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是第17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同一健康而努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 林昀肖 北京报道 2023年9月28日是第17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同一健康而努力”。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通过咬伤、抓伤或直接接触粘膜(如眼睛、口腔或开放性伤口)传播给人和动物。发病后通常导致急性脑炎或脑膜炎,死亡率约100%。犬传播狂犬病引起的人类病例数超过总病例数的99%。不过,狂犬病也可以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
据估计,狂犬病流行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造成约59000人死亡,其中95%的病例发生在非洲和亚洲。2015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在2030年实现消除犬传人狂犬病,全球零病例的目标,我国政府也承诺将在2030年全面消除本土狂犬病。
国内方面,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2007年至2022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数实现16年连续下降。2023年1月~7月,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累计人数为73人。作为一种死亡率几乎100%的急性传染病,想要达到2030实现0犬传人狂犬病死亡的目标,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不久前,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主任医师殷文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狂犬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疾病,要提升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包括认识到狂犬病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懂得如何预防并控制狂犬病,同时也要明确个人在国家消除狂犬病工作中的责任。
死亡率约100%
据了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毒易感,其中犬类是主要宿主。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传播。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
近日也有媒体报道,一名7岁男孩被邻居家狗抓伤脸和嘴,事发后没有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结果不幸感染狂犬病而去世。
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 2023年1月~7月,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累计人数为73人。作为一种死亡率几乎100%的急性传染病,想要达到2030实现0犬传人狂犬病死亡的目标,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殷文武指出,要提升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包括认识到狂犬病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懂得如何预防并控制狂犬病,同时也要明确个人在国家消除狂犬病工作中的责任。
2006年10月,卫生部发布《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极大规范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工作。此后,除处置规范,国内也相继发布了狂犬病暴露处置指南、专家共识等,促进了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的逐步落实和规范实施,使得我国狂犬病疫情稳步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在狂犬病立场文件中表示,合理进行暴露前预防(PrEP)和暴露后预防(PEP)是目前避免人死于狂犬病的根本措施。
为此,《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明确指出,以下情况均属于狂犬病暴露,都应该尽早进行正确预防处置: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都属于狂犬病暴露。
其中也明确,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并有相应的处置措施。其中,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
判定为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暴露后处置时间应越早越好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绝大多数病例从感染到发病时间为20-60天,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然而,每个人发病前,潜伏期的长短并不确定,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时间应越早越好。
Ⅲ级暴露者处置中,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方式已使用多年,被大众广泛了解和接受,但此次新版《规范》更加强调了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一位行业专家介绍称,疫苗联用被动免疫制剂的原理是,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需要1-2周时间,在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有效抗体之前,在患者暴露部位立即提供所需的中和抗体,从而阻断病毒在伤口中的扩散。
据中泰证券研报介绍,新版《规范》相比2009年版有诸多优化,首先是优化伤口处置措施;其次,是优化首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程序,在原5针暴露后免疫程序的基础上,新增已批准使用并有相应疫苗产品的“2-1-1”免疫程序;第三,是优化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第四,是优化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范围;此外,还优化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管理,明确要求狂犬预防处置门诊具备必要的狂犬病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应急抢救药品等。
据介绍,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原则上应配备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其中,人二倍体狂苗HDCV具有安全性好、副反应低、免疫原性强等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狂苗金标准,有望替代动物源细胞基质狂苗。
据中泰证券研报介绍,民海生物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采用“5针法”和“2-1-1”(四针法)两种免疫程序,是国内首个获批使用“四针法”的人二倍体狂苗,其中“2-1-1”(四针法)免疫程序可以减少就诊次数和接种数量,具有明显的接种优势和依从性。
东海证券研报指出,人用狂犬病疫苗作为控制和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方式和关键手段,具备巨大的市场需求,批签发量位居我国疫苗种类前列,每年批签发量约6000-8000万剂。根据细胞基质划分,目前我国已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有三大类,分别为Vero细胞、地鼠肾细胞和人二倍体细胞,其中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使用量最大,其次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渗透率提升预计HDCV市场规模可达到60亿,目前国内仅康华生物、康泰生物提供,其他同类产品仅智飞生物已完成三期临床进度靠前。积极布局在人二倍体狂苗深耕多年的康华生物,以及具备明显接种优势的龙头企业康泰生物具有明显优势。
被动免疫制剂方面,此前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包括人类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毒马血清。后者由于不良反应较多,已经较少使用。前者则为此前临床主要使用,但其为血源制品,成本高、产量少,质量难以控制,有潜在病毒污染的风险。
新版《规范》中首次在被动免疫制剂部分增加单克隆抗体的使用,相较于传统的免疫制剂,单克隆抗体可持续化生产且无血源污染风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单克隆抗体替代传统的人免疫球蛋白和免疫抗血清产品,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代表着新技术发展对于狂犬病预防的重要性。
国内目前已有华北制药的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剂获批使用。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应将针对病毒不同抗原位点的多株单抗组合成“鸡尾酒式”制剂,以保证单克隆抗体对于狂犬病毒不同病毒株或病毒不同基因型的有效性。目前国内尚无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组合制剂获批,但兴盟生物、智翔金泰、华北制药等皆有相应产品在研,其中兴盟生物的组合制剂已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预计将成为同类首个获批产品。
(作者:朱萍,林昀肖 编辑:徐旭)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