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通胀表现温和,扩内需政策仍需继续发力
9月我国物价走势整体温和。CPI同比持平,较8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整体来看,虽然我国需求回暖向好的趋势未变,但动能尚不稳固,需要扩内需政策继续发力。
从构成CPI的三要素来看,呈现出食品弱、能源强、核心稳的格局。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弱于历史同期平均0.9%的涨幅;能源中的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上涨2.3%,高于历史同期0%的平均涨幅;核心CPI环比上涨0.1%,略低于历史同期平均0.3%的涨幅。
具体来看,食品价格弱于季节性。由于存在中秋和国庆“双节效应”,历史上9月食品价格通常会明显上涨,但今年涨幅相对平淡。这主要受到供需两方面的影响。从供给角度看,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粮食、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供应保障,以往一到节假日食品价格就上涨的现象有所缓解。此外,猪肉供给较为充沛,猪价也处于“猪周期”的底部。8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41万头,较2021年6月的周期高点仅去化7.1%,可谓史上最慢的去产能周期。供给充沛影响下,9月猪肉价格环比微涨0.2%,同比则大幅下降22%,因而拉低了食品价格。
从需求角度看,今年中秋节月饼销量弱于往年,或与节俭文化、健康理念等变化有关,这体现了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受此影响,食用油、鸡蛋等月饼原料涨幅不及预期。
相对而言,能源价格较为强势。受主要产油国限产、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等因素综合影响,9月国际油价继续上涨。8月末与9月下旬我国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导致相关能源价格上涨。无论是交通工具用燃料还是居住项下的水电燃料,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环比上涨,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非核心CPI。
最后,核心通胀表现平稳。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与8月涨幅持平。一方面,暑期结束导致服务价格环比回落且弱于季节性,另一方面,消费品表现相对平稳,衣着、药品、通信工具提供了一定支撑。
9月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1%,弱于历史0.2%的平均同月涨幅。从结构看,旅游价格环比下降3.4%是主要拖累因素。随着暑期相关需求充分释放,9月以来的旅游价格自然回落。抛开旅游后,可以发现其它服务业价格表现尚可,比如教育服务环比上涨1.4%,医疗服务、通信服务、邮递服务均环比持平。
非食品消费品表现则有所分化。“耐消三大件”中,家用器具环比持平,同比降幅收窄,略好于预期和季节性。地产支持政策下二手房交易有所恢复,有利于相关家电、家具消费;通信工具环比上涨0.1%,主因多款新手机上市带动。交通工具环比下降0.3%,在前期补贴政策减弱后居民购车需求回落,汽车价格战力度不减。其他消费品表现尚可,其中衣着价格、中药和其他家用快消品大都整体环比上涨。
与CPI回落相比,9月PPI同比降幅由上月的3.0%收窄至2.5%,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工业企业盈利有望继续改善。总体而言,PPI降幅收窄以上游成本传导为主、下游需求回暖为辅。
从上游看,9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互现,原油、天然气价格整体上涨。受外部传导,我国能源类商品价格有所上涨,PPI生产资料中的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均环比回升,同比跌幅收窄。
从下游看,8、9月我国出口跌幅连续收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9月制造业PMI中订单、生产指数均边际向好,反映工业需求复苏。PPI生产资料中的加工工业以及生活资料均环比回升,但幅度小于上游。
展望下一阶段,随着猪肉价格走弱和双节效应减退,四季度CPI或仍有反复,同时基数效应和外部传导两大因素减弱也将放缓PPI跌幅收窄进程。虽然当前内需整体回暖的趋势较为确定,但动能尚不稳固,政策面需要继续稳就业、扩内需,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信心回升。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