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妙妙、何柳颖 香港报道
早上7点出发去罗湖口岸,8点通关后搭乘地铁从“罗湖”站到“尖沙咀”站,9点20分抵达银行排队拿号……在一个寻常的工作日,家住深圳的李姐在炎热的7月热暑里体验了一次“特种兵旅行”。
不过,她不是为了去热门景点“打卡拍照”,或是去商场“血拼”抢购打折商品,而是要去一家“网红开户银行”开通账户。
很不幸,李姐还是起晚了,9点20抵达现场,排队拿到了第50号。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估计要排到下午4点才能轮到她,由于当天有限的发号量,不一定能成功开到户。
近期,众多内地居民涌入香港开通银行账户,不少人早晨7点便在银行门口大排长龙。
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约1300万人次旅客访港,当中内地旅客占比近八成,约为1000万人次。
这千万人次中有不少与“开户潮”有关,此前受疫情影响而被抑制的赴港开户以购买理财、保险产品的需求在此段时间集中释放。受此提振,今年一季度香港银行业务收益同比升幅达30.6%,环比增长3.7%,保险业环比增长9.6%。
银行网点“人潮涌动”
“开户热”,也“开户难”。
从尖沙咀地铁站步行9分钟到中港城,沿路上不仅有忙于购物和打卡网红美食的内地游客,也有许多举着印有“香港保险、银行开户、环球医疗、疫苗预约”等字样A4纸的推销员。
其中一位中介向记者介绍,香港银行账户有多种用途,包括投资港股美股、进行多元货币储存、海外汇款、海外投资、买保险等功能。
然而在中港城却出现了两个极具冲突的场景,楼下的中介热情推销,楼上的访客却开不了户。
当天下午两点,在社交媒体上颇有热度的“网红开户点”中国银行(香港)中港城分行依然人声鼎沸。彼时,李姐前面还有25人在等待叫号。
经了解,开户失败有多种原因,或是时间太晚排不上号叫不到号、或是开户理由不充分、住址证明不合规等。
“开一个账户基本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因此,银行一天能办理的数量是有限的,我们9点营业,早上7点门口就开始排长队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有限的发号量叠加“网红开户点”的标签,使开户充满未知数。据介绍,该行之所以成为“网红开户点”,在于其当天能直接给到申请人银行卡,且储蓄门槛较低(1000元港币以上),同时开户条件相对而言更为宽松。
现场发放的文件显示,在该支行开户需准备身份证明文件并提供包括职业、月收入、用途、开户原因等在内的相关信息。其中,证券账户需提供附有姓名的住址证明文件。
在深圳创业的小丹,早前已经历了一次开户失败。这次,她如愿拿到了银行卡,原因在于其保险经纪人早上8点帮她排到了号,尽管如此,她依然等到了当天中午2:30才开好户。
“开户潮”背后是长期压抑的理财需求得以释放。小丹和李姐开户的目的都是为了买保险。而来自上海的小汀则是为了体验境外市场,今年6月,小汀抵达招商永隆的尖沙咀支行,在落地之前,她已做好开户攻略,提前在APP上进行预约。
提前在APP预约、准备好1万元港币、准备好开户理由……早早做好准备的小汀在当天顺利开到了账户,日后或会借助账户投资港股或美股。
得益于“开户潮”,香港银行开户迎来了大幅增长。如中银香港今年首季跨境客户新开立账户数量,较去年第四季上升近1.7倍,其中内地客户业务占比较高。渣打香港2至4月份内地客户预约到分行数量较通关前增加3倍,新开户数目上升至通关前的两倍。
Q1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同比激增近27倍
尖沙咀不缺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等待内地访客到来。
以中国银行(香港)中港城分行为锚点,步行3分钟可到达保诚保险大楼,4分钟可到达友邦保险会客室。
当内地访客涌入香港,保险经纪人的脚步变得繁忙,从业七年之久的朱姐通关以来的签单量达到了过去三年的总和。“目前,香港保险市场已趋于饱和,新的增量主要来自内地访客贡献的保单。”朱姐表示。
受益于内地居民旺盛的理财需求,叠加去年的低基数,香港2023年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水平恢复至96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近27倍,占个人业务总额的20.5%。而2019年一季度的相应水平为128亿港元及26.4%,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频繁穿梭于两栋楼宇之间,朱姐早晨便来到中港城分行帮多位保险客户排号,期间陪同老客户购物,向新客户介绍保险产品,预判好时间后再陪客户开户,然后步行3分钟回到保诚保险大楼经历30分钟签订好保单。
经历过高节奏的奔波后,朱姐的嗓子已经喑哑,在保诚保险大楼的会客大厅,座位上几乎坐满了经纪人和他们的客户,不绝于耳的交流声以及维多利亚港海面上反射到大厅的白光,为现场的气氛增添了几分火热。
来不及喝水,朱姐便开始为记者介绍储蓄险。经多位保险经纪人反馈,储蓄险是近期较受内地访客欢迎的险种之一。最新数据显示,在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中,终身寿险和储蓄寿险等具有储蓄属性的险种占比最高,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79.8%和10.0%。
“储蓄金额会随着复利递增,提取时间及金额灵活自由,但建议不要前期拿钱;还可以无条件转换成6种货币;可拆分成数份独立的保单;可数次更换保单持有人、受保人和受益人;提供免费的信托;此外,还有资产保全,法律壁垒等优势。”朱姐向记者介绍。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香港分红储蓄险产品具有收益率高、适配性高、功能性强等优势,具有较强产品竞争力。其中,中长期预期收益率可达年化6%左右水平,且近年来分红实现率均接近100%,具有较高的收益率水平。但资本市场波动超预期或导致该类产品难以实现预期收益率。
银行推“20厘”超高息吸引客群
内地存款利率进入“2.0时代”背景下,香港多家银行大幅上调存款利率吸引了部分内地访客的关注。
内地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性中小银行在今年6月先后开启存款“降息潮”,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存款利率进入“2.0”时代。
而跟随美联储加息步伐,香港金融管理局2022年将基本利率从0.5%上调至4.75%,并在2023年1月至5月进一步上调至5.5%。2022年,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从0.26%大涨至4.99%(三月期HIBOR)。
近月,香港多家银行大幅上调存款利率。其中,香港汇丰银行宣布,由2023年5月5日起上调港元最优惠利率12.5基点,由年利率5.625%调高至5.75%。同时,汇丰给予港元储蓄存款户口的利率亦调高12.5基点。中银香港宣布,自5月8日起上调港元最优惠利率由年利率5.625%调整至5.75%。
为吸引客群,部分银行推出了七天高息特惠。建行(亚洲)近日推出20厘高息,于推广期内,合资格“贵宾晋裕”或“贵宾理财”客户成功认购指定投资产品累积总额等值达50万港元或以上,可获1星期港元/美元/人民币新资金定存特惠年利率20%。
安邦智库研究员杨希特表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承压,刺激内地居民寻求将资金转存到港元或美元账户中,规避汇率风险。”杨希特称,港元和美元存款为他们提供了保值和避险的选择。
同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外币产品多样性是香港理财产品的一大优势。“香港银行提供了丰富的外币产品,且利率和起存金额各不相同,内地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杨希特补充表示。
此外,“跨境理财通”投资交易需求也迎来快速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披露,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新增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1.48万人,同比增长61.6%,跨境理财汇划金额25亿元,同比增长3倍。
收益与风险并存 劝进和劝退并列
跨境理财具备相当吸引力,但正如我们天天听到的提示语“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并不会因地域不同而差别对待。
香港保单并不受内地法律保护。2016年,中国银联确认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中国香港保险保费。因此,内地访客购买香港保险需亲自前往香港。
此外,保险经纪人口中的“高收益”也并非实际收益。
在朱姐填写的储蓄理财规划中,记者发现,规划中仅罗列了预期回报,意味着依然存在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差较大的风险。
“储蓄险一般至少锁10年以上才能拿回本金,年化收益5%或以上至少要15-20年,流动性和收益率其实不太匹配。”一位后悔购买香港储蓄险的投资者向记者表示。
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香港购买保险经验的帖子和分享自己入坑经历进行劝退的帖子数量几乎一样多。
杨希特也提醒,购买香港保险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由于汇率波动和政策变化,保费支付和理赔款的汇款都可能受到影响。”他特别提及,当前购买香港保险的一大类是分红险,而分红属于非保证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表现,这里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同时还有理赔款汇回问题,“在发生理赔后,将保险赔付款汇回内地个人账户可能存在手续上的问题,导致投保人或受益人在内地难以有效使用保险赔款。”
在银行定存方面,“即便利率具备一定吸引力,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使得换汇成本较高,使得香港定期存单对内地访客的吸引力有待商榷。”内地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对于开户用于投资美股的投资者而言,美股也依然面临一系列风险。当前,抗通胀依然是美联储的核心任务。建信基金认为,短期其利率或将维持在高位,但长期利率回调不可避免。
(作者:周妙妙,何柳颖,实习生侯艺博 编辑:孙超逸)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