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个项目9月7日将入驻河套深圳园区

南方 plus
2023-09-05 19:02

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河套规划》)有关情况。

国家发改委:全力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协同香港特区实施好河套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在发布会上对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对《河套规划》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河套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定位、两个阶段性目标、四方面布局、四项重大任务及若干保证措施。

郭兰峰介绍,三大定位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两个阶段的目标是以2025年和2035年为时间节点,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目标。四方面的布局,即区域联动格局、区内空间布局、分区监管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郭兰峰表示,四项重大的应用主要包括,一是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二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三是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四是打造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郭兰峰指出,有利于深圳市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对接国际通行创新规则、开展国际协同创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有利于香港将自身科技创新、金融开放等优势与珠三角地区完备产业链深度衔接,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助推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发展;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郭兰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和跟踪服务,全力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协同香港特区实施好《河套规划》,推动河套合作区开发建设行稳致远。

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合作四大平台战略定位各有侧重,河套合作区聚焦科创特色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河套规划》印发后,以横琴、前海和南沙、河套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体系框架更加清晰完善。在战略定位上,上述四个平台各有侧重,特色各异。

其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设计,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四共”体制机制创新上是一个大的突破。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主要围绕现代服务业这一香港的优势产业,支持深港在前海深化合作,携手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空间相对广阔,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布局一批协同港澳的产业项目,服务港澳的公共服务设施,携手港澳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上述四个平台里面积最小的一个合作区,但其科技创新特色明显,具有深港跨境接壤、“一区两园”的优势,集中承载了一批深港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打造协同创新高地、有效支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这四大平台各自的不同使命,我们在研究谋划任务安排、政策举措方面也作了差别化设计,可以说是‘量身定做’。”郭兰峰说。

郭兰峰表示,编制《河套规划》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协同发展,坚持着眼全球配置一流科创资源。

郭兰峰说,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与有关部门和地方一道,支持河套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积累经验,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

香港政务司:与深圳携手并肩将合作区打造成世界级创新平台

香港在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国新办9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积极跟深圳合作,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一国两制”下“一区两园”的优势,包括争取试行专属跨境政策,确保人流、物资流、数据流都能够畅通流动,实现创科深度合作的桥头堡,同时让香港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去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指出,会研究加快发展香港园区,就是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并优化其功能。在这方面,港深创科园的第一期规划已经初步完成,总面积可以达到1000万平方尺,将规划具有不同产业主题的片区,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区、产学研区、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区、新科技先进制造区,以及人才住宿区、商业和附属设施等。这既可建立多元的创科生态圈,也可打造具有活力和绿色生活的新社区。”陈国基说。

陈国基介绍,港深创科园第一期的首三座大楼将按照原定的时间表,在2024年年底开始陆续落成。与此同时,还会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市场力量,在建设层面提速、提量,兴建高质量的科研和产业设施。

“事实上,过去数年,港深两地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取得良好的进展。去年,香港科技园公司已在深圳园区推出‘大湾区创科快线’,专为香港和内地创科企业在业务发展方面提供支援服务。此外,位处深圳园区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已经逐步开始运作。”陈国基说。

陈国基表示,展望未来,香港特区将继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深圳携手并肩,协同推动合作区域的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科高质量发展,将合作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创新平台。

科技部:将在区域科技创新整体布局中加大对河套合作区的支持力度

科技部在联动香港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有什么举措?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林新表示,科技部将借《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契机,落实规划部署,在区域科技创新整体布局中加大对合作区的支持力度,围绕国家所需,发挥香港和深圳所长,支持深港在科技项目、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国际技术转移等各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包括打造原始创新和重要的新技术策源地。

据林新介绍,科技部将落实规划部署,推动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团队在园区落地,支持开展基础前沿和重点产业领域科研攻关,打造原始创新和重要的新技术策源地;支持开展科技政策先行先试,落实好中央惠港政策,打通制约科技要素流动的瓶颈和堵点,对接香港及国际先进科研规则,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体系,着眼全球配置一流的科技资源,汇聚国际顶尖的科技人才,营造更加国际化的科研生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为深港两地、为粤港澳大湾区、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香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是支撑香港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新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视内地和香港的科技合作,从2004年开始,双方就建立了科技合作委员会机制,共同研究磋商,在科技政策衔接、科技项目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措施。

