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布局基础研究项目100个以上 深圳八大未来产业即将迎来专项支持政策

深圳观察陈思琦 2023-07-24 20:4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深圳“20+8”产业政策实施一年有余,配套政策体系正不断完善。

7月初,《深圳经济特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条例(第一次公开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21日,面向八大未来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在深圳市科创委网站发布征求意见。

关于未来产业,深圳寄予厚望: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产业5至10年内有望成长为战新产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产业10至15年内有望成长为战新产业,由此形成梯次成长、接续发展的产业格局。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若干措施》基本遵循“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出了系列细化指标。例如,每年面向未来产业布局基础研究项目100个以上、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按不超过总投资的50%予以支持、资助最高1000万元实施未来产业创新产品首购制度、成立未来产业基金群等。

每年布局基础研究项目100个以上

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7.25%,基础研究经费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

尤其在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领域,科研项目多数集中在“从0到1”的早期阶段,尚未跨过从“科技”到“产业”的创新“死亡谷”,更需政策引导高校、企业等主体关注和投入前沿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

《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每年面向未来产业布局基础研究项目100个以上。同时,针对未来产业在底层软件、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测试与仪器仪表等前沿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关键技术等产业发展共性瓶颈性问题,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方式,按不超过总投资的50%、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予以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重大攻关项目通常有投资金额大、实施难度高、学科交叉性强、潜在经济社会效益高等特点,有必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去年4月印发的《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经理人管理办法(试行)》曾有定义,项目经理人是指受市发改委委托、承担项目管理工作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应具有丰富的项目经理和专家储备。

《若干措施》进一步指出,面向未来产业探索项目经理人制,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1亿元。

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离不开平台载体。截至2022年3月,深圳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各类创新载体总计超3100家。今年4月,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正式入驻深圳光明科学城。

曾有统计指出,北京大科学装置+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是深圳的11倍。此次《若干措施》明确,围绕未来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按相关政策予以最高3000万元资助。

同时,对新获批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实验动物设施、自然科技资源库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等科研条件平台,按相关政策予以一定资金资助。

成立未来产业基金群

“深圳‘20+8’产业在产需结合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因此需打造更多应用场景,给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更多试验和落地的机会。”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表示。

未来产业的爆发性增长,完成“从0到1”原始创新后,还需跨越从“技术”向“产业”转化的创新“死亡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尤为重要。

《若干措施》提出,强化未来产业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能力,开展新品检测、试验、分析及验证,将采用事后资助方式,按专项审计后确认费用的30%、单项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予以资助。

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通常尚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若干措施》由此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创新产品首购制度。编制首购目录,可以采取非招标方式使用国有资金采购首台(套)未来产业创新产品,按照销售合同金额的30%予以最高1000万元资助。

鉴于多数未来产业涉及多学科交叉,《若干措施》还提到,推动未来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深圳将支持搭建“类脑智能+机器人”“可见光通信+深地深海”“光计算+类脑计算”“量子计算+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场景,拓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与基因治疗、细胞与基因技术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示范。

此外,《若干措施》鼓励以实践应用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在未来产业的转化应用,形成AI For Science(即利用AI技术学习、模拟、预测和优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技发展新范式。

“未来产业需要更多的风险投资,金融政策也需进行相应创新。”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和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分析,未来产业通常难以预估产值规模,相关技术类无形资产能发挥多大效用、能带来多少利润等问题同样难以评估。在缺乏对口专项资金的当下,应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这些领域倾斜。

为强化未来产业资金保障,《若干措施》指出,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统筹整合基金资源,成立未来产业基金群。鼓励市天使母基金、市产业引导基金和社会各类投资基金加大对未来产业产业化项目投资力度,完善多元化、专业化的基金设立制度,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投后管理服务。

据悉,深圳正以“一集群一基金”的理念组建产业基金群。7月19日,深圳发布了“20+8”产业第二批基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基金、细胞与基因产业基金在列,目标规模分别为10亿元、15亿元。

(作者:陈思琦 编辑:孙超逸)

陈思琦

记者

立足深圳,关注科创、区域产业、教育等话题,欢迎交流。VX:sukichen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