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普华永道倪清:ISSB新准则下,企业需优化可持续信披实践工作|ESG百家企业观察
在ISSB准则的影响下,ESG披露将是以投资人的视角,从非财务业绩来进一步看企业的长期价值,“这是180°的大转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9月3日,在2023年服贸会上,普华永道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国际商会共同发布了《企业低碳转型之路——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2022/2023》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在被调研企业中,有64.2%的企业已经开展了有关低碳转型的机遇识别工作。对于已完成识别的企业来说,主要机遇包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低碳产品或服务,适应消费者偏好转变,提高竞争力和收入;清洁能源替代,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企业能源使用的多样性和清洁化程度等,这众多机遇无不显示出在华企业正在践行“双碳赋能”之举。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认为,针对企业低碳转型,应建立企业层面的治理架构;利用数字工具加速低碳转型;积极识别气候风险和机遇;推进价值链低碳管理等。此外,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而言,也需促进低碳市场机制的统筹协调;加大产业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增强中小企业低碳转型的扶持机制;提升ESG和碳披露规则的一致性、透明性和可测量性等。值得注意的是,首批两份ISSB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倒逼有关企业提前开展布局,提升可持续管理能力,并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优化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相关实践工作。
据悉,这两份准则对企业的披露要求被业内称为“第四张报表”。“第四张报表”和ESG报告区别在哪?碳排放信息披露包括哪些参考标准?企业该如何更好地践行ESG理念,不做表面文章?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倪清表示,关于ESG报告,目前看到比较多的内容是企业做的有助于利益相关方的事情。然而在ISSB准则的影响下,ESG披露将是以投资人的视角,从非财务业绩来进一步看企业的长期价值,“这是180°的大转弯”。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倪清
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两条腿走路”
《21世纪》:近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了两份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新准则对企业的披露要求被业内称为“第四张报表”。对此,企业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第四张报表”和ESG报告是一个概念吗?
倪清: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可持续信息披露是更为平衡稳健地“两条腿走路”,同时向投资人和利益相关方去进行披露企业的短期财务业绩和长期投资价值。在ISSB新准则的规定下,可持续信披不再是一张表的概念,它更多是一个全面披露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能更完整地帮助企业对外沟通其长期投资价值方面的内容。
正如财务报表的披露方式,企业应在深入理解这个规则基础之上,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分别是公司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的治理结构、发展战略、风险控制管理,以及有关的指标和目标。ISSB框架下非财务可持续信息的披露和传统ESG报告披露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较大不同。因为ESG报告,目前看到比较多的内容是企业做的有助于利益相关方的事情。然而在ISSB准则的影响下,ESG披露将是以投资人的视角,从非财务可持续议题方面的绩效来进一步看企业长期价值,这是180°的大转弯。
《21世纪》:若企业没有达到准则要求,会有怎样的惩罚?
倪清:从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和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最大的惩罚是,投资人可能认为企业不能认知到包括绿色低碳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议题驱动的转型大势,识别其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并作出相应的战略挑战,因此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仅15.1%企业开展了范围3的核算工作
《21世纪》:现在有多少企业做到范围1、范围2的披露?距离披露范围3还有多远?
倪清:碳排放信息披露是一个重要难点,企业首先要用好现有范围1、范围2的准备工作,例如根据国家发改委对于24个行业的碳排放核算办法。但未来受ISSB披露规则影响的企业是遍布各行各业的,而且披露的范围也更为广泛。所以,企业要去对标准则里要求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旧译温室气体议定书GHG Protocol)地要求,系统性地梳理与现在披露的异同,并相应开展准备,尤其是范围3有关的披露要求。
新的ISSB可持续披露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底层是一个框架体系,即企业要考虑财务重要性原则,按照并表的口径去披露,比如披露联营、合营数据。而且有关范围3碳排放数据,在此之前可能企业都不会做到这方面信息的披露,而这恰恰是全球标准在推动的方向。除了个别高排放行业,大部分行业的碳排放有80%~90%都属于范围3的范畴。在我们发布的报告中也提到,只有28.4%的被调研企业已经进行了碳排放核算,仅有15.1%的企业开展了范围3的核算工作。
ESG信息披露数量、质量均待提升
《21世纪》: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情况如何?有哪些亟待改进之处?