例如,在支持香港科技力量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方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个基础前沿类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向香港开放;同时科技部也推动出台深港科技合作便利化政策,中央财政科研经费过境支持香港科技发展,13万余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香港开放共享;通过开展内地与香港科技人文交流,科支持香港科学家参与国家科技政策、规划、咨询和项目评审,目前已经有千余位香港地区科技专家纳入相关科技专家库。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力争到2025年打造深港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20个以上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进河套合作区建设,将全面落实好《河套规划》,强化深港更紧密合作,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覃伟中介绍,目前,深圳聚集了一批科技创新资源,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设立了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香港5所知名高校在深圳园区已经设立了10个创新研发平台,落地了世界五百强研发中心5家、独角兽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5家,汇聚海内外院士12名、科研人员3000余名。

深圳探索了一批开放创新举措,推出“深港联合政策包”28条,实施简化科研样本出入境等5条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先行先试政策,挂牌成立深圳数据交易所并开展全国首单场内跨境数据交易,目前深圳数据交易所交易额全国领先。

深圳筹建了一批科技创新空间,近三年来,建成了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1个专业园区,筹集高品质科技空间约80万平方米。本周四(9月7日),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将正式投入使用。

覃伟中表示,下一步,深圳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激发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活力,对接香港以及国际通行创新规则,实行同行评议制、项目经理制、经费包干制等国际先进科研管理机制,对重大科技问题实行全球揭榜,探索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白名单”制备案管理,加快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

二是着力链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加速汇聚香港以及全球顶尖科创资源,力争到2025年打造深港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20个以上,落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5个以上。

三是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通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研发服务平台、产业中试转化基地,努力让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在这里试验,在这里成功转化。

四是着力推动“一区两园”协同开发建设,加强双方园区的规划衔接,加快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国际人才社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到2025年累计建成科创空间150万平方米以上。

海关总署: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便利科研人员、设备等要素跨境流动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分线管理”等高度开放的特殊监管体系,明确海关监管区域与香港之间设为“一线”,实行口岸管理;海关监管区域与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实行通道管理。未来如何确保深港两地创新要素跨境有序流动?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表示,海关总署前期已经围绕促进深港两地创新要素的跨境有序流动,指导深圳海关创新理念、创新模式,积极支持合作区建设,包括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互认,便利科创和科研的人员、车辆、设备等要素跨境流动。

“分线管理制度是《河套规划》的核心制度,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在合作区内两地科研人员、科研物资,包括运输工具的有效跨境流动问题。”孙玉宁表示,《河套规划》中明确了深圳园区分区监管制度,要求依托深圳福田保税区现有的管理设施和条件,建立产业、机构和个人“白名单”制度,实行“一、二线”分线管理,目的是为了便利科研人员、相关货物物品的跨境流动。

围绕《河套规划》明确的深圳园区特殊监管模式,海关总署指导深圳海关创新理念、创新模式,通过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与互认,对相关科创人员、车辆跨境通行给予便利,便捷科研人员、科研设备进出合作区;不断优化海关监管模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进口设备、料件快速投入生产和研发;对成套设备实行“一企一策”,实施便利化检验措施。

未来,海关总署还将围绕合作区的功能定位,按照《河套规划》要求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完善已有的便利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

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三方面推动粤港科技深度合作

《河套规划》明确,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广东省接下来将如何依托合作区推动粤港科技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水平?南方+记者在9月5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此提问。

孙志洋在发布会上回答了上述问题。他表示,河套合作区是目前在大湾区内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重大合作平台,也是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两点两廊”空间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极点。

“现在的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是一河之隔,直接跨境接壤,跨境的合作条件特别优越,科技创新活力也特别强劲,协同潜力十分巨大。”孙志洋表示,推进河套合作区规划建设,有利于发挥合作平台“以点带面”作用,也有利于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这个过程中,广东省也将继续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区域协同创新上,加快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利用好深圳园区独特的“平台”和“通道”优势,加强与香港园区的规划衔接,强化“一河两岸”和“一区两园”的统筹开发利用,共同建设一批功能相互支撑、领域关联紧密的重大协同项目。同时,我们要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开展高水平合作和高效率协同,共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另外,我们也要聚焦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链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携手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新标杆和国际科创新高地,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二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加快构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在这里面我们有一些新的规则,一方面我们要持续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在科研项目的评审、经费支出、过程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香港和国际的先进科研管理制度,加快形成灵活高效、风险可控的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同时要推动“分线管理”“白名单”这些政策的落实落地,构建高度开放的特殊监管体系,促进人员、物资、技术、数据这些要素的高效跨境便捷流动。同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打造国际创新人才港。

三是在产业技术创新上,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我们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做好前沿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着力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国际一流的中试转化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重大牵引和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以高质量源头科技供给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本周四约40个项目入驻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香港科学园深圳园区同日开园

深圳园区将有哪些重点项目落地?据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透露,9月7日深圳市将举行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活动,这一批大概40个项目集中入驻。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也将在同日正式开园。未来,深圳市还将加快建设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深港开放创新中心、国际协同创新区等一大批科创和产业空间项目,集聚一批香港及国际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顶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一批与香港园区功能相互支撑、领域关联紧密的重大协同项目。  

在“一国两制”之下,深港两地在法律、体制、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要如何构建国际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人员、货物、资金和数据的跨境流动?覃伟中表示,《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规划》对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深圳市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和广东省的支持指导下,努力加快形成灵活高效、风险可控的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在人员和货物进出方面,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内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加快推进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筹建及对外开放,对科研机构与企业探索实行“白名单”制备案管理。

在科研资金跨境流动方面,深圳市针对深圳园区企业制定便利科研资金跨境流动的支持政策,推动组建河套合作区双币早期母基金及系列子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在数据的跨境流动方面,深圳市启动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探索建设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等国际信息通信设施。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深圳市将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快速受理、授权、确权、维权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高水平打造已经成立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香港园区第一期用地规划布局研究已经初步完成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属于“一区两园”,本次重点规划了深圳园区。香港园区的规划预计何时出台?在新闻发布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去年上任后,立即提出研究加快发展香港园区,也就是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并优化园区的功能。现时第一期用地规划布局研究已经初步完成。

陈国基表示,合作区在香港未来的创科发展其实有个重要的角色,在“一国两制”下,“一区两园”的建设让香港背靠祖国、联通国际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助力香港贡献国家科技强国的战略。

据介绍,香港特区政府去年公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五到十年的香港创科发展制定了一个很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有系统的战略规划,引领香港实现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

“当中,我们提出完善创科生态圈,还有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联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陈国基表示,考虑到香港的战略性优势,《蓝图》同时也建议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以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产业的发展。

陈国基说,为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方向,除了港深创科园之外,香港特区政府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的发展,为推动香港科技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去年上任后,立即提出研究加快发展香港园区,也就是我们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并优化园区的功能。现时第一期用地规划布局研究已经初步完成。”陈国基表示,考虑到《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所定下的策略和方向,在硬件方面有涵盖不同产业主题的片区,未来会继续积极推进园区设施的建设,并在未来数月陆陆续续公布更多的细节。

就两地园区的衔接而言,陈国基表示,除了在政府层面继续在联合专责小组保持紧密沟通,香港园区公司也就是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公司董事局,成员包括由深圳提名的代表,一直与深圳园区公司保持紧密联系,就园区发展、产业链安排等密切沟通,这些工作未来会继续。

陈国基表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是关于中试转化的发展定位,重点提到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以及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这跟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的内容,以及香港园区会聚焦的产业不谋而合。

香港具备国际化和坚实的创科基础等优势,包括五所位列全球前100名的大学和国内外机构承认的临床试验基地等,可以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为内地提供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交易、融资和法律调解等服务。

另外,还有多项重要惠港科技措施近年来相继出台,促进两地创新要素跨境有效流动。今年3月,特区政府与国家科学技术部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快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安排》,这是推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要一步。特区政府会继续与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积极对接相关政策制定工作,以更好统筹协调内地与香港相关部门在创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沟通,并理顺政策安排。有关人员进出、科研货物、科研资金均是重要的创新资源,深化交流合作至为重要。

“总的来说,香港特区政府会在《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基础上,一如既往地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紧密联系、加强合作,尤其是在‘一区两园’的基础上,在软件方面争取落实促进各项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措施,让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汇聚深港两地优势,实现创科深度合作的桥头堡。”陈国基表示。

来源:南方+,记者赵晓娜

(编辑:毕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