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成果如何?中行划重点了!

21金融街张欣 2023-10-13 14: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欣 北京报道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日,中国银行总行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金融服务情况,重点主要聚焦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债券业务和风控管理。

人民币逐渐成为重要的融资的渠道的补充

在助力“一带一路”跨境贸易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刘云飞称,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推广人民币结算业务。2023年1-8月,中国银行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8.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市场份额接近四分之一,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其中,境内机构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9194.85亿元,同比增长27.16%。中国银行境外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14.3万亿元,同比增长4.45%,中银香港12.5万亿元,其他海外机构1.84万亿元,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5728.52亿元,同比增长90.41%,“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人民币使用增长迅速。

二是助力发挥人民币的投资、储备功能。伴随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提升。中国银行不断丰富面向海外投资者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债券投资、兑换、套期保值和托管综合服务。同时,配合国家外交战略,重点关注和服务“一带一路”、RCEP、中亚、拉美、太平洋岛国央行。2022年,中行内罗毕代表处促成肯尼亚央行购买人民币计价债券,将人民币资产纳入该国外汇储备。

此外,人民币也逐渐成为机构和企业客户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越来越多客户对筹措人民币产生强烈兴趣。一方面,随着未来双边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不断推广,在境外市场直接融入人民币匹配其贸易中的人民币收付,可以有效节约汇兑成本;另一方面,当前阶段境外人民币的融资利率水平对客户筹措人民币也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时间窗口。

共计发行“一带一路”主题债券14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债券业务方面,中国银行是“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发行次数最多、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币种最多样的金融机构。

 2015年至2019年间,中国银行共计发行五期“一带一路”主题债券总规模达145亿美元,包括人民币、美元、欧元等7个币种。

绿色债券方面,今年9月,中国银行成功发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带一路”主题绿色债券。

熊猫债方面,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进程日趋加快,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加上境内外利差维持倒挂,境外发行人热捧熊猫债。中国银行也积极抢占市场机遇,参与发行。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银行熊猫债承销量为265亿元,位列市场首位。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中国银行持续协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相关机构发行熊猫债融资,熊猫债市场份额连续10年排名市场首位,年均市场份额为25%以上,覆盖全部经常性发行人。先后协助波兰、匈牙利、葡萄牙、沙迦酋长国等来华发行熊猫债;同时,协助多个多边组织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发行熊猫债券,支持区域建设。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累计协助上述机构发行熊猫债29支,发行金额共计759.60亿元。

境外债方面,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中国银行累计协助沙特等国家和地区的主权机构发行债券合计479.02亿美元;以及新加坡、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匈牙利等国家发行人发行信用债合计485.84亿美元。

坚持审慎动态管控国别风险

在支持“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如何同时控制风险?

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阎海思特别提到了要坚持审慎动态管控国别风险,紧密跟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形势变化,提高投融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债务管理的水平。比如某些国家盛产石油,那么在国别风险的判断过程中,要根据该国的龙头行业和龙头企业,以及与国际金融经济挂钩的一些主打的大宗产品的价格进行中长期的风险研判以及产品组合的设计。

此外,阎海思称,控制风险的主要原则还有四大方面。

一是以商业化、市场化原则为导向,高质量做好项目尽职调查、融资结构设计、贷款协议起草等基础性工作,在提供融资的同时,做好项目咨询、架构设计等融智服务,支持相关项目高质量建设和运营。

二是充分发挥自身在国际业务领域的专业能力,运用资金交易、保值避险等产品服务及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更有效管理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为项目行稳致远奠定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在银团贷款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影响力,既分散了融资风险,也通过专业的银团服务确保收益和风险的匹配。

四是高度重视与国际组织、中信保及国际保险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发挥其专业优势,为项目提供风险缓释,为企业提供市场资讯和风险管理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各方共同参与、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作者:张欣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