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前行 广东交行助力湾区低碳转型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9-26 05:00

肖嘉/文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而金融作为其重要工具和手段,已被赋予重任。在支持湾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程中,广东交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不断创新碳金融产品,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为一批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广东交行绿色信贷规模超67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超35%。

智能治碳,推动企业“碳账户”应用

企业碳账户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为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广东交行积极参加广州碳账户在金融领域应用的试点工作,通过深挖企业“碳”价值,推出贷款利率与碳排放强度挂钩的专属金融产品,并率先在“穗碳”平台绿色金融专区上线,加速产融结合。

通过深入走访企业生产一线,广东交行真实了解企业碳账户试点的反响,通过金融服务方案解决企业降碳缺乏动力的问题,推动企业开通碳账户,通过“粤信融”平台获取全国首份标准化企业碳信用报告,并将企业碳评级结果引入银行内部评价体系,创造性将其与授信审批、贷款定价有机结合,给予企业差异化融资服务。试点企业某体育材料公司碳评级为“浅绿”,广东交行给予优惠融资利率,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该项创新是碳账户在广州金融领域首次应用,广东交行与政企多部门联合攻关,共同搭建了一个政府、银行、电力、企业四维平台,通过将碳信息有效应用到金融领域,助力广州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计算监测管理+第三方碳排放核查+企业碳效率评级+绿色金融”全流程服务,为金融支持“双碳”目标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该案例当选2023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十佳案例,并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2023年年会”上获得绿色金融优秀案例卓越奖,为大会的最高奖项。

配额变现,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

全国碳市场自上线交易以来,两年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约2.4亿吨,成交额超110亿元。碳资产的市场价值在碳交易中进一步凸显,碳资产质押贷款作为活跃碳市场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具有环境、经济的双重效益。广东交行出台碳资产质押管理办法,配套充足的融资额度,靠前服务广东省控排企业。

在业务走访中,广东交行了解到珠海某石化企业有扩大生产的融资需求,迅速组成工作专班,将企业持有的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纳入押品范围,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双质押登记”模式,向该企业发放500万碳资产质押融资贷款,实现企业碳资产“配额变现”,助推企业从被动减排向主动减排转变。

利率挂钩,激励企业节能可持续发展

气候投融资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措施去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支持气候友好型企业和项目,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广东交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支持广州市南沙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

近期,广东交行向中交融资租赁(广州)有限公司发放1.2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首次将贷款融资利率与企业在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两个领域的绩效完成情况相挂钩,引入第三方专业认证,贷款期间如企业实现合同约定的绩效目标,次年融资利率将下调10BP。在此激励下,该企业承诺2023年度内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租赁项目累计投放达到30亿元,在乡村振兴领域租赁项目投放金额同比增幅不低于50%,实现主营业务绿色可持续发展。该项业务是全国首笔“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双挂钩可持续发展贷款,通过创新利率调整机制激励企业加大可持续发展领域投入,为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探索出新路径。

绿电融资,助力用能结构市场化发展

绿色电力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鼓励企业购买使用绿色电力是推进用能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绿色电力消费企业的辨识问题是制约金融机构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贷款的最主要问题。广东交行依据广州供电局出具的绿色电力消费账单、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出具的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授予的绿色电力证书,通过“证电合一”的方式,建立起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

今年以来,广州环投福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在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平台上开展绿色电力认购交易,用于产业园的固体垃圾和污水处理建设运营。了解到该项目亟需资金支持,广东交行立即响应,开设绿色审批通道,基于该公司真实的交易背景,为其提供2000万元绿色电力交易贷款,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购买绿色电力的资金周转问题。该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我们既是绿色电力的生产者,又是绿色电力的消费者。通过贷款采购绿电,融资成本还有优惠,在为绿电市场做出贡献同时,企业经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交融通达,绿创未来。下一步,广东交行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内涵,以金融活水支持产业节能减污降碳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以创新模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