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亟待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在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挑战,其发展趋势也成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焦点话题。
事实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一直在发生,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是中国从外国进口。此后,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成为一张新名片。此外,近年来“为中国制造”的时代也来了,企业需要制造出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在第六届进博会国家展的中国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被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模型所吸引,其原型总长323.6米,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人。记者从中国馆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爱达·魔都号”是2018年首届进博会签约的国际合作项目,它以首届进博会为起点,构建起高度集成化、信息化的“海上移动城市”。
“爱达·魔都号”的诞生正是一个缩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愈发重要。11月4日,由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成为可以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
进博会成重要平台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重挑战之际,进博会成为各方重要的沟通平台。
在商务部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论坛上,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等热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中国在其中的角色等时下焦点话题,助力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
在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看来,世界动荡的局势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区域化、碎片化的趋势,并导致全球供应链日趋“短链化”。然而,中国处于价值链供应链中心位置,仍被跨国公司所青睐。进博会是向全球再次提供新公共产品的平台,未来进博会等大会不仅对中国来说是强有力的支撑,更加可能成为一个世界采购平台,推动升级产业链的稳定性。
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西班牙外交、欧盟与合作前部长阿兰查·冈萨雷斯(Arancha González)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时隔三年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对恢复全球的贸易互联有重大意义,让世界各地的企业有机会与中国企业进行交流和贸易。企业之间需要建立一个会面、讨论、谈判和最终交易的空间,所以进博会的举办意义非凡,希望进博会为中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公司带来大量商机。
冈萨雷斯还表示,期待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挥积极作用,针对贸易壁垒、贸易障碍等问题更好地协商,并探讨在哪些领域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努力解决遗留问题,让国际贸易更加畅通。
中国需扬长补短
整体而言,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已经有了巨大飞跃,但仍需扬长避短。
CCG《人才、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人才资本、创新资源、产业总体情况、制造业表现、企业活力五个维度看,中国产业链韧性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二。中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制造业表现、产业总体情况、企业活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人才资本方面暂处弱势,创新投入仍需持续加强。
整体而言,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与最全的产业链门类和产能,近年来中国大力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补全短板产业链、升级传统产业链、建立新兴产业链,增强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传统产业链升级方面,中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整合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促进其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新兴产业链建立方面,中国结合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优化了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布局,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稳定发展。在强大的存量支持下,中国产业链基础牢固,面对整体的国际环境变化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已经提升。郝健表示,海克斯康依托于中国本土应用场景打造的一些方案和技术已经开始在发达国家应用。中国的需求已经开始在某些领域、某些程度上领先欧美,未来会看到中国有更多更好的东西,欧美也在逐渐接受来自中国的一些高端设备、高端装备和方案。“中国高端制造业和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品质的提升。”
另一方面,未来仍有不小挑战。在解决“卡脖子”的战略环节问题上,《报告》认为,除了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以引导外,需要更多从立法方面出发给予引导。一方面,加强对战略产业实施有效的法治化保护;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和外资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以打通战略产业的研发、商业化、生产和流通相关环节。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亟待提升
近年来,美国等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着力打造本土供应链或“盟友供应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之际,如何打造稳定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了一道“必答题”。
冈萨雷斯表示,第一,企业必须关注可持续发展;第二,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变化,新的风险、旧的风险会让整个价值链中断,因此业界必须重新定义各自的风险管理方法;第三,新技能和技术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会使发展锦上添花,但仍要考虑技术方面的竞争及监管问题。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桑达·奥佳博(Sanda Ojiambo)认为,当前全球危机倍增和加深的形势不容乐观,但富有韧性的绿色供应链可以成为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而创新以及区域和全球伙伴关系是建立更具可持续性和有韧性的供应链的关键。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在中国乃至全球打造更强大的企业、更繁荣的供应链和更公正、更有韧性的未来。
数字贸易对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也至关重要。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指出,数字贸易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给各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让“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不可贸易”服务转变为“可贸易”以及“传统供应链”转变为“数字化柔性供应链”这三个转变上。带动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优化,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于如何加快发展数字贸易,他认为要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对外开放以及坚持合作共赢。
展望未来,中国将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郝健对记者表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出去了,已经有标杆了,高端装备、高端传感器等是大势所趋。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智能制造可能会引领全球发展方向。”
(作者:吴斌 编辑:张铭心)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