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14日晚,央行公告称,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决定于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实际上,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降准,而首次降准已在3月落地。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央行降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近期市场信心明显回暖,此次降准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巩固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
年内二度全面降准
本次为央行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3月17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报道,央行有关人士介绍称,此次预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元。年内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万亿元。
本次降准在市场预期之中。对于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一是经济稳固回升需要一定过程,“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矛盾仍在,降准可以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下半年MLF到期量大,8-12月合计有2.8万亿元MLF到期,为保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存在以降准置换MLF的必要。
三是8月中旬以来,在政府债发行提速、信贷投放加快和适度控制杠杆水平等影响下,流动性边际收紧,资金利率整体位于高位。9月信贷投放预计延续向好,超储消耗加大,政府债发行依然处于高位,降准有助于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稳定性,助力机构平稳跨季、平滑月中缴税扰动,并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
四是在年内两度降息、LPR报价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调降落地下,银行净息差会进一步承压,需要通过降准来优化银行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增强经营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并为其继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扩展空间。
五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一揽子方案推进实施,短期内通过债务置换、拉长债务期限、降低融资利率将是方向。“伴随一揽子化债举措推进,隐性债务将显性化,也需要维持宽松良好的金融环境来降低债务成本,予以配合支持。”温彬表示。
此次降准有何影响?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降准将对股市、债市、楼市等产生一定影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蓝鲸财经记者指出,央行通过降准释放低成本、长期稳定资金,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一方面有助于优化银行资金负债结构,稳定负债成本;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支持银行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另一方面,央行降准释放强烈稳增长信号,加之近期资本持续回暖,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周茂华分析称,此次降准对人民币影响有限。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较为剧烈,不可避免对货币政策节奏构成影响,但整体从历史看,降准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偏有限;相反,目前外汇市场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情况下,央行降准有助于改善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加上其他指标回暖,对人民币汇率接下来走势可能更为有利。
对于债市而言,周茂华亦认为影响有限。一方面,央行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利率有帮助;但另一方面,央行降准意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央行降准将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信心,加上积极财政政策,对债市构成一定利空。
“在股市方面,从目前基本面、政策面临、股市估值低洼,继续看好年内股市走势。”此外,周茂华分析道,从楼市来看,此次降准叠加之前出台政策的综合效果有望逐步释放,有望增强内需复苏动能;同时,此次降准有望进一步改善房地产信贷环境,推动房地产市场加快复苏。
专家:目前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从下调幅度看,此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延续去年以来的幅度。
另外,温彬指出,最近几次降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5%的机构都不再纳入,5%或是现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限,与此下限相比,目前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周茂华指出,当前内需处于恢复关键期,外需前景不确定性较大,有一定压力。国内宏观政策继续保持偏积极。但过度宽松货币政策不利于风险防范与内外均衡,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基调,在总量适度情况下,更注重结构优化与实施效果。
周茂华预计,后续仍有可能出台结构性工具,发挥其定向直达优点,提升政策传导与实施效率。
同时,周茂华认为,未来会进一步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等政策协同配合,继续围绕小微、民营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制造业、重点项目、绿色发展、科创企业、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等重点新兴领域资金等要素的保障;因城施策落实好稳楼市政策措施;继续促进大宗商品消费;积极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等。
(作者:蓝鲸财经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