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第二次降准来了 公布后沪指涨多于跌
本报讯 年内第二次降准来了,时隔半年后,央行再度下调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至7.4%。分析人士预计,此次降准将释放超过500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从历史数据来看,2019年以来的10次降准措施公布后,次日沪指上涨的次数多于下跌的次数,后五日沪指上涨的概率高达80%。
二次降准将释放5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
据央行网站,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今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准。2023年3月,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至7.6%。
分析人士预计此次降准将释放超过500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总量适度,既能缓解短期流动性需求,又可在未来一段时期持续补充信贷增长、现金投放、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补缴等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体现了央行精准适度为银行补血,精心呵护市场流动性的积极信号。
央行降准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对股市及楼市、汇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债市方面,受益于央行中长期“便宜”资金投放占比的提升,资金价格或将回落,并将带动短债利率下行。对于长端利率,降准“宽货币”属性更强,有利于长端利率的下行。
对于汇市而言,降准有助于改善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加上其他指标回暖,对人民币汇率接下来的走势可能更为有利。对于楼市而言,降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加大房地产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对于后续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历史数据看降准对A股影响
对资本市场而言,2019年以来的10次降准措施公布后,次日沪指有6次录得上涨,4次录得下跌,上涨的次数多于下跌的次数。后五日沪指的表现则有8次录得上涨,2次录得下跌,上涨的概率远远大于下跌的概率。
而从2020年疫情以来经历的8次降准来看,股市、债市表现总体较好。在消息发布后首日,股市多有走强。其中,上证综指有6次上涨,银行、地产以及钢铁等周期股板块受益明显。特别是2020年4月降准后打开了A股的上涨空间,形成了一轮“小牛市”,上证综指从2900多点一路上涨至最高点位的3900点,市场整体涨幅超过30%。国债收益率窄幅波动,债市保持平稳。新增资金对国内债券市场的交易量也有明显拉动,活跃市场交投。
市场人士称,此前8次降准中,离岸市场汇率有5次上涨、1次基本持平。其中,2021年7月9日宣布降准后,当日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上涨121个基点,激活了市场信心,配合进出口高速增长态势,开启了一轮人民币升值行情。2023年3月20日宣布降准后,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也上涨了125个基点。
高盛:中国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
高盛最新观点认为,中国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近日,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团队发表研究报告预测,受到五个因素的推动,中国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逐步趋向此前预测的MSCI中国指数67点位(潜在回报率10%)。
高盛认为与此前相对局部的宽松政策不同,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配合紧密的组合政策。虽然推出“重磅刺激”的概率不大,但现已公布的政策组合应有助于增长企稳,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八月数据已表现出增长企稳迹象,库存周期变化、政策刺激的滞后效应以及全球制造业周期触底反弹,是高盛经济学家对2023年下半年的增长预测高于市场预期的几个关键因素。
此外,高盛的数据显示,市场技术面也在向好。在2008年、2014年、2020年三轮由房地产主导的宽松时期,市场回升了10%-20%。此外,季节性因素似乎也有利于股市表现,过去十年第四季度平均回报率为4%,而一至三季度平均回报率仅为-1%。
高盛指出,低估值同样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数据显示,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倍和11倍,较五年均值分别低18%和11%,与发达市场和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相比,分别低40%和30%,均处于历史区间低位。
(作者:余以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