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香港前三季度IPO融资额预计为247亿港元,为2013年以来低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德勤中国于9月22日发布前三季度内地与香港新股市场报告,预计香港今年前三季新股市场融资额跌至全球第8位,将有44只新股上市,集资247亿港元,按年分别跌14%及61%,均为2013年以来低位。
今年首三季全球集资额方面,德勤中国预计上交所及深交所将继续稳占首两位,分别集资1990亿港元及1484亿港元,而纳交所凭着年初至今全球最大新股芯片设计公司ARM上市项目由上半年的第五名跻身三甲,共集资844亿港元。纽交所、阿布扎比、印度及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分别依次位列第4至7位。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虽然美联储于本周较早时间召开会议后决定暂时不会加息,但美联储仍计划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时间更长,这为准备在香港上市的潜在发行人增添不确定性,并影响他们的上市窗口。同时,由于大部分在港上市的新股都是内地企业,人民币贬值对企业估值造成影响,也会损害企业来港上市意愿。
德勤中国下调今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预测,新股数量由110只下调至70只,集资额由1800亿港元削减72%至500亿港元。不过德勤表示,香港仍有机会争取全球新股市场集资额第五名。
德勤中国预计,一旦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的条件得以改善,预料资金将回流至亚太区高增长地区,凭借多项改革的支持,香港新股市场将反弹。
欧振兴认为,在等待市场基本条件改善的同时,现在应该思考如何吸引及落实更多海外公司来港上市。他认为海外公司将会是香港新股市场的有力推动因素,纳斯达克等成熟市场也有大部分新上市企业来自海外。
对于吸引外国公司方面,恒生指数公司在2023年7月就曾公布,将在2023年11月开始,将香港主要上市的外国公司纳入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选股范畴。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也与包括印尼在内的多个交易所签订备忘录,推动企业在两地双重上市的潜在可能性。
欧振兴进一步表示,香港应进一步扩容,加强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丰富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引入更多内地和其他市场的资金,以及成就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新股市场。整个资本市场亦应该怎样更好转变发挥专业投资者、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对市场的推动,以支持香港新股市场和其生态圈的长期、更健康的发展。
(作者:张伟泽 编辑:李莹亮,朱丽娜)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