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发布:前海浦东南沙排名前三,北上广深“头雁”效应显现
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位列三甲,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湖北武汉、重庆进入前十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
7月20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正式发布 “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此次活动是研究院连续第8年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从综合排名看,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位列三甲,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湖北武汉、重庆进入前十名。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担当得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这个战略定位,“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自贸试验区‘阵营’,越来越多的地方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先行先试,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了对当前自贸试验区制度改革与创新成效进行系统性、深层次和多视角的检视与考察,制度创新指数包括“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评估对象是全国54个自贸试验(片)区,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各地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水平,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增加了省级的指数排名。
指数评价测度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四个渠道:一是研究院自建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文献资料数据库”;二是每年度各自贸试验区报送至研究院的权威材料;三是研究院赴各自贸试验区实地走访调研获取的一手材料;四是由区域经济、国际贸易、财税金融、政治法律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
(2022-2023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
北上广深引领全国趋势
自贸试验区即将迈入第十个年头,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正在展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制度型开放已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换言之,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主要方向就朝着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的方向努力。
研究院分析认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一定要走摆脱“数量竞争”、迈向“质量优先”的道路。
从综合排名看,本年度,全国54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总体得分平均值为78.03分,相较去年(76.70分)有明显提升。从排名来看,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位列三甲,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湖北武汉、重庆进入前十名。
与去年相比,京津潜力逐渐显现,已成追赶超越之势。同时,江苏南京、浙江宁波、安徽合肥、湖南长沙等中心片区及河北雄安、广西钦州港、云南红河等特色片区也展现出自身特色。
研究院分析认为,整体来看,自贸试验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片区对于制度创新也逐渐树立了新的导向,即追求“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
第一、二批自贸片区中,上海浦东凭借其深厚的资源积累和发展底蕴,与排名第一的广东前海已相差无几。同时,天津表现可圈可点,名次前移1位,这在名列前茅的片区中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有变化,但事实上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头雁”格局更趋清晰,北上广深一线片区引领全国趋势已基本稳固下来。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地自贸试验区共计推出3400多项改革举措,并有超过200项制度创新成果被成功复制和推广到全国和特定区域,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在窗口、示范、引领和带动方面的作用。
“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一批又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李善民说。
改革仍在进行,创新永不止步。日前,国务院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覆盖投资贸易便利化、政府管理创新、金融开放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案例。
6月,《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也正式公布,明确2023年至2025年相关自贸试验区拟自主推进实施164项重点工作,包括重大制度创新、重点发展产业、重要平台建设及重大项目活动等。
上海位列省级排名第一
目前,全国各省份正在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相继出台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
例如,浙江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7年)》,江苏出台《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提升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广东正在研究起草广东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
从研究院发布的省级总体排名情况来看:2022-2023年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省级指数得分,上海排名第一。广东、天津、北京、重庆、四川、福建、海南、湖北、陕西的指数得分,超过80分的均值水平。
(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省级排名)
与去年的排名相比,上海自贸试验区由第二上升至第一位,整体创新发展态势处于领先地位。福建、湖北、江苏三地自贸试验区相较去年排名皆攀升一位。安徽自贸试验区表现突出,整体排名较去年上升了两位。
本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对“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环境”5个一级指标进行了分项排名,也有不少亮点制度创新措施。
从贸易便利化分项看,本年度该项指数平均得分为84.72,相较去年(83.60)稳步提升。上海(浦东)在成立十周年之际拔得头筹,在贸易便利化集成创新、基础设施升级建设、新兴贸易业态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凸显。排在前五位的片区分别为上海(浦东)、广东南沙、广东前海、上海(临港)、天津。
从投资自由化分项看,本年度该项指数平均得分为80.72,较之去年(78.92)持续稳步上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广东南沙、上海浦东、广东前海片区,显示出广东与上海在不断加深投资自由化改革中相较其他片区仍处于优势地位。
从金融改革创新分项看,根据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指数的结果,上海(浦东)、广东前海、广东南沙、四川成都、湖北武汉进入全国前五,且与上年度保持相同位势。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广东横琴、重庆分列第6至第10位,共同构成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与扩大开放第一方阵。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六批自贸试验区中,北京、安徽合肥在金融科技监管创新以及金融服务产业链稳定领域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指数排名较去年进步明显。
从政府职能转变分项看,本年度该指数的平均得分为75.22,较之去年(74.39)进一步上升。根据指数得分,本年度政府职能转变指数排名前十的片区分别是: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广东横琴、福建厦门、北京、四川成都、天津、海南。
从法治化环境分项看,根据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环境指数的结果,广东前海、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上海(浦东)名列前五。
(作者:柳宁馨 编辑:喻淑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