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前瞻降准彰显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南财快评董希淼 2023-09-15 20:19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9月15日,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在我国经济处于回升接力的关键时刻,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下调政策利率适当其时,体现笃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金融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

此次全面降准,是继3月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之后,年内第二次实施降准。央行在6月和8月两次降息、全面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大招之后,短期内再次实施全面降准,显示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坚决有力,精心呵护市场流动性。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降准落地实施时间非常之快,超出预期。此前,一般在降准决定宣布之后10天左右才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如3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但正式落地实施是3月27日。而此次是9月14日宣布,一天后9月15日立即实施。

但此次降准,仍在意料之中,符合市场期待。从全球看,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带来叠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从我国看,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预期转弱和需求不足等问题。尽管8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回升,表明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激发,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有所稳固,但目前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企业融资需求的可持续性以及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有待提振。总体而言,经济仍在筑底之中,政策仍需继续发力。因此,宏观政策应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由于过去三年我国并未实施强刺激政策,从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看物价也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大,有条件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降准之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确有一定下降空间。

降准在当前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从降准时间点看,此次降准在9月中旬实施,并非随意而为,而是精心选择,具有现实必要性。8月下旬以来,市场流动性在地方债发行、税期高峰、监管考核等因素影响之下,明显加大,货币市场利率呈现上行态势。据财政部消息,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地方债发行提速,金融机构认购缴款将抽离大量流动性。每月15日前后通常是缴税高峰,叠加流动性指标等监管考核,银行流动性压力阶段性增大。因此,通过实施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向市场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很有必要。

从重要性看,当前实施全面降准,将起到“一箭三雕”的积极作用。

第一,降准可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预计本次降准,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优化银行流动性结构,满足银行加大中长期信贷投放的流动性需求,更好地稳住货币信贷总量。

第二,降准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因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等带来息差和利润下滑的压力。本次降准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70亿—80亿元,引导银行保持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持续性,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第三,降准可进一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政策信号。降准是较为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表明央行有决心、有能力运用丰富的政策工具助力实体经济企稳回升,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提振市场主体情绪。

尽管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但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大水漫灌”。此次降准步长仍为0.25个百分点,且不包括已经适用5%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总量适度,力度适中。值得注意的是,9月14日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从2.15%降至1.95%,为2022年9月以来首次下降。今年6月和8月政策利率两轮下降时,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均未发生变化,此次下降应视为对前两轮其他政策利率下降的补降。今天央行同时开展7天期逆回购和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均与上次持平。因此,预计本月LPR将保持不变。总体而言,两次降准、两次降息的政策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市场流动性总体上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未来还有一定下调空间。

除了总量工具之外,下一步应进一步发挥好结构性工具作用。目前我国共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17个,在支持小微民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方面,结构性工具的使用仍有不小空间。如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工具期限,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继续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降低失业率;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配合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创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如有需要,还可以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

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协调,更好地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应综合用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让各类政策更加协调,协同发力,使政策效用更加明显。特别要运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更精准有力地刺激消费和提振投资,更充分地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宏观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作者:董希淼 编辑:洪晓文)

董希淼

资深金融研究者与从业者

董希淼,研究员,高级经济师。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智库研究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专业硕士水平评估专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银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理财网·理财20+论坛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等,兼任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外部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家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学术成员。2015年被授予中国银行业“年度意见领袖”称号,2018年获新金融研究贡献奖。著有《有趣的金融》、《金融科技十讲》(合著)等,主编《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系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