倪清:上市公司协会的数据表明,2022年度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有ESG相关报告。去年,普华永道联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去年对140家A+H股上市公司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发布了报告。我们发现,ESG信息的整体披露质量有所提升,而且很重要的是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地采纳或参考TCFD框架来进行相关的披露。由于ISSB将接过TCFD后续的解读权,这部分提前开始采纳TCFD框架作气候披露的企业,将会有非常好先发优势。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里能真正做到TCFD所有量化分析要求的企业还是相对较少。我们也看到,有些领先企业一方面在对标气候框架,另一方面同时也在找第三方对其报告披露中的部分重要信息开展第三方鉴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企业ESG报告进行了第三方鉴证,数量并不算多。
关于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一个是总的信披数量要增加,三分之一是不够的;第二,做披露时不能只按传统的去做。要对标现在全球气候变化披露的最新要求,对标ISSB的基线要求,包括其之前版本的TCFD披露框架。所以企业首先要有这个第一步行动去启动ESG信息披露,第二是要提升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披露只是一个结果,而管理能力不应只是披露结构的流程,更应是从治理结构、战略、风控等角度,来思考和看清楚企业作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一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未来可能面对的系统性风险和机遇,并尽快采取行动。
《21世纪》:在我们的观察里,大约有九成A股金融业上市公司都披露了ESG报告。为什么金融业的ESG信息披露做得更完善?
倪清:由于金融的行业特点,其服务于其他各行各业,所以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尤其强。因此对于监管合规以及风险管理的意识,能使其更早感受到ESG工作背后的变化,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些相对长期但展现结构性变化领域的相关风险和机遇。
之前提到的TCFD就是G20金融稳定理事会在2017年推出的一个框架,作为全球系统性风险应对的一个解决方案,顺理成章地首先会影响到金融行业。金融的流动是跨国界的,比物资流动要快得多,其国际化运营也使金融企业能更早地感受到全球的变化的原因之一。
《21世纪》:企业越来越重视ESG理念,将ESG理念融入到公司治理中。但同时,“洗绿”“漂绿”行为屡见不鲜。企业该如何更好地践行ESG理念,不做表面文章?
倪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以前都是自愿披露,无论做了多少工作,做总比不做要好。但在数据信息的严肃性上,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ESG报告进行了第三方鉴证。相信这个局面会随着ISSB可持续披露的基线新准则的推出,和未来强制披露、强制审计要求的产生而彻底改变。
首先是标准清晰,大家都采用统一与会计准则一样清晰的可持续披露基线标准,这样可比性就有了;其次,未来一定会有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强制审计的要求,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专门制定审计准则,现已推出ISSA 5000的征求意见稿,到底会不会按照现有的征求意见稿出台政策,今年内可能会有最终的说法。
因此,对企业来讲,就需要正视这些趋势变化,原来没有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企业要尽快启动,已经在开展工作的企业要思考如何从治理架构、战略优化、风控流程、信息披露流程等方面,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来提升可持续信息披露质量,应对新的挑战。
我国ESG理念是对国际ESG体系的良好补充
《21世纪》:今年7月,国资委下发了《央控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这份文件将产生什么影响?
倪清:这将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中我国央企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国资委很明确地把ESG作为一个推动央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抓手,并提出了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国有央企,尤其是多地上市的企业,境内外都有业务的企业,要兼顾国际标准和国内要求。例如国内ESG的这套体系突出了我们国家一些特有的中国特色,比如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等维度。所以对央企来说,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同时满足境内境外的监管要求。
事实上,普华永道已经在为一些头部央企做这方面的工作了,这也是他们在工作中提出的很明确的目标。除了合规层面,央企也在全球继续争创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因此也会把这些理念慢慢带到海外子公司,在实践中让境外的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我国的ESG理念和表述,增强互信。在我看来,这是对国际可持续披露体系很有益的补充。
《21世纪》:ESG投资热度正不断增长,目前中国ESG投资发展如何?机构投资者有哪些新的关注点/动向?
倪清:ISSB的设立是在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推动下诞生的。当时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专门写过这方面的书面沟通,支持ISSB的设立,更好地满足机构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因为之前机构投资者也只能参考多种ESG评级体系来做出判断,但苦于没有底层数据,所以这将是机构投资者非常欢迎的变化,因为这样又多了一个维度去做独立判断,能更好地去进行跨行业和行业内的比较。总体来说,ISSB是响应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而诞生,而且一定会起到支持资本市场更好地去看清企业长期投资机遇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这与中特估的估值理念一样,都是很好的支撑。如果企业能够很好地去兼顾、响应,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长期青睐。(实习生何云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编辑:巫燕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