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士顿到上海、从孵化到制造,ATLATL如何变革医药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3-11-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11月1日,“起高峰·筑高原”2023浦东创新创业大会在上海举行,拉开2023浦东创新创业大会系列活动的序幕。大会公布了首批7家“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名单。

7月,上海市发布《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希望通过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加速前沿硬核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和专业技术平台打造,吸引一批人才、技术、资金、上下游企业机构等来沪集聚发展,示范带动全市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从基础服务向精准服务、从集聚企业向孕育产业、从孵化链条向厚植生态转型升级。

前述首批七家高质量孵化器中,聚焦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以下简称“ATLATL”)上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家发源于波士顿专业孵化器在六年前落户上海张江,如今扎根在中国医药创新前沿阵地,并在上海临港、北京中关村、苏州BioBAY、宁波等地设有分部。

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1077号,这里曾是有机硅巨头道康宁在中国的办公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里如今已改造成汇聚了顶尖生物技术实验室和专业化研发平台的创新载体。当代主义风格的廊道上,穿梭着从来自各地的生物医药研发者们,与他们交叉的除了科学,还有各类艺术品烘托的特别气息。

ATLATL前传

近年来,诸多国内城市谈及产业创新集群时多提及“波士顿模式”,即整合多元化创新主体、构建新生态网络,形成协同共生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总部位于上海的ATLATL,不仅将波士顿的创新模式带到中国,还在资本寒冬中持续加码产业建设、链接核心资源,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新药研发团队的避风港。

截至当前,ATLATL不仅有阿斯利康等的课题组驻扎,还与勃林格殷格翰、礼来、诺和诺德等一批跨国企业在外部孵化和创新方面展开多维度合作。

“我干的一切都是互联网。哪怕这栋楼,底层思维也是互联网。”张江总部会议室里,ATLATL创始人兼CEO朱鹏程这样拆解自己的创业思维,并讲述如何将生物医药研发的共性要素高效集聚到一起。

朱鹏程在国内创业和投资领域并未出圈,实则十年前就作为Dr. PC Zhu在美国波士顿缔造了传奇。

2014年,他和两位创业伙伴得到Vertex时任CFO支持,获得Vertex研发大楼的三年租赁权。带着“共享空间+运营管理”的创业想法,他们在波士顿肯德尔广场发起设立全球第一个Class A级的创新实验室,面积12.4万平方英尺,并且获得了当地投资人的支持。

得到信任的原因之一,是他曾创立Neo Scientific公司,为有志于创业的科研人员搭建NEO Innovator平台,通过“Bench & Hood“模式,帮助科学家创业。同时,朱鹏程本身就是顶级的科学家,他在哈佛大学关于RNA的论文曾经被Nature Milestone评为该领域的15个里程碑之一。

朱鹏程语速很快,寥寥数语勾勒出那段岁月:共享经济爆发的时点上,他和团队凭借“Space as a Service(空间即服务)”的创意站到聚光灯下。尽管一度因为过于激进几乎资金链断联,但最终凭着缜密的计算模型获得首份来自CRISPR Therapeutics的租约。

仅仅五个月的时间,CRISPR的员工数从入驻之初的三人迅速增长到40人,获得来自Vertex的1.05亿美元的合作(该合作即将诞生全球首款商业化的CRISPR药物),以及两个月后来自拜耳的3.35亿美元的合作。

CRISPR的快速成长让更多创业者看到该商业模式的“加速”能力。仅仅一年有余,Imagen、Gritstone、TCR2、Editas和C4 Therapeutics等都成为了共享实验室的客户。

2017年,朱鹏程回到上海创办ATLATL。这一次,他在创业征程上仍然无所畏惧,却不再像此前一般莽撞冒进。

“全球非常顶级的生态体系,分别在波士顿、旧金山、伦敦和亚洲的上海和北京等地。”朱鹏程毫不犹豫地将总部落地到上海,在他看来,波士顿在核心技术、前沿研发上有更多优势,上海在产业放大及CRO上则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发挥优势的关键是要打造一个更好的综合性平台,把这几项要素融合在一起。”

在中国,ATLATL不仅提供世界一流的实验环境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还具备多个专业化的研发平台,针对目前热点领域提供驻场科学家和项目管理团队。

其中,ATLATL的驻场研发团队为海内外的医药企业提供研发组装服务,包括基因和细胞治疗、AI药物筛选、大分子药物研究、基因编辑、单细胞研究、高通量筛选、GMP工艺优化、以及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动物疾病模型等。

这意味着,科学家们走进实验室即可投入到研发工作中,不仅节约下找场地、设计、报批等流程所要耗费的时间,还减少了购进仪器设备、组建运营团队等需要的资金投入,创新团队变得轻盈而高效。

