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 深圳可向新加坡学什么?丨指数里的深圳①

深圳观察陈思琦 2023-09-19 14:19

【编者按】GDP、CPI、PMI……这些重要的经济指数反映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

而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细化、垂直和个性化的经济类指数更能映射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它们或是关联着城市的科研动力,或是投射着高端制造业人才的迁移,指数的背后是产业的发展聚集、城市发展的格局变化。

为此,我们推出《指数里的深圳》专题报道,尝试将各类细分指数予以刨析,详解深圳这座城市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成为全球科学家趋之若鹜的“理想之城”,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2023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的《理想之城》报告显示,教育、科技、人才高水平发展的“理想之城”应在培育、集聚和支持优秀人才,引领科技颠覆式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份覆盖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包含圣何塞)、伦敦、北京、上海、新加坡、香港、特拉维夫、深圳等20个全球主要城市的报告中,深圳综合评分全球第二,仅次于新加坡,“全球科学家理想生活城市”单项指标排名第一。

时间倒回至2018年,同样的调查机构、同样的调研报告,深圳的排名却在15名之外。

这5年,深圳发生了哪些奇妙的变化?

或许因为,深圳正以几乎一年一所的速度建大学。全市现有各类高校15所,深圳海洋大学、香港大学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等项目捷报频传。

或许因为,深圳“引凤筑巢”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世界著名数学家埃菲·杰曼诺夫全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45岁上任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院院长。

但深圳,不应止于此。

全球科学家纷至沓来的“理想之城”,榜首仍是以“疯抢人才”闻名的新加坡。从人才引进的政策精细度,到科研项目的自由度,再到生活便利、就医送学等生活细节,新加坡又有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大城引得大科学家

“吸引人才有句话叫‘筑巢引凤’,而深圳是‘引凤筑巢’。徐扬生来了有了港中文(深圳),高文来了有了鹏城实验室,李泽湘来了有了深圳科创学院。从这个角度看,深圳非常了不起。”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曾如此评价深圳的人才引进工作。

近年来,深圳聚焦关键核心领域,一事一议、一人一策,靶向引进了沈向洋、薛其坤、毛军发、颜宁等一批顶尖科学家。

科学家的“加盟”遵循清晰的逻辑,即更好地协同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

以颜宁为例,相较北京、长三角等地,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而深圳医学科学院定名SMART(Shenzhen Medical Academy of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一方面希望解决医学领域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Research),另一方面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Translation),助力深圳“弯道超车”。

由埃菲·杰曼诺夫带领的深圳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则填补了深圳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位。

“世界上有许多历史悠久的顶级大学,我们(深圳)入场已经较晚,要付出更多努力、动用更多资源才能跨入顶级行列。”杰曼诺夫多次公开表示。

截至去年,杰曼诺夫数学中心已发表署名论文136篇,收录于SCI期刊论文115篇。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也顺利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深圳实现“双一流”零的突破。

从1999年深圳成功引进首位全职院士牛憨笨,二十余年过去,深圳全职院士已达94人,高层次人才累计超2.2万人。

日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颜宁、李清泉等上榜,深圳院士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高水平科学家的集聚,离不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支撑。

去年的《理想之城》报告曾统计2012-2021年全球顶尖科学家集聚最多的前30位高校及科研机构,清华大学以101人排名第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分列第11、12、15位,深圳无一机构入选。

今年的报告中,深圳“教育”单项得分6.47%,不及新加坡一半(13.53%),也低于北京(9.41%)、上海(8.82%)。

为补足本土人才培养短板,深圳“两条腿走路”,一头提升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本土高校的办学水平,另一头开启“疯狂建大学”模式,积极引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名校资源。

建大学非一日之功。从体量上看,目前深圳相较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高校及“大院大所”仍显不足。

成立“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推动高校课程互选、师资互聘、平台共享,深圳正在有限的高校资源基础上探索“抱团”发展。

对科研人才的培养还需“从娃娃抓起”。参与《理想之城》问卷的全球科学家认为,包括深圳在内的中国内地城市,在课程体系创新、校园科技创业和校园“极客”文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城市仍有一定差距。

在这方面,深圳零一学院率先探索。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郑泉水担任创始院长,零一学院招收14岁以上、热爱钻研科学问题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联合中小学及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从0到1”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8年,深圳在《理想之城》报告中排在15名之后。短短5年,深圳综合排名已蹿升至第二位,人才引育并举之成效渐显。

学习狮城更为精细的“服务颗粒度”

“新加坡须不断建立全球一流的人才库,除了壮大本地人才,还需要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2022年8月的国庆演讲中,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如此表示。

稳居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榜首的新加坡,近年在“抢人才”方面不遗余力。

截至2022年6月,新加坡有超564万人,近四成为外国人。新加坡400多家跨国公司中有10万余名外籍高精尖人才,高等院校中近40%的教授和讲师为外国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认为,新加坡同样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引进法规和定居政策,并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在政策精细度、灵敏度方面值得深圳借鉴。

面向科学家、企业家、技能人才等,新加坡分类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例如,面向有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经验的创始人、领导人和技术专家,新加坡2020年11月公布了“科技准证”(Tech Pass)计划。

业内人士分析,Tech Pass的推出是为应对阿里、腾讯、字节、谷歌、推特、PayPal等跨国科技企业的入驻,以及新加坡本地互联网企业的发展。Tech Pass第一批开设500个名额,有效期2年。

今年1月1日起,新加坡开放申请“顶级专才准证”(Overseas Networks and Expertise Pass,简称ONE Pass),不设申请人数或所属国籍限额,有效期延至5年,则是为了更好应对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

“从Tech Pass到ONE Pass,新加坡的国际人才政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这需要政策制定者与国际人才保持长期稳定的沟通,及时、深刻地把握需求的变化。”谢来风表示。

给政策、给工作,固然是国际科学家流动的重要考虑因素。但将国际人才引进来,还需留得下、用得好,配套“软环境”的打造同样重要。

据第三方评估,新加坡连续16年获“全球最宜居城市”称号。

一方面,新加坡拥有全球极低的税负,变相提高个人和企业在新加坡定居、持久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新加坡通过“外来人才居住计划”、医疗健康“S+3M”体系等,为新移民提供住房、就医等多方面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深圳在国际人才的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同样多有布局,并利用区位优势,在深港之间先行试点。

以教育为例,深圳各区陆续开设的港人子弟学校,生源通常来自中国香港、英国等地。日前开学的前海哈罗港人子弟学校,首批近300名学生在幼儿园至九年级阶段将学习香港课程,10-12年级可选择DSE/IB不同升学路径,满足港人及国际友人子女不同的教育需求。

而在人才便捷通关方面,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将与香港一道探索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内实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便利科研人员进出,并为外籍人才申请签证、居留证件提供便利。

“目前,深港之间教育、医疗等配套供给仍然有限。随着科研、产业要素更加便捷地流动,同时通过前海、河套等平台‘做增量’,吸引国际高端要素集聚,未来深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全球城市群的人才竞争。”谢来风告诉记者。

根据《理想之城》报告,多数国际科学家选择定居城市,还希望当地具有国际化、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特质。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成立国民融合理事会(National Integration Council)、国际研究者俱乐部(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Club)等专门机构,通过组织文化节、运动会、社区讲座、科研项目展示等活动,为国际人才创造“来了就是新加坡人”的归属感。

这与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口号异曲同工。

2017年9月,深圳也专门成立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由深圳市科创委(深圳市外国专家局)归口管理,负责承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承担海外高层次人才与深圳市用人单位的对接与落地等。

“未来的发力点,是以更加国际化的语言和思维逻辑来组织活动,注重社交属性,让国际科研人才能够得到本领域的有效知识交流与思想碰撞,找到在深圳的归属感。”谢来风认为。

(作者:陈思琦 编辑:孙超逸)

陈思琦
向TA提问

记者

常驻深圳,关注科创、区域产业、教育等话题,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