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到5年,工商业储能将继续成为主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滁州、上海报道
编者按:为了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驾驭了风、傍上了太阳。而储能作为“电网上的大号充电宝”,让电力电量实现跨时空的转移,具有平滑新能源波动、助力电网调峰调频、实现负荷削峰填谷等多种功能。
2022年,是中国储能产业极不平凡的一年。新技术加速迭代,制造端大幅降本,市场端规模盛况空前,储能政策逐步完善,资本市场日渐活跃,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2023年,中国的储能产业正在迎接一个更富想象力的时代。得益于产业链的聚集,我们在这一场能源革命中取得了先发优势。从储能电芯、Pack技术、直交流转换技术到系统集成技术,一齐获得飞速成长;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兴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新型储能的蓝图增添色彩。
新一轮的拉力赛已然鸣枪,储能老兵见证了行业春天的到来却又慎言乐观,新势力们挺身而出意图提前卡位。
21世纪经济报道为此策划推出“储能大时代”系列报道。我们将拆解行业,梳理趋势,试图提供一种独特的理解储能产业的视角,记录储能这条大赛道上的大机遇、大挑战。
本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将关注工商业储能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3到5年,工商业储能将继续成为主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指出,这得益于政策导向、用电单位的自我调节能力、电价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
一米见方的柜体、分布式能源的机遇、规避大储集采的高门槛……吸引着几乎每一名涌向储能赛道淘金的玩家。正如天合储能总裁孙伟所说,之所以非常看好工商业储能,是因为“这是在相对更商业化的范畴之内,具有商业逻辑的产品。并且从未来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由市场主导的产品。”
反思真实处境
工商业储能无疑是今年储能领域最火的细分赛道。在SNEC ES+(2023)国际储能展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千家储能企业倾巢而出,而工商业储能柜更是几乎成了展台上的“标配”展品。
事实上,除了如奇点能源、四象新能源等专注工商业储能赛道的玩家,电池系的比亚迪、远景、中创新航、欣旺达等,光伏系的协鑫、天合、晶科等,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的子公司能仓科技,以及海外户储头部玩家大秦数能等各路玩家先后涌向工商业赛道,推出了工商业储能新品。
客观来说,工商业侧储能的确是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赛场。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布,定下拉大峰谷电价差的基调,为用户侧储能的应用释放强烈价格信号。基于目前需求侧响应在补偿价格水平和调度次数上存在明显限制的现状,峰谷套利在未来2到3年仍将是国内工商业储能获利的主要途径。
《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预测,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可达到11.5GW。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测算更为乐观,2025年工商业储能出货量有望达50GWh。其依据在于,虚拟电厂将带来工商业储能需求超预期的可能。预计在虚拟电厂建设顺利的情况下,工商业储能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业内亦形成了一个共识——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对储能大赛道还是工商业储能的细分领域而言都是如此。
大秦数能董事会秘书兼国内市场负责人刘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储能行业还是太早期了,也不能过早去断定哪一个技术路线是对的,中国这么多的年轻工程师,从材料端到工艺端到应用端,大家都在努力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能仓科技总裁王春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打了个比方,“现在的工商业储能就像1997年的PC机,华强北、中关村,大家一拥而上,随便闯。为什么到后面没有杂牌机,变成品牌机了呢?因为消费者经过教育之后,还得买可靠的、能找到售后的企业(产品)。”
乐创能源CTO常伟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将储能集成商的定位与PC电脑的发展进行了类比,“70年代末,几千家PC企业都是做组装,但这个模式在Windows+Intel进来之后,行业很快就发生了洗牌,全行业最后只剩几家PC供应商。我们认为储能产业也必然是这样的路径,目前系统集成商的竞争格局散乱,但未来储能一定要有它的灵魂大脑,就是OS+边缘端计算芯片。”
打响差异化突围战
当上游电芯趋势正在从280Ah向更大容量的300Ah以上的大容量电芯演进时,下游的工商业储能集成商已纷纷响应。
以奇点能源最新推出的工商业储能柜eBlock-418、eBlock-836为例,未来将280Ah电芯替换为314Ah的电芯之后,经该公司的测算,在储能柜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得整体能量密度提升12%,配套成本降低10%,辅助用电损耗降低5%,LCOS降低5%。