多面ATLATL

创立之初的数年,ATLATL一直定位自己是“创新研发中心”。但是真正做到具有综合性的自主研发能力,ATLATL深耕了五年的时间。

随之,ATLATL的核心业务从支持生命科学家的“从0到1”,走向研发生态平台构建。平台不仅将重资产生物技术研发转变为轻资产运营模式,还通过整合更多生物医药研发的共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群体看到的ATLATL是不同的:对于科学家来说,这里有他们迅速推进研发的顶级实验室;对于大型药企来说,这是他们进行外部孵化的创新加速器;对于仪器设备公司来说,这是他们先进仪器优化的研发场所;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这里是他们找到顶尖科学家和未来明星项目的案源池。

“我们的价值在于用最低的成本来释放创新。”在朱鹏程看来,过去很多科学家一辈子只能在科研机构里做研发,如今则可以选择来到ATLATL继续做他们最擅长的事。不同的结果是,他们可以在这里成就未来的伟大公司。

如果说波士顿模式的代表价值在于孵化创新企业,那么ATLATL在中国的实践目标是“制造”巨头。

具体说来,除了为科学家提供实验室和研发平台支持,以及围绕大企业创新需求进行合作研发,ATLATL还提出了“制造企业”的愿景。即由投资方和研发方协议提出新企业发展方向,创新平台提供设计路径,最终为产业链带来更多优秀企业。

ATLATL董事兼执行总裁周凯透露,作为生物医药研发共性要素的一部分,ATLATL不仅拥有高端创新空间、完善的实验室研发服务,也同时涉足孵化创投,并与其诸多合作伙伴得到了业内不少投资人的支持。如今的ATLATL即为早期的概念验证提供种子资金和实验平台即配套服务的支持,也通过基金为天使轮、A轮、B轮的创新企业提供持续的支持。

周凯之前曾经任职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帮助多家知名企业上市。在ATLATL,他发现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早期企业进行结构设计,以便未来得到更多行业伙伴的认可,这里面即包括早期投资者,也囊括全球业务或战略合作伙伴。

他告诉记者,ATLATL正式致力于实践“空间+研发+资本”模式升级,让传统的空间具备创新的灵魂、研发的过程拥有被服务的可能、创投的视野对齐创新的源头。同时,ATLATL希望以机制化创新为核心纽带,将这些领域捏合为一个完整的垂直体系,创造一个新物种,期待最终实现1+1+1>3的效果。“以创新服务创新,以科技赋能科技,以创业服务创业”周凯总结道。

规模化与可复制性

创业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规模化,在中国创业要考虑的还有如何应对“被复制”。

从规模化的角度,除了通过与知名仪器公司合作等方式将资产做轻,ATLATL还凭借资源汇聚能力赢得多地政府支持,相继落户北京中关村、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等生物医药产业重镇。

讲清楚ATLATL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思路不难。对潜在效仿者来说,ATLATL却是难以复制的。

首先从创始团队来看,除了在波士顿成功开创商业模式的朱鹏程,ATLATL背后还有制药行业的知名企业家唐春山。

唐春山先生是90年代第一批下海的大学生,后从销售业务起步进入医药行业,如今不仅是青峰药业等企业的掌舵人,还作为投资人支持了多家医疗健康公司成长。

朱鹏程称唐春山是自己的“贵人”。后者在初次会面时直指该模式的风险和瓶颈,了解到朱鹏程决意回国创业后,毫不犹豫地成为最早和最重要的支持者。

唐春山经历过医药行业的发展与繁荣,自然深知生物医药企业的创业维艰。“从跟随式创新走向引领式创新,要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如何让创新更容易发生,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他告诉记者,ATLATL的价值在于从资金、人力、设备等多个维度让创业更轻盈,让科学家们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热爱且擅长的事,最终实现“创新过程的创新”。

再从壁垒建立的角度。ATLATL在多地的成功落地和运营,不仅再次验证研发生态平台构建的价值,还证明了ATLATL团队的本土化服务能力和全球资源链接能力。

ATLATL已经成为具有创新引领的生命健康全球战略合作平台,助力构筑本土创新与国际资源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换句话说,对于研究机构、高校、高新技术园区、政府机构等合作伙伴们而言,ATLATL足以成为他们在开发、建设和运营创新综合载体时的第一选择。

“高质量的孵化器,不仅仅是提供空间,而是更多提供深度的服务、场景、生态,让创新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时间更加节省。”唐春山总结说,飞镖从一开始就是对标全球,做硬科技的颠覆式创新,做原创的策源地,做全要素的整合,做深度的孵化服务。

他表示,这次获颁高质量孵化器后,ATLATL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在全球生命科学赛道中成为顶级的、深度的孵化加速器。”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