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广交会“双增长”收官:“超级流量”牵引产业升级,“超大市场”折射开放引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谭海燕 广州报道
2023-11-05 12:54

第134届广交会上,共有近20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多个参展企业表示广交会为他们开拓全球市场带来重要机遇。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万商云集,第134届广交会于11月4日落下帷幕。

本届广交会呈恢复性增长态势,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其中,品牌企业出口成交63.5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7.8%,占出口成交总额的28.5%;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交122.7亿美元,较上届增长2%。此外,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近20万人,比第133届增长53.4%,比疫情前的第126届增长6.4%。

在当前全球贸易持续疲软、外贸承压前行的背景下,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成效更好的“中国第一展”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本届广交会精彩纷呈,展览规模大、展位优化调整、到会境外采购商数量多、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丰富,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在受访专家看来,在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贸易投资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利用好广交会这个窗口和平台,展现我国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的信心,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做到留住欧美传统市场和拓展新兴市场“两条腿走路”;同时,以“新三样”产品为方向加快“智”造引领转型升级。

“超级流量”背后牵引“超大市场”

广交会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合作交流的重要舞台。

从采购商、参展商积极参与的 “超级流量”,到海量展品、多元需求背后的“超大市场”,广交会为全球企业搭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也为外贸企业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拓展全球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从数据来看,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踊跃,共有来自22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其中,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近20万人,比第133届增长53.4%,比疫情前的第126届增长6.4%。

10月26日,在广交会第二期现场,一家主营节日灯的展位聚集大量境外采购商  谭海燕 摄

“这几年都憋坏了,所有外贸企业都积极出来寻找机会。”广交会上的一位物流公司总经理透露,积极参会是今年外贸物流企业的“主旋律”。江苏汇鸿畜产嘉画文体有限公司展位负责人许文表示,本届广交会采购商类型更“多元”,除了传统贸易商,还有很多跨境电商前来展位了解展品。

本届广交会上,组团参展、头部企业组织买手参展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共有11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还有165家跨国头部企业组织买手参会,包括美国沃尔玛、英国特易购、德国Aldi、日本永旺等。各类境外采购商给参展企业带来了多元的外贸机遇。

本届广交会12万余采购商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占比63.9%,比第133届增长68.6%。来自越南的采购商Aaron第一次来到广交会,他主要寻找纺织布料,在广交会上发现了很多惊喜,已经与多家参展企业约定好洽谈合作。

土耳其是本届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展团。来自土耳其的采购商Owen是参加了20多年广交会的“老广交”,他这次来寻找小商品领域的新亮点。广交会结束后,他准备到意向企业的车间实地考察,再签署订单。

Owen的计划体现了多数境外采购商的想法。作为贸易交流的桥梁与中介,广交会的作用是“长尾”的,难以用现场成交量衡量。于参展企业,广交会提供了对外交流与曝光的机会;于境外采购商,他们后续可能还需到工厂参观,拿到样品,继续洽谈合作。

参展企业表示,境外采购商的“快速回归”推升了展会的“暖意”,采购商除现场签单外,看工厂、看车间、看产能等后续预约不断,未来有望达成更多合作。本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量质提升、下单积极,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对明年外贸出口的信心。

“风向标”折射中国产业加速进阶

本届广交会一大亮点是组展结构优化,展位进行调整,第一期家电、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机电产品展区规模扩大,新能源展区规模增幅更是达到172%。参展企业在线上平台累计上传展品超275万件,其中新产品超70万件、智能产品约11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超43万件。

这一调整是对外贸市场的敏锐洞察和适应。从参展企业的反馈来看,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主流,创新创意产品深受青睐。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除了相关企业展位备受欢迎,还带动了物流行业,多个参展外贸物流企业表示,就新能源汽车运输询价的境外采购商络绎不绝。

从广交会上的参展企业上看,许多企业从传统制造开始转向科技创新驱动,从注重规模化生产转向品牌为王。中国外贸企业正借品牌之势逐渐提升附加值、扩大影响力,向着产品价值“微笑曲线”的两端不断延伸。

自2012年以来,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每一届广交会。华思旭科技参展的这十年间,广交会展览总面积从116万平方米扩张至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从5.9万个增加至7.4万个;传统行业展区合并调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展区也补充进来。

华思旭科技销售总监杨璐嘉还记得,几年前,公司带到展位上的产品大多还是汽车应急启动电源等相对传统的产品,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崛起,其逐渐聚焦锂电技术,并向家庭储能领域不断拓展。

“此次重点展出新能源拳头产品,收获不少订单和意向合作。未来新能源市场巨大,我们将加快打造虎头家庭储能能源生态圈。”广州轻工集团旗下企业、虎头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总监吴艳说。

“我们已在巴西等国家建设工厂,不断向海外输出数字化服务和管理”。格力电器格力国际业务负责人表示,134届广交会上,格力电器以“零碳”“光伏储能”系列产品擦亮“中国品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实际上,这仅仅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在广交会上的一个缩影。从小而美的消费新品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从单纯代工到自有品牌出海,从销售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广交会上,丰富多样的展品体现中国制造的实力。透过广交会这一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可以看到中国企业不断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彰显了中国外贸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通过提高设计颜值、自主创新等方式,推动产品提质升级。中国商品已经从当年的“物美价廉”转而迈向“优质优价”的新阶段,凭借“智造”升级形成了全球竞争新优势。而透过广交会这扇窗口,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更加彰显。

“随着贸易渠道越来越多,老客户不来广交会也能找到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广交会的地位和作用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更多地承担了外贸风向标的作用。广交会是一个窗口,国外客商在这个窗口上能够看到我们中国有什么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说。

(作者:谭海燕 编辑: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