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助力民营经济焕发生机活力!实地探访银行如何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21金融街陈嘉玲 2023-10-31 15:04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陈嘉玲 浙江报道

从“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工厂蹒跚起步,到逐渐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集群、一批批行业领军企业不断通过创新开放与世界共享机会……在“中国电器之都”浙江乐清柳市镇,街头巷尾遍布着电器零件销售商,近千家电器民营企业在此驻扎。人民电器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往往要靠资本积累。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仅靠自有资金很难承接一些大项目,这就需要企业与银行合力。”人民电器集团创始人、人民控股集团董事长郑元豹感慨道,如果银行不给贷款,企业的项目就做不了,银行也没有利润。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过去,对许多民营企业而言,获取发展转型资金并非易事。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之后,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各家银行亦多措并举、各显神通,发力破解民企融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难题。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入全国民营经济第一大省——浙江,实地探访了多家民营企业。

银企合力,用好用足政策

谈到现阶段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情况,郑元豹表示:如今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低了,融资渠道多了,银行贷款产品也多了。总的来说,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了。

在郑元豹看来,一方面,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政府需要给民营企业一个宽松的环境,法律法规上保护民营企业发展。对于中小企业的困难,政府要有实际的措施进行帮扶,要主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同时,政府在出台一系列措施的基础上,要让民营企业用好政策、用足政策。

另一方面,郑元豹指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要看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而银行在战略支持上也要看长线、中线、短线。“民营企业赚钱了,银行才能盈利。企业的自身实力要过硬,银行则要在企业需求上下功夫。”

光大银行温州分行副行长徐迪告诉本报记者,自2016年起,光大银行与人民电器集团便开展了授信业务,并逐渐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7年,针对人民电器集团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该行审批通过了一笔3亿元的固定资产贷款,贷款期限7年,大力支持了企业智能车间的建设。

“新的智能化车间建设并投入使用后,我们产能提升了很多。”参观车间时,人民电器集团财务总监秦锋多次感叹。

而为了帮助民企“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同时让一系列政策举措从纸面落到行动,光大银行做了几个方面的调整:一是构建新的审查审批体系,比如对于民营企业中的“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由“侧重财务表现和实物资产”向“侧重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转变。二是加快特色金融产品创新,根据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推出人才贷、投联贷、专精特新企业贷等产品,并实现部分产品线上实时审批,企业随借随还。三是推出降本减负优惠政策,对于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民营企业采取差异化FTP(内部转移定价)减点政策,最高可减点110BP。四是完善“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推出并修订民营企业、普惠金额尽职免责管理办法,有充分证据证明相关信贷人员履职到位的,可以免于承担责任。

解燃眉之急,加码“专精特新”

在宁波兴工方正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方正”)会议室,该公司投融资负责人成迪龙回忆起公司上市前后的状况仍旧印象深刻。

“比起别人上市时的欢天喜地、光鲜亮丽,我们就显得有点灰头土脸。”据成迪龙介绍,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在近20年的发展中,一直依靠自有资金做资本积累,发展缓慢。2021年6月,宁波方正终于实现IPO上市,但是发行股份仅融资1.6亿元。“上市所募集资金投入生产线后就所剩无几。”

2022年春节,刚上市不久的宁波方正,为了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在发展战略规划上拟通过一次收购成为宁德时代的供应商。“但这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是很大的考验。公司过往每年融资规模约为1亿元~2亿元,这个并购项目需要的资金规模则高达10.5亿元。”成迪龙说。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我们先是找到了常年合作的银行,但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和我们的需求不契合。”成迪龙告诉记者,大年三十前一天,我们和光大银行宁波分行进行了交流;元宵节刚过就收到了第一笔1亿元的授信贷款。前后不到20天时间,一下子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打开了当时资金难的局面。

“一般的项目审批需要两周时间,宁波方正的项目我们是特批的加急处理、加急上会。”光大银行宁波分行公司部负责人胡海浓说,在项目审批上,宁波分行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项目优先安排,享受绿色审批通道、前置预审、定价前置,确保审批通道通畅。同时,积极落实总行“一事一议”、重点领域FTP(内部转移定价)减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通过“红星计划”、优质市场主体等优惠举措,不断引导金融资源向民营制造业企业倾斜。

据悉,宁波共有民营上市企业92家,占宁波所有上市公司的80%,与宁波方正相同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在民企中占比超90%。对此,光大银行宁波分行通过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获取磁性材料和绿色石化等行业最新客户清单,加大重点产业集群客户拓展,尤其对“专精特新”“制造业专项冠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开展专项营销,主动了解企业金融需求。同时,成立科创金融中心和科创金融领导小组,聚焦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中的先进民营制造业企业,创设投联贷、人才企业贷等产品,持续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数据显示,9月末,光大银行宁波分行合作上市公司授信余额41.80亿元,较年初新增14.73亿元;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合作数较年初增加88户,贷款余额36.76亿元,较年初新增17.35亿元。

深度服务,金融更“懂”企业

为了更精准地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第一时间判断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难点。而更“懂”企业的金融机构,往往能与企业实现深度捆绑,互相赋能。

光大银行对宁波方正的服务便是生动的体现。一次解燃眉之急的举动,为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打下基础,实现了银企之间的存贷共赢、供需多赢。2023年4月,宁波方正公告称,公司通过定增募资8亿元,其中5.3亿元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光大银行上市公司募集专户。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民营经济十分活跃的宁波,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有近70家。“各家银行都在加大信贷供给,对于重点项目、优质企业的争夺尤为激烈,贷款利率压降,贷款规模增长持续承压。在强化民营经济领域扶持方面,金融机构可谓是各显神通。”胡海浓表示:“在这一‘卷’的局面下,更需要我们找准市场定位进行差异化竞争,要懂企业需要什么。”

以宁波市老牌民营企业——宁波博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博洋控股”)为例,光大银行自2007年以来就与该公司开展了授信合作,陪伴企业成长,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0年,博扬控股提出了五年战略规划:用5年实现千亿销售额,开始向平台化转型,进行内部品牌孵化,并提出生产、生活、生态“产城融合”的目标,相应的空间和创服产业扩张迅速。

企业的成长为银企合作打开空间,“我们提出‘五年千亿’后,在前期基础设备建设阶段,有四、五个项目同时进行,总投入在20亿元左右。” 博洋控股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周世明说,约有60%、近12亿元的项目资金来源于银行。

2022年,博洋控股启动芜湖博洋家纺智慧产业园项目,由于异地建设,当地金融机构对企业熟悉度不高,园区资金筹备缓慢。“彼时,光大银行宁波分行积极为我们协调沟通,使得第一笔项目授信顺利落地。”周世明告诉记者,“宁波金融机构数量近70家,但是与企业进入到核心合作的银行只有8家。企业在选择上更多考虑的是政策的稳定性,对接支行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以及银行分支机构领导的风格和对公司认同感。”

另外,“随着基础建设项目收尾,企业的资金投入会减少。”周世明说,期望未来与银行开展贷款及流动性资金等以外的金融与非金融合作。

对此,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有‘融资+融智’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从传统的提供信贷支持,到现在客户及业务的撮合、转介等服务,就是利用金融企业的优势帮助企业打开信息不对称的困局。”

(作者:陈嘉玲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