注重加强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和督查指导,及时召开专题培训会议,采取查看资料、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方式,完成3个全国文明单位、14个省级文明单位、20个县级文明单位的复查任务。
让文明家庭成为群众的心灵栖息地,昌江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结合清廉自贸港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廉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各乡镇、各单位、各企业围绕“清廉家庭”主题,举办学习会、座谈会、主题党日活动等活动共500余场次。举办“传承清廉家风 创建清廉家庭”故事分享会、“传承好家风书香飘万家”亲子活动等,进一步形成家风清雅、家教清正、家庭清廉、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
让文明新风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昌江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按照《海南省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和《海南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围绕“六个好”标准,组织全县33个中小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对7个省级文明校园和22个县级文明校园创建情况进行复查。
6月初,海南省文明委委托第三方测评机构,对18个市县的乡镇、村进行暗访测评,昌江在2022年全省乡镇(村)社会文明大行动测评中位列全省第四。
关爱幼苗,呵护幸福未来
关爱幼苗成长,呵护幸福未来,昌江的行动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昌江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学校为主阵地,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实践活动80场。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快闪等20场教育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公筷公勺行动”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6场。举办“新时代昌江好少年”宣传评比活动,在未成年人中营造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的浓厚氛围。
此外,昌江还切实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投入15万元打造1所复兴学校少年宫,下发56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全县1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18项公益课程,将学校少年宫打造成未成年人喜爱的活动场所。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近年来,昌江不断净化校外社会文化环境。联合各相关成员单位以日常监管和集中整治为抓手,及时有效开展文化市场监督检查。以“清朗”行动为契机,加强对属地网站、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66所中小学校打造“护苗”工作站,组织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手绘竞赛、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18场,覆盖青少年群体、广大群众近7000人,切实巩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在“6.26”国际禁毒日,昌江开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暨“防毒护苗”活动,旨在广泛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禁毒斗争,推动“防毒护苗”活动纵深开展,营造全社会参与禁毒工作、抵制毒品危害的浓厚氛围,让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禁毒的重大意义,以及毒品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能够真正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与此同时,未成年人“防溺水 防欺凌”护苗行动也在稳步推进,昌江以防溺水、预防校园欺凌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向孩子们普及溺水时自救、求救、救助他人的技能方法,普及校园欺凌造成的伤害以及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切实增强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避免溺水事故、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当前,昌江正在着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新时代昌江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和推评活动,做好优秀童谣征集评选工作。加大对全县已建成的乡村少年宫的动态考核和绩效评价力度,指导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切实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从2023年至2025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持续推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常态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