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丨内地首个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诞生,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正式开园

深圳观察欧雪 2023-09-08 16:55

内地首个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

9月7日,位于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正式开园。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以往其他园区,这是香港科学园在内地设立的首个分园,是内地首个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内首个享受深港两地联合评审、联合支持独特政策的科创园区。

三个“首个”标签的加持,让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进行视频致辞感慨道:“今天,不但是香港科学园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港深两地创新科技合作的新起点。”

当天,记者在开幕典礼上获悉,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由深港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可以40分钟连通香港科学园,聚焦医疗科技、金融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技术、新材料、机械人、微电子7大核心科技领域。

与此同时,有超过150家企业提出入驻申请查询,首批16家香港企业机构组团入驻,包括了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亚洲抗衰老及转化医学研究院、大湾生物有限公司等代表企业。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在会上期盼,未来能吸引150家企业落户。

“一区两园”下的“一企两地”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是深港两地政府签署的“一区两园”合作安排的重点项目,拥有众创空间、独立办公室、干/湿实验室、会议及活动场地,是集孵化、中试、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国际化综合体。

受访的香港企业代表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选择河套合作区,主要原因离不开其突出的区位优势。

据悉,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坐落在河套合作区市花路32号,距离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仅100米,距离福保地铁站500米,距离福田口岸1200米,更为关键的是,从香港科学园到深圳分园只需40分钟,让科技创新的机构、人才能够拥有香港“同城化”的通勤体验。

地理位置近香港,运营模式更通香港。作为内地首个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由香港科技园公司统一管理,具备灵活、高效率和专门设计的科技设施和服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区位优势、服务优势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重要的是让深港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顺利地在科创圈、贸易圈、资金圈等进行双向合作。

香港科技园公司大湾区发展总监莫伟轩告诉记者,目前香港很多企业的科研力量很强,但是碍于香港的市场规模,香港企业要想寻找更多的生产、合作伙伴会面临些许困难,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让香港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

同样的,深圳企业要想涉足国际市场,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将会是极佳的“跳板”。莫伟轩透露,除了香港企业对园区较为关注外,内地很多企业对入驻园区的兴趣也很高,希望园区能帮助企业们做到“引进来、走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并不是一个地产项目那么简单,各种深入的企业服务才是重点。记者了解到,园区通过5大特色创新服务,为入驻科创企业提供包括业务成长和拓展、资金和融资、人才招聘和培育、科技协作、制造和供应链的全方位、贴身支援计划和项目。

从产品生产线到高端人才

实际上,深港协作在很早以前便已开始。有香港企业告诉记者,由于内地劳动力、用地价格等相对低廉,因此很多香港公司都会将生产部门搬迁到深圳。

不过近年来,深港协作的重点已逐渐从简单的生产线迁移转换到人才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力量逐渐崛起。

香港是从“0”到“1”的基础研究策源地,深圳是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高效田。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首席营运总监陈满恒向记者透露,在未来一年半到三年之间,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会有5个不同的项目交付。

谈及入驻河套的原因,陈满恒以车联网举例,虽然基础研究放在香港进行,但是测试在香港车多、路面窄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内地路面空间较大,相关测试开展较为容易,对车联网的研究落地会起到很大帮助。

同时,陈满恒也希望,未来能争取更多在河套合作区落地的企业应用自身研究院的技术,也会更多地参与内地的项目。

大湾生物CEO兼联合创始人陈亮表示,公司的客户多为国际客户,因此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极大的。陈亮了解到,在河套合作区,交叉科学正在积极推进,公司入驻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将更容易、更适时地吸引到高端人才。

亚洲衰老及转化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莱也表示,人才是河套合作区一个重要的优势。

“在河套合作区,我们可以跨越深港两地之间的制度障碍,发挥香港的超级联动人身份,也发挥河套合作区的桥头堡作用,能够迅速地将我们的科研人员与国际接轨。”

据介绍,园区依托香港高水平大学、国际一流人才队伍资源和联通全球创新网络、国际通行的法律制度等优势,联动深圳空间充足、相对低成本、经济腹地广阔、转化能力国际领先的优势条件,搭建起以人才为核心的“研究院、资本市场、政府、大学、科创企业、企业伙伴”创新创业生态圈。

40个项目批量签约入驻河套合作区

8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公布。

伴随着《规划》的印发,河套合作区的建设将迈向另一个新的阶段。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在开幕典礼上表示,深圳全力支持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创新发展,强化深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微电子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李家超也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三点期望和愿景,一是期望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充分把握好《河套规划》的机遇,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科生态系统作出贡献;二是特区政府将继续积极建设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协同深圳园区构建创新者和创业家的梦想之地;三是特区政府将继续积极推动大湾区城市群的联动合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莫伟轩表示,到明年3月31号,期盼园区的入驻率能达到90%左右。

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目前已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资源。深圳已经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设立了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

同时,香港5所知名高校在深圳园区已经设立了10个创新研发平台,落地了世界五百强研发中心5家、独角兽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5家,汇聚海内外院士12名、科研人员3000余名。

在科技创新空间方面,近三年来,深圳建成了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1个专业园区,筹集高品质科研空间约80万平方米。

在9月7日同日,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也举行了2023年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暨新落成项目集中入驻活动。

其中,有40个项目批量签约入驻,包括20家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20家新落成项目批量入驻,覆盖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工业应用、集成电路、能源科技、通讯、碳中和、微电子、机器人等9个领域,为河套合作区自2017年规划建设以来规模最大的项目签约入驻活动。

(作者:欧雪 编辑:孙超逸)

欧雪

记者

立足深圳,关注企业与资本故事,研究外贸、交通、高新技术等产业生态,欢迎交流。微信:ouxue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