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加速推进,产业共话投资路径

创业·投资申俊涵 2023-09-28 14:1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南京报道

在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以及政策以及能源需求等多重作用推动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近两年异军突起,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和投资人涌入其中。投资人最关注新能源、新材料赛道有哪些?又有哪些赛道会最快成熟?

9月22日,由中国创投委指导,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中国私募股权ESG倡议(CID)主办的“第十三届创新资本年会·金鱼嘴论坛暨第六届创投责任投资论坛”在南京举行。期间,与会嘉宾通过圆桌对话的形式,就新能源、新材料投资路径、热点与难点、方向与路径等展开探讨,为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看好新能源赛道

随着新能源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需求和场景涌现,其中一些规模已达数千亿的市场还保持着快速增长,其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成为投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提到新能源、新材料,目前我们的战略性投资方向,从宏观来说,一个是绿色低碳,主要是新能源交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另一个是数字化、智慧化。”苏交科投资中心总经理孙旻说,作为行业龙头实体公司,苏交科更擅长与业务链条上的公司合作,侧重于新技术孵化以及相应的应用场景的扩展。

以新材料产业为例,孙旻提到,苏交科实施江苏省高速公路项目时,一开始就非常注重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后来随着新材料概念的出现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不仅是路面,包括整个桥梁、建筑、轨道交通等涌现出来的新材料,未来都要在各种应用场景上进行应用,需要有一个好的转化机制和平台。”

在上海金浦投资合伙人余凡看来,未来新能源赛道和市场规模非常大,投资机会也很多,新材料要偏基础理论一些,投资门槛会更高一些。“我们能够看到像新能源乘用车,电动化已经有了一定的比例,我们还在关注商用车、工程机械、轮船等领域电动化带来的机会。同时,像光伏和锂电池这些成熟的行业,相关的回收和新技术也值得积极跟进和关注。此外,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新材料,如煤炭的清洁利用、废水污泥的循环再利用等,也有重要意义。”

目前,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相关数据显示,在国际市场上,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重提升至70%。在国内,风电光伏也已成为新增发电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2022年占比分别达到78%和55%以上,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相当于30多个三峡电站。

“新能源和新材料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表示,新能源和新材料是横向和纵向两个概念。新能源是横向的概念,涉及到材料、装备、其他细分部件等。新材料是在产业的前端。我们更希望投到新能源相关的新材料。”

“发展新能源、实现双碳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与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调整能源结构与双碳目标是一体两面。这条路径的本质就是将能源的资源属性转变为制造业属性,利用中国制造业体量和制造能力的优势,消解我国传统能源资源的禀赋不足与风光资源的分布不均,保障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因此我看好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明德投资创始合伙人李双霞信心满满。李双霞表示,从发电侧的风电、光伏产业的兴起,到电网侧基础设施的完善、特高压的建设,到用电侧电动汽车、氢能等场景渗透率的不断攀升,中国通过技术与制造能力的提升,已经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各个细分链条和环节上成为领跑者、开拓者。

产业链布局成发展趋势

发展新能源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产业链的完善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股权投资中,究竟更关注中上游设备制造企业,还是更关注下游应用场景端,是现阶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投资中投资者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集成、产品端到核心技术,新材料代表了高技术门槛,以及长周期的转变。

疆亘资本的新能源领域投资约占整体投资比例的40%,今年主要在智能制造和新材料方面开始着力布局。疆亘资本合伙人裴婉辰表示,今年有一个特别大的感受,以往看过的再融资企业今年会对自身有一个更客观的评价。“之前我们碰到很多机构或者企业,他们报估值的时候比较随意,今年他们可以客观评价自己的公司,客观给自己的公司做估值定价,慢慢有了一个价值回归的状态。”

会议期间,多位投资人提到了应用场景扩展的重要性。在孙旻看来,作为产业投资人,必须有自己产业链赋能的能力,同时也要有科研院所高科技的来源,才能很好地对接产业和科研。现在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孙旻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帮助他们找到更多的机会,在行业与行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应用场景。

一直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投资的李双霞认为,周期性调整的时候估值相对比较低,作为产业资本来投资是一个进入的好时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做深做实重点产业链规划,因地制宜深化细化产业链重点链是不仅是地方发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重点工作,也是投资机构和企业布局的题中之义。

新能源基地开发建设,亦能有效促进相关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聚集,拉动当地产业发展并促进本地就业。据《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深圳、上海、苏州位列前三,北京、常州则并列第四,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和合肥分列6-10位。

余凡介绍,上海金浦投资参与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的工作。目前投资范围基本上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进行了很多产业性投资。

“我们主要投资煤化工的相关领域和相关下游。”秦笙表示,榆煤基金目前投资的重点是新材料、新能源相关领域,项目比较多。他提到,由于当地产业较为传统,更多的是一些传统的大型化工项目,希望能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将大量优秀的新兴产业引到当地。

(作者:申俊涵 编辑:林坤)

申俊涵

创投版记者

关注VC/PE行业,以及热门投资赛道里的创新创业公司。新闻线索及观点交流可加微信:shenjunhan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