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健半年报扫描丨市场回暖净利润增多,医械企业创新研发迎加速度

21新健康唐唯珂 2023-09-01 14:04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预计在2021—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 吴泽超 广州报道 近期,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密集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已发布半年报的企业中,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昊海生科、正海生物、翔宇医疗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超亿元。其中,迈瑞医疗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64.42亿元,同比增幅达21.83%。

此外,鱼跃医疗财报显示,公司实现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94亿元,同比增长89.64%。

而从业绩增长幅度来看,宝莱特业绩增长迅猛,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5亿元,同比上涨19.22%,归母净利润达5885.87万元,同比大涨728.2%,扣非净利润也达到4440.1万元,同比增幅达1072.95%。昊海生科和翔宇医疗同比增幅也紧随其后,其归母净利润增长分别达188.94%、169%。

而健帆生物发布的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2.78亿元,同比增幅下降62.91%。健帆生物表示,在报告期内,公司受到宏观经济及行业因素的影响,经营活动面临巨大挑战,整体销售低于预期,再加之公司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和销售结构的改变,导致毛利率有一定下降。同时,公司基于未来发展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同比增长。此外,为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公司在报告期内连续实施两期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同比显著增加,最终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市场需求稳步回暖

自新冠肺炎暴发后,国家及社会对医疗领域的短板更为重视,医疗“新基建”全面铺开,直接促进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加。特别是在鼓励国产、优先国产、采购国产等利好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整体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随着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和个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持续加大,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对此,开立医疗表示,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增长符合年初的规划,今年上半年医院门诊恢复到常态化,体检、就医通道更为顺畅,尤其是消化、呼吸等科室全面复苏到正常运行状态,医院采购的重心也开始转向一般医疗物资,由此带来公司主营产品超声、内镜等的市场需求明显增长。随着公司产品进入更多医院科室,覆盖更多应用及手术,公司的业务市场也将会越来越大。

主打血液净化产品的宝莱特也在报告中指出,2012年我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为24.8万人,2022年底已达到84.43万人,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血液透析设备和耗材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81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达18.6%。《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中也提到,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且我国目前接受治疗的患者比率不到20%,若未来透析治疗率提高到国际平均水平37%,届时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148万人,若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平均治疗率75%,则透析治疗人数或将达到300万人以上。

宝莱特方面表示,未来,随着医保覆盖面扩大、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和分级诊断等医疗政策的深沉推行,新材料、新产品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新透析模式逐步得以进入临床应用,终末期肾病患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将促使血液净化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逐步释放。由于在行业规划、政策扶持、政府采购等方面均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血液净化行业增长趋势明朗,兼具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国内外企业通过外延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不断进入行业,血液净化产业链渗透与整合趋势逐步呈现,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成为了一个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预计在2021—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收入将有望突破万亿元。

创新研发加速进行时

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463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45%,新增5394家,较2022年底的33788家增长了2.51%。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产业集聚度、国际竞争力都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也获高度重视。国家药监局以创新医疗器械为主攻点,先后印发《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等,让创新产品和临床急需产品“单独排队,一路快跑”。经统计,2023年上半年,共计52家企业的58件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有53家企业的88件产品进入优先审批通道。

健帆生物表示,公司整体的技术创新规划、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充分肯定。报告期内,公司共有研发团队565人,其中6名博士、175名硕士。公司研发投入达1.15亿元,同比增加14.82%,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1.32%。与此同时,公司还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8项,实用新型9项。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授权专利319项,其中73项发明专利(包括1项美国发明专利)、209项实用新型、37个外观设计。

开立医疗也在报告中指出,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超过60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40%,拥有国家青年千人、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等多名研发领军人才,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等多项科技攻关项目。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开立医疗研发费用的投入分别为2.37亿元、2.63亿元和3.29亿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0.41%、18.21%和18.66%。

其实早在去年8月,国家医保局就明确表示,正在研究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机制,在挂网时优化流程、及时响应、公开透明,既降低群众负担,又助力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即国家医保局会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同时,国家医保局还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的科技和研发投入,鼓励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围绕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开展临床研究和临床使用试点。

短期而言,这或将缓解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在面对集采时的压力,让企业获得较为明确的市场预期,使创新医疗器械企业重获信心。长期而言,医药集采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将促进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国产医疗器械厂商提升自主研发及创新发展能力。未来,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实现业绩抬升。

(作者:唐唯珂 编辑:徐旭)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邮箱:tangweike1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