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金融监管,11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以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则,推动银行强化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今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曾就上述《办法》公开征求了意见。据了解,与正式稿相比,《办法》在几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结合相关业务风险特征,进一步校准部分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优化个别表外业务适用的信用转换系数;二是细化完善规则表述,使规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三是制定配套政策文件,明确过渡期安排,确保实施工作稳妥有序。
据金融监管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重点在两方面:一是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使资本监管与银行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但不降低资本要求,保持银行业整体稳健的前提下,激发中小银行的金融活水作用,减轻银行合规成本;二是强化资本作为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来增加金融服务供给。
“将指导商业银行做好《办法》实施工作,发挥资本要求对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引导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金融监管总局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测算显示,《办法》实施后,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总体稳定,平均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单家银行因资产类别差异导致资本充足率小幅变化,体现了差异化监管要求,符合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在《办法》制定前期,就有不少银行积极参与其中,并开始为《办法》做相关准备工作,待《办法》正式实施,能满足监管部门相关要求。
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
在我国,银行业机构有4000多家,其中以中小银行居多,尤其是农商行存在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这些银行的资产规模、业务范围、资本结构、风险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从百亿以下至万亿以上不等。
《办法》构建了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按照银行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划分为三个档次,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其中,规模较大或跨境业务较多的银行,划为第一档,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规模较小、跨境业务较少的银行纳入第二档,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第三档主要是规模更小且无跨境业务的银行,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要求,引导其聚焦县域和小微金融服务。
《办法》显示,第一档商业银行是指符合上年末并表口径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5000亿元人民币(含)以上或上年末境外债权债务余额300亿元人民币(含)以上且占上年末并表口径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10%(含)以上的商业银行;第三档商业银行指上年末并表口径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小于100亿元人民币且境外债权债务余额为0的商业银行。其他属于第二档银行。
北京农商行风控业务首席专家、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刘莉表示,差异化监管对农商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包括:
一是对资产规模相对较大、金融数据治理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好的优质农商行划分为第一档管理,这些银行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数据治理基础,能够通过更高标准的资本管理监管要求来进一步规范、促进和提升其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水平,此外对第一档大中型银行资本监管加强,也保证其稳健经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二是差异化监管有助于提高农商行的资本监管匹配性。对于划分为第二档或第三档管理的其他中小型农商行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业务相对简单、金融数据治理和科技创新能力略显薄弱的情况,差异化监管适度降低了对这类金融机构的资本计量难度以及精细化管理要求,有助于减轻其合规成本。
三是有助于增强农商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差异化监管引导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更加聚焦,立足所在区域、支农支小,进一步激活辖区实体经济,为当地“三农”和小微企业按需定制各类信贷产品,严控信用风险,改善客户服务水平。
四是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差异化监管确保不同规模农商银行在公平环境中竞争,保证银行稳健经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
强化资本作为指挥棒作用
金融监管总局介绍称,《办法》全面修订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包括信用风险权重法和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以及操作风险标准法,提升资本计量的风险敏感性。
“总体上,增强标准法与高级方法的逻辑一致性,提高计量的敏感性。限制内部模型的使用,完善内部模型,降低内部模型的套利空间。”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邮储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褚昀表示,《办法》遵循巴塞尔Ⅲ最终方案的改革逻辑,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资本,并对内部评级法进行了完善,提升了资本计量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继续强调对银行风险治理、模型、流程、系统、数据等方面的基础能力要求,引导商业银行以应用为目标,通过将风险量化工具融入日常经营管理,持续检验实施效果并加以改进,形成良性的自我反馈优化机制。
同时,《办法》引入差异化风险参数底线、调整内部评级高级方法的适用范围,体现了一以贯之的微观审慎原则,与我国一直执行的审慎内部评级法验收和持续监管标准相适应,保障了实施银行跨经济周期平稳运行。增强了各家银行之间内部评级法的一致性、内部评级法与标准法的可比性,对模型风险管控更为有效。
“《办法》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孙荣俊认为,信用风险权重法下,新设投资级公司、中小企业两类风险暴露,并赋予优惠风险权重,体现了坚定不移地支持优质企业、中小企业、普惠金融的监管导向。银行将通过资本成本传导机制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例如,《办法》引入中小企业风险暴露,并适用85%的优惠权重,延续小微企业风险暴露75%的优惠风险权重,同时降低合格个人交易者的信用卡循环风险权重至45%,彰显了服务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导向。
提升商业银行数字化管理水平
《办法》的实施,对于银行的数据治理、风险计量、系统管理与系统协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以信用风险权重法为例,投资级公司风险暴露涉及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现金流量、对外担保等共8类认定条件,若无法及时准确获取并更新上述数据,将适用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
城商行方面,过去几年,城商行群体的整体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系统建设、数字化能力相较国内先进银行仍有不小差距。
“从短期看,资本新规的实施对城商行的数据、系统可能构成一定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寻差距、补短板的绝佳机会。”孙荣俊表示,现阶段,金融信创方兴未艾,对于城商行来说,应该把握好资本新规达标这一契机,着力推动系统建设落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数字化应用水平。
孙荣俊表示,《办法》有助于加速金融信创国产化进程,在本次新规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一批银行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新规达标,并进一步向同业输出金融科技的先进实践,将加速银行业金融信创国产化进程。
刘莉表示,资本新规更复杂、更精细的资本计量规则对商业银行基础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行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大金融数据治理和科技创新,助力资本管理和风险计量工作高效高质开展。”
“加强科技引领,大力推进数字化风控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强化信息治理,高质量推进新规实施,有效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和管理能力,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褚昀也表示。
(作者:李愿 编辑:曾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