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详解三季度外贸: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 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岳上媛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市场持续低迷,对中国的外贸也产生一定影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以人民币计)由上半年的同比增长2.1%转向了前三季度的同比下降0.2%。
10月26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会上表示,从规模上看,中国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三季度逐月环比增长,9月当月进出口额创年内单月新高。随着积极因素的不断积蓄,四季度有信心继续巩固良好运行态势,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四季度有望巩固良好运行态势
世贸组织(WTO)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出口额下降4.6%,其中,一季度下降1.3%、二季度下降7.8%。基于对增长困境和挑战的担忧,世贸组织近期将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此前预测的1.7%下调至0.8%,如果考虑商品价格普遍同比下跌的现状,全球货物贸易额将为负增长。多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到冲击,韩国前三季度出口下降11.5%,越南下降8.5%。
束珏婷表示,目前全球贸易持续处于疲弱态势,但中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近几个月来稳中有进的态势进一步显现。从规模上看,中国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三季度逐月环比增长,9月当月进出口额创年内单月新高。从主体上看,前三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为59.7万家,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从动能上看,汽车、船舶、锂电池、箱包等优势产品保持较高增速,跨境电商新业态持续贡献增量。
“相信大家都关注到了,正在进行的第134届广交会人气足、成交活跃,境外采购商到会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各国客商对中国商品、中国制造兴趣浓厚、青睐有加。”束珏婷介绍,第134届广交会第一期已于10月19日结束,目前正在举办第二期。从广交会前方反馈情况看,总体运行平稳,取得积极成效。参展企业普遍反映,本届广交会现场成交及采购商后续预约看厂情况好于预期,信心有所恢复,对未来订单数量保持乐观。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本届广交会开幕以来,截至10月25日,共有21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万境外采购商现场参会,数量已超上届到会总人数,较疫情前(2019年秋季广交会)增长3.2%。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9.6万人,占比64.1%,比疫情前增长15.6%。第一期线下出口成交123.3亿美元,较上届增长9.2%,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交占比超过五成。
“这些积极向好的变化离不开广大外贸主体的坚守和创新,离不开稳外贸政策的落地显效,也展现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随着积极因素的不断积蓄,我们有信心四季度继续巩固良好运行态势,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束珏婷说。
“一带一路”将迎更多合作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的46.5%。
束珏婷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进一步建设经贸合作平台,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时,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并推动与更多共建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拓宽投资和产业合作领域,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积极与共建国家商签和落实绿色、数字等领域投资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也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新亮点。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4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2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新签合同额818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后续将打造更多务实合作项目。指导企业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助力共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作者:缴翼飞 编辑:周上祺)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