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落实!深圳将编制出台河套深圳园区空间规划等政策支撑体系

深圳观察欧雪 2023-09-13 07:1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

8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公布。

《规划》印发不久,9月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目前的建设成效,以及接下来要如何借助河套合作区,推进深港深度合作等内容。

9月12日下午,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新闻发布会,进一步透露了广东省及深圳市推进落实《规划》的重点工作内容。

将编制出台深圳园区空间规划等

“这次国务院出台《规划》,是赋予深圳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使命。”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敏会上感慨道。

《规划》共提出30条措施,重点明确了三大定位、两阶段目标、四方面布局、四项重大任务、若干保障措施等内容。要想让《规划》成为实在的推进“加速器”,具体的落实方案极为重要。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向记者们表示,广东省抓好四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包括突出互利合作、突出创新应用、突出改革创新、突出完善生态。

具体到深圳,黄敏表示,深圳接下来会更加注重宣传、重点任务、政策支撑体系、区域内外联动这四个方面的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健全完善规划政策支撑体系方面,黄敏透露,深圳正在加快制定深圳园区条例,通过特区立法将各项创新政策予以明确和法定化。

尤其是,主动加强与香港园区规划衔接,编制出台深圳园区空间规划,强化地上、地下空间规划的开发利用。

“特别是因为河套面积不是特别大,地下空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所以我们强调做好地上、地下空间规划。”黄敏解释称。

此外,深圳还将编制出台深圳园区交通规划,畅通深圳园区内外交通网络;编制出台深圳园区科技创新规划,建设一批与香港园区重点关注领域紧密关联的重大协同项目。

而在加快构建区域内外联动格局方面,黄敏表示深圳将坚持“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协同发展,还将积极携手深圳光明科学城、西丽湖科教城等重大原始创新平台,努力让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河套合作区试验、转化、产业化等。

接下来,在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表示,广东省科技厅将在全省科技创新整体布局中加大对河套的支持力度,包括强化科研攻关、打造一流科研环境、凝聚一流国际人才等。

在构建高度开放的特殊监管体系方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表示,接下来,关键要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有序流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赋能合作区发展。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依托深圳园区独特的“平台”和“通道”,建立了科研机构“白名单”制度,对日常往返园区工作的“白名单”内的科研人员及其随身携带物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

拥有“制度叠加、面积有限、风险可控”独特优势

据黄敏介绍,三年以来,深圳对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开展了不少工作。

政策创新方面,出台科研政策包、产业政策包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计划;项目引进方面,正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过150个,初步形成信息技术、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若干优势产业集群;空间整备方面,已整备改造约8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11个专业园区陆续投入使用,正在加快将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打造成为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科技创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域的条件下建设的。大湾区建设重在规则衔接,难也在规则衔接,河套合作区建设下来的重点也是在推动内地与香港规则机制的‘软联通’。”朱伟分析称。

在朱伟看来,河套合作区拥有“制度叠加、面积有限、风险可控”的独特优势,是开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进行制度创新的最佳试验田。

一方面,合作区位于深港跨境接壤地带,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能够全面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战略叠加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能够充分融合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全球自由港优势等。

另一方面,深圳园区规划范围不大、只有3平方公里,但是区内的口岸通道以及海关监管区域设施和条件比较健全,既能实现人员、物资等跨境便利高效流动,又可以通过封闭管理有效开展“压力测试”,有利于形成灵活高效、风险可控的跨境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不过,在物理空间不大的情况下,河套合作区该如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在河套合作区,区位条件优越,创新活力强劲,再加上粤港合作共识度高,“虽然河套物理空间不大,但却具备独特的‘平台’和‘通道’作用,发展优势独一无二,完全能够释放出强大的‘化学效应’‘乘数效应’。”朱伟称。

尤其是区位条件方面,河套合作区地处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区内两大口岸跨境直连,周边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便捷联通,与深圳光明科学城、香港科学园等创新节点形成“半小时科研圈”,与广州、东莞、惠州等城市形成“一小时产业圈”。

在“平台”和“通道”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区域联动机制,可以让河套合作区更加充分释放重大战略平台的集聚效应、传导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

朱伟透露,其重点是建立健全“三个联动”,一是联动深圳光明科学城,着力打造大湾区原始创新策源地;二是联动合作区香港园区,着力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标杆;三是联动科创走廊沿线节点,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欧雪 编辑:孙超逸)

欧雪

记者

立足深圳,关注企业与资本故事,研究外贸、交通、高新技术等产业生态,欢迎交流。微信:ouxue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