不可否认的是,提高单个柜体的能量密度,为客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应和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是当前工商业储能玩家的共识。但在高度同质化的赛道上,如何决出“长跑冠军”,差异化是不可忽视的议题。
在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也有不少厂家开始提出个性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今年5月,天合储能与宁德时代先后提出研发“无空调、无Pack”、零辅源储能系统的解决方案。彼时,天合光能副总裁、储能首席科学家王大为提出,无空调的储能电站将打开系统集成降本的新思路。该公司还提出,未来将在“71173”的结构之上,对电芯性能进行提升,包括单体电池的容量以及研发宽温域、耐高温的电芯。
数字化能力和终端服务能力也是工商业储能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的重要环节。
王春翔谈到,能仓科技并不是简单将储能柜理解为纯硬件,或者将其视为制造业属性去制造毛利率。而是将这些储能柜用IoT放到电力互联网上,将它们聚合在一起,远程实现它的放电、充电、策略、管理,并监测运行状态。
孙伟认为,储能产品最重要的三点分别是安全可靠、长寿命以及高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力争通过未来的软件服务以及售后运维服务,给用户好的体验。”
被视为“海外户储龙头”的大秦数能回到中国本土市场后,也火速推出了其工商业储能新品DH300Y。其搭载的新型电芯,容量为375Ah,支持1C充放电倍率。由于该新型电芯使用两端出极耳设计的新规格电芯,极耳宽度设计空间相对宽松,可提高载流面积和充电电流,从而提升电芯容量和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案在以71173规格方型铝壳电池为主流的产品中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并不常见。
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我们要重新定义工商业储能产品的标准,因此这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款针对工商业重新开发的系统产品。”大秦数能工商业储能技术研发负责人李程强调。
李程认为,目前市面上多数储能系统方案和产品,都是基于动力电池的平台开发,无法100%响应客户的需求。而DH300Y是基于市场需求倒推了柜体中的结构设计和电芯尺寸。
拓展应用场景新增量
尽管相较于大储,国内工商业储能借峰谷套利的商业模式较为清晰,不过其收益来源仍相对单一。
“现在国内工商业储能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峰谷套利,大部分采取的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于工厂、工商业业主而言,节能降耗的前提是需要增加投资。”大秦数能国内市场拓展负责人许国民分析。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随着工商储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也将为该细分市场带来更大增量空间,覆盖充换电站、数据中心、5G基站、港口岸电、换电重卡等众多的应用场景的机会开始被挖掘。
例如,在针对市场增量的精准捕捉上,能仓科技便能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能仓科技的母公司能链智电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亦被称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目前连接了7.3万座充电站和76.7万把充电枪。
那么,在储充一体的场景下,如何寻找市场机会?
“是不是7.3万座场站都适合配储呢?不是。”王春翔解释,“传统工商业储能是‘to小B’的生意,而我们拓展工商储业务的底层逻辑是算法逻辑,我们能通过云端的数据和算法要去抓取适合开发充电桩配储的站点。”
充电场站配储能,也被称为“智能化大脑”的能源管理系统,能为场站定制储能运行策略,比如通过充放电的削峰填谷,引导车主在高峰和低谷时段的充电行为,为储能设备商降低成本、提供收益。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的开幕仪式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则提到了储能在用户侧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电力+储能+算力三位一体。
“未来,源网荷储充换检算云融合发展,我们要发挥这个场景,就要加快标准化的制定以及产品认证的制定。”朱共山在演讲中表示。
另一边,工商业储能在国内与国外市场的发展逻辑并不完全相通。由于海外居民或工厂的用电条件不同,这使得不同国家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和收益来源更为复杂多元。
许国民拥有海外多个地区国家的储能产品推广经验。在他看来,“工商业储能对于国内而言是发展驱动,而海外则是现实驱动。”
海外用户面临包括停电、配电电网不稳定、居民电价高等多种对储能有诉求的应用场景。例如,非洲市场的场景主要为光储、光储柴以及离网场景的应用;而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市场还有电网增容、应急备电以及虚拟电厂等应用。商业模式更为复杂,安装使用储能能够将其利益最大化。
这也意味着,对工商业侧储能玩家而言,开发场景化适配的解决方案、提前布局多元化应用场景的产品线有望“品尝”到下一轮新浪潮红利。
(作者:费心懿 编辑:骆一帆)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