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广东|金融守护“海上长城”:探索多元化金融创新模式,助力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

湾区金融郭晓洁,刘琛,庞成 2023-07-24 11:58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刘琛 庞成  湛江报道

广东省湛江市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之一,拥有1556公里的海岸线。

长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丰富的红树林资源。数据显示,湛江现有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超三成,占广东省红树林面积近八成。

与此同时,在全球红树林面积递减的大趋势之下,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逆势递增,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无可比拟的规模优势,为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奠定了资源优势。在6月底进行的“蓝色金融湛江行”调研中,多位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调研的湛江金融业人士认为,立足于湛江红树林的资源优势,湛江金融业通过全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等创新尝试,正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湛江之路。

受访人士认为,目前,湛江金融系统正逐渐摸索金融助力红树林建设的可行之路,围绕“种植+养殖”耦合共存、红树林碳汇价值实现等领域,湛江红树林金融产品创新已走在全国前列。

但与此同时,参与红树林建设的经营主体还相对匮乏,红树林的碳汇价值计算体系构建刚起步,未来围绕红树林的金融产品创新还有很多探索空间。

(湛江首家“红树林”主题特色网点农业银行湛江汇景支行)

金融创新助力打造“红树林”名片

2021年,湛江出台《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2021-2025年)》,正式提及建设“红树林之城”,建设独具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工作亦被提上日程。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湛江市金融工作局、湛江银保监分局三部门发布了全国首份金融支持红树林海洋生态领域保护的文件《关于金融支持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的指导意见》,从体制机制建设、重点领域支持、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保障措施等四大方面为金融支持“红树林之城”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2023年1月,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湛江市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多项绿色金融支持“红树林之城”建设行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湛江金融系统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信贷和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支持红树林生态经济带发展。

多家金融机构对记者表示,目前湛江银行机构在红树林方面的产品创新,尤其是支持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养殖户向“种植+养殖”耦合共存经济模式转型为主,通过融资支持红树林附近非生态养殖客户的养殖场迁移工作,促进红树林生态保护。

这其中,廉江农商行创新信贷产品,对红树林周边的养鱼、养虾、养蚝等65家养殖户发放贷款逾900万元,支持红树林附近非生态养殖客户的养殖场迁移工作,鼓励红树林周边养殖户向“种植+养殖”耦合共存经济模式转型。邮储银行湛江分行则通过整村授信的模式,对廉江高桥、雷州乌石、麻章湖光等红树林湿地保护地区周边村落进行信用村的认定并提供整村授信服务。

相对于银行业而言,保险业的创新则围绕碳汇做文章,积极探索林木碳汇价格保险产品创新的同时,同步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灾害损失保险等与红树林相关的保险进行产品创新。

比如,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为遂溪县7个红树林小区提供261.4万元风险保障,为红树林造林、管护及碳汇损失提供风险保障,而该案例也入围了2023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此外,平安财险湛江中心支公司在2022年推出“红树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高效量化监测林业碳汇积累和增长,以“保险+科技”的方式,为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1000亩红树林提供超160万元保险保障,这也成为湛江首单红树林碳汇综合保险。

为推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红树林之城建设中,湛江还积极探索通过成立基金会模式引导资金投入。2022年,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湛江农商银行向该基金会捐赠首笔公益资金20万,助力红树林湿地资源的自然修复及科学营造。

探索多样化金融产品模式创新

当前,红树林生态经济市场化还在探索过程中。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调研中获悉,与红树林相关的经营主体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承贷主体不足、产品创新缺乏抓手等问题。

对此,湛江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红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下一步,湛江市金融工作局将针对缺乏金融支持经营主体和金融支持产品不多等问题,引进红树林营林和修复的融资主体,在保护、修复、研究、开发、宣传五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我们也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参与红树林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合适的信贷产品,支持红树林营造和修复的融资需。同时创新开发基于碳排放权,生态补偿收益等新型抵质押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政银担’、‘政银保’、‘银行贷款+风险保障补偿金’等融资合作模式。”刘志红说。

另一方面,湛江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也蕴藏着可观的红树林碳汇量。这部分碳汇量若能得到充分利用,也将推动更多资本投入红树林的保护中。

2023年4月,广东省发布了全国首个红树林碳普惠方法学《广东省红树林碳普惠方法学(2023年版)》。该方法学以湛江红树林为重点监测调研对象,是国内首个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方法学。

随着方法学的出台,红树林碳汇正式被纳入广东省碳普惠体系并参与碳排放交易。事实上,红树林碳普惠方法学解决了红树林碳汇价值化过程中的核算难问题,这为湛江金融机构继续围绕红树林碳汇开发适配的金融产品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江晓帆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红树林等海洋碳汇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开发基于海洋碳汇为标的碳金融产品,拓宽红树林等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海洋生态修复。

(作者:郭晓洁,刘琛,庞成 编辑:梁小婵)

郭晓洁

记者

常驻广州,聚焦湾区金融,长期关注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微信:xjguoxmu;邮箱:xjguoxmu@126.com

刘琛

记者

常驻广州、辐射湾区,关注湾区保险和金融领域有趣的新闻,欢迎交流探讨,微信:lc6